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解析“新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昌逵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资深研究员)在看到上期的《我看“新人类”》一文后给本刊来电说:我对贵刊文章《我看“新人类”》有一些看法: 《我看“新人类”》一文中说“新人类”所处的文化氛围是独特的,认为“新人类”某种程度上是在精神上没有父亲的一代,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几乎被摧毁殆尽,一切旧的东西都被打破了。与历史割裂也许使这代人无所顾忌和偏执地面对一切,因为他们没有传统,他们一无所有,因而他们绝对自由。 一切旧的传统真的被打破了吗?如果真是那样,中国不就进入现代化了吗…  相似文献   

2.
《同舟共进》2010年6月号上,有一篇短文,是北京陈锋写的《留心朱永嘉们》。我非常感谢这位作者,替大家讲出了几句心里活。我早就为陈锋所说的上海“朱永嘉们”近几年发表的文章感到十分可怕了,似乎一切又要翻回去似的:“文革”前、“文革”后,一切极左的胡行都是对的,他们似乎十分希望“盛大的节日”能够重新回来似的。  相似文献   

3.
警官信箱     
编辑同志:我到日本出差,回来时买了一架高档摄像机,还没有用几次,就被我14岁的儿子偷拿出去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他同学的哥哥。事后,我找到他同学的家长,希望要回摄像机并将1000元钱还给他们,但遭到拒绝。他们说摄像机他们已付过钱,现在属于他们,不可能再给我。请问:我还能否要回我的摄像机?刘文刘文读者: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公民在民事上的能力分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其中,民事权利能力是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而民事行为能力则不同,并不是一切公民与生俱来都有民事行为能力,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和…  相似文献   

4.
大数学家华罗庚的家教王宝贵前不久正忙着编写在“成人节”上赠送的一套丛书,我参与编写自然科学家卷,其中有钱三强、邓稼先、华罗庚等一大批为祖国的建设自强不息,呕心沥血,奉献出一切的科学家们。我在编写时,自始至终都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用我那支笨拙的笔,穷...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聊天,我表达了对考古的热衷,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来,我一定去念有关考古的专业。婆婆大人大惊失色,以为我要把这个愿望强加在她宝贝孙子身上,便极力反对,说整天跟古尸打交道有什么好的。我说不是跟古尸过不去,是跟历史跟古人对话。我没能说服婆婆,婆婆也没能说服我。反正我就是喜欢,一切关于“古”的电视节目,一切有历史的东西和地方我都喜欢。  相似文献   

6.
在宽敞的北京四环路上开一辆靓丽的法拉利新款跑车……和心爱的她款款步入奏响新年音乐会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潇洒自如地给家人送去他们曾经期待已久的相机、钢琴、笔记本,接受他们热烈、感激的拥抱……这一切,并不仅仅是梦想。如果有那么一天,你手里的那一张薄薄的彩票,突然间变成了一堆花花的钞票,500万,1000万……;如果有那么一天,你在电视节目“幸运52”一路过关斩将,直抵大奖;如果有那么一天,你在“开心词典”从容不迫机智灵敏,将家人的梦想手到擒来……那么,这一切都不再仅仅是梦想。告白一:彩票带给我信心张平,男,2…  相似文献   

7.
赵扬 《现代领导》2014,(3):47-48
“忍”为政治家最重要特质之一.其有两层含义:一曰“隐忍”,即己方形势或实力处于相对劣势之时,须向对方示之以弱,以积蓄力量或静待形势发生变化;二曰“坚忍”,即己方处于强势或发现战机时,不给对方喘息机会.给予对方雷霆一击,且对对手不能有任何仁弱之心。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忍术,以下数例即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从警十年,我体味到了人生的冷暖春秋,也体验到了作为一名警察的苦辣酸甜。一切就像昨天,在那些过去的岁月中,我身边有很多可爱的战友和兄弟,他们或笑或怒或喜或泣,都和你我一样,演绎着一个人的平凡一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到今天仍在默默无闻地做着民警,也有一些人或激动或无奈或凄凉地脱下了曾经心爱的警服,去了他们想去或不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魁元: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我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大家的关爱,人们对残疾人照顾得几乎可谓无微不至。但是我却越来越不习惯了。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我都是可以自己做的,我说了他们又不听。难道我应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吗?大伟:接受关  相似文献   

10.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以及企业管理咨询已经很多年了,也接触了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发现,很多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之所以会犯一些错误,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脑子里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其实是很难经得起常识检验的。很多时候,只要学会用一些基本常识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切困扰便可以变得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老宅     
从十渡镇一路下来,陈乔生和熊育群两位兄弟提出想看看北方的火炕。去年我们在河北同行,本来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但那次的主要时间用于寻找文化遗迹,最后还是放弃了。我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自幼在江南长大,北方乡间的一切对于他们都显得悠远和神秘;我想起自己初过长江的时候,南方的水田和农舍给我带来的温暖感觉。十月下旬,北方农村已显露出冬日的景象。褪色的田野寂然无声,仿佛在收割之后,它一下子失去了繁茂的词汇。我们看到一座四合院落。正房、厢房、猪圈、茅厕,甚至影壁墙,一样不少。虽已破败,院墙也成了半人多高的颓圻,…  相似文献   

12.
舒鑫 《中国减灾》2011,(24):16-17
亲人离去,孤单如影随形凯文今年31岁,是中学数学老师,妻子罗婷是医院的护士,他们有一个5岁的女儿。"作为一名老师,你真的相信有世界末日吗?"我问。"当然了。一切皆有可能。我在这方面看了很多资料,可以专门给你上一课……说到世界末日,有9种预  相似文献   

13.
侯立楠 《半月谈》2005,(7):57-57
如果发现自己的日记被父母偷看了,我会心平气和地找父母谈一次话。首先我会告诉他们,既然会偷看我的日记,说明他们对我很关心,想要了解我的情况,我很感谢他们的关爱。然后,对于日记的内容,他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因为我已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了,有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和见解,日记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他们应该给我保留这么一个小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3,(3):55-55
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林肯发表了这样的竞选演说词:“有人打电话问我有多少银子,我告诉他们我是一个穷棒子。我有一个妻子和儿子,他们都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5.
"新世代"青年的生活轨迹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代”指出生于七八十年代、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青年。他们与市场经济同步成长,行为时尚化,价值观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作为跨世纪的“新世代”青年,其生活轨迹具有以下特征: 生活逻辑:“我就是我”──“新世代” 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自懂事起,就生活在一切靠自己奋斗的社会。与历代青年相比,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与旧体制的束缚,没有铁饭碗的保障与福利制度的安乐。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承受着谋生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主的机会和发展自身实力空间。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与…  相似文献   

16.
等待危险     
我和刑警队长坐在毒贩子“老鬼”家的长沙发上等待进货人,据“老鬼”说今晚会有人送来四公斤的白粉。本来魏队是不同意留下我的,他们一网打尽不得过早暴露身份,他让我和市局的两个电视记者与刑警隐蔽在屋外,但“老鬼”说让大姐留下去开门,人家对女的比较放心,于是我就不用撤出了。记者说出去就无法拍到现场的真实动作,他们可以在厨房里等信号再露面,决不会暴露目标,他们被批准留下来了。刑警大李此刻正在过道里再次检验他的手枪,如果听到敲门他先躲卫生间,等来人进了屋他再从背后堵截,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那门被敲响。房里静悄悄…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谓的“断乳期”,他们开始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老师和家长,看待他们周围的一切。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成人感也愈来愈强烈,他们渴望“独立”、注重“自我”,希望成为注意的中心。为此,他们常常顽强地表现自己。“这棵小树你敢折吗?”’‘我怎么不敢!”于是,他“吧”一声把它折断,浑身充满了一种“别人不敢做而我敢做”的自豪感。“那人昨天说了咱班的坏话,你敢教训他一下吗?”“为了班级荣誉,我豁出去了!”于是他开始打那个人,一边打一边体验着为班级荣誉而敢做敢当的…  相似文献   

18.
丈夫被轧死,不给我死亡补偿费对吗?编辑同志:我丈夫是一位教师,因公被汽车轧死,为了妥善处理此事故,我与肇事单位签订了《协议书》,写有“对父母子女4人扶养费及埋葬一切费用共计40000元”一句,公婆据此《协议书》提出:这40000元由他们和子女4人平分...  相似文献   

19.
长途电话     
一个人瘸着一条腿从湖北漂泊到福州已有一年多了。在这期间,我每半个月要向父母作一次思想汇报。开始曲是爸爸、妈妈我真想你们之类,接着便是正文,内容是半月的生活经历以及由这经历引发的感触,当然只能对他们说这些经历使我越来越成熟,尽管我感觉我是越来越象三岁的小孩一样幼稚无知,最后就是我一切都好,请勿惦记,并希望他们如何如何地保重身体。有什么办法呢,自己要出来的,总不能对他们说,想你们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一辈子都学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当这些人成为管理者后,他们得到了权力和手段.得以在下属面前掩饰和隐瞒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背是通过狡猾的手段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二。当然这一切他们部做得不露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