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少数干部“带病提拔”会造成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功能下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造成干部队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防止少数干部“带病提拔”要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注重扩大“四必”的范围,把“凡提四必”扩大为“凡动四必”;科学设置干部的考评体系;对造成干部“带病提拔”的,责任追究要切实到位;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要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防止少数干部“带病提拔”要注意警惕一些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2.
姜明 《现代领导》2007,(1):26-26
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是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的形象,更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贻误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动作     
中纪委:防止考察失真和干部“带病提拔”在谈到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方面有哪些新的要求和部署时,中央纪委副书记夏赞忠5月15日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实施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防止考察失真和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相似文献   

4.
凌玉强 《当代广西》2005,(22):49-49
一些平时就有不廉洁行为的党员干部,在组织部门进行考察时未能及时发现,结果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如何防止这种干部“小病不医”、“带病提拔”的现象,为党的事业选准人、用好人呢?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速读·要闻     
《创造》2014,(2):6-7
中组部首提防止带病提拔 1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首次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一查到底,严厉惩处。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并记录在案,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6.
解决“带病提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责任追究。目前,实行“带病提拔”责任追究还有不少难题,主要表现在“带病提拔”中的“病”难以认定,责任主体难以区分,责任行为难以确定,责任追究难以落实。本文全面分析了“带病提拔”追究难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建忠 《传承》2011,(4):31-31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是综合了解干部的关键环节,不但需要坚持原则、严格程序、不断畅通渠道,而且还要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在科学鉴别不同“声音”中考察识别干部,以保证十部考察工作的质量,避免带病提拔或者老实人吃亏等现象的发生。那么在于部考察中应如何倾听、如何识别不同“声音”呢?  相似文献   

8.
中组部部长曾庆红最近指出:现在,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和单位选拔任用干部片面强调才能、重才轻德,忽视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有的干部“带病”上岗,刚刚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一查早  相似文献   

9.
正在《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意见》的起草制定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意见》?答:干部"带病提拔"是党内外、各方面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大力整治"四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带病"干部存量减少、增量得到遏制。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严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在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选人用人上的改革力度明显加大,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干部职务犯罪、干部“带病提拔”等现象。这些虽然不是主流,但影响恶劣,危害很大。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源头上整治用人不正之风,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晓龙 《前进》2017,(1):62-63
正"带病提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顽症。它不仅埋下了腐败的种子,还挫伤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破坏了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在去年干部调整和换届工作中,曲沃县坚持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用工作  相似文献   

12.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把好选人用人关是个关键。笔者认为,把好选人用人关,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我们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突出政治标准,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我们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坚持“凡提四必”,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四唯”问题,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意见》的出台,更好地堵住了"带病"干部的违规上升通道,释放了持久深入从严管理干部队伍的信号,对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推动作用,进一步净化了选人用人政治生态。提拔"带病"干部是对良好政治生态最大的威胁,不利于健  相似文献   

15.
刘志杰 《前进》2006,(3):46-47
近年来,中共大同市委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始终把端正用人导向、匡正用人风气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重点围绕干部选任工作中存在的“民意失真、考察失实、酝酿失公、决定失范、管理失严”的问题,健全制度,创新方法,制定规范,对全市干部选任工作环环紧扣、全程监督,进行了有益探索,有效地防止了下部“带病提拔”。  相似文献   

16.
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可程度,既体现被选拔任用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同和信任程度。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因素有:选人用人的出发点、工作的透明度、能岗匹配度以及选用干部的政绩是否突出等等。干部"带病提拔"源于:政治生态的浑浊(或破坏)、选人用人动机的背离、体制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选拔任用环节的疏漏、选拔方法上的程序化和简单化等等。净化政治生态、秉持正确导向、深化制度改革、打造"干部之家"、加大追责力度是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眼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着“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的现象。据报道,好赌的“公仆”梁柏楠,贪贿所得不少都被扔进赌场。到澳门赌博输了,被扣为人质,打电话叫其下属带20万元将其“赎”回。令人无法相信的是,梁柏楠不仅没受到任何“组织处理”,反而由番禺区南沙开发区常委书记荣升到番禺区区委书记的位置上。它暴露出我们选人用人机制和方法上存在着疏漏。一是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凭实绩用干部在某些地方变成凭领导喜好或关系亲疏用干部。二是监督管理失灵,三是漠视民意。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出台了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  相似文献   

18.
“对反映有问题的人选,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核查但尚未核查或正在核查的,不得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对个人有关事项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不得提拔任用”,中组部日前颁布《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严厉措辞、严格规定,直指“带病提拔”的顽瘴痼疾,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19.
要闻     
《创造》2014,(2)
正中组部首提防止带病提拔1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首次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一查到底,严厉惩处。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并记录在案,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专家认为,《意见》是中央近期修订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重要补充文件,为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严格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党建动态     
《当代广西》2004,(21):31-31
四川对干部选拔须群众公认作出刚性规定为从源头上防止“带病提拔”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四川省委不久前出台了《党政领导千部选拔任用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对市(州)、县(市、区)党委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作出刚性规定。规定要求,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考察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的程序,组织酝酿推荐的交流提拔人选必须在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或在更大范围进行民主推荐,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民主推荐中应推行“两推一述”做法;全面推行干部的差额考察、定量考察,新提拔进党政领导班子人选,原则上应差额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