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素萍 《新东方》2010,(5):5-10
2009年3月8日,南海海域发生中美船舰对峙事件,这是继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发生的又一严重事件。3月10日,菲律宾总统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一时间南海波涛再起、暗流汹涌。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泰国代表美国政府签署文件,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表示“美国重返东南亚”,  相似文献   

2.
自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几年前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概念后,东海和南海局势逐渐升温。从很大程度看,中日与中越、中菲围绕东海和南海岛屿领土争议的急剧升级,皆能在美国的这一战略转向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南海以海洋权益为核心引发紧张局势基础上,以近百年来外来势力入侵中国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之斗争的历史为背景,阐述作为中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界线内的九段线形成、演变、法律地位和作用,指出与邻近国家不存在南海重新划界问题,应坚定不渝地维护九段线的安全,同时通过合理途径,解决有关南海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群 《时事报告》2014,(7):30-31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政府照会中国,声明将把与中国的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2月19日,中方表示对该照会及所附通知不予接受。6月21日,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附件七的仲裁程序成立了五人仲裁庭。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向仲裁庭提交长达4000页的诉状,指控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违反《公约》,并以《公约》第121条“岛屿制度”为依据批评中国声索海域过多。  相似文献   

5.
清远 《两岸关系》2013,(11):16-17
9月19日———2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美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王毅在华盛顿期间,先后会见了英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里.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有事要找欧洲商量,该打电话给谁呢?”这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著名感慨。不过,随着2009年11月19日“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在布鲁塞尔欧盟特别峰会上新鲜出炉,基辛格的这个难题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20日至22日,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中国。美国新任国务卿首次出访国外选择亚洲,48年来这是第一次。这次访华尽管是她访问亚洲四国的最后一站,但在中美关系史上可能是最受国际舆论关注的一次访问。  相似文献   

8.
《观察与思考》2009,(5):5-5
应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邀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月20日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此次是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就任以来酋次访华,也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就职以来,中美两国高层领导人首次进行面对面接触。访问期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希拉里·克林顿会晤。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5)
正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发起的南海仲裁案,7月12日作出了所谓"最终裁决",不仅声称"中国在九段线范围内主张的历史权利没有法律依据",还声称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沙群岛的所有海上地物均为"礁岩"。在这场"南海仲裁"闹剧中,台湾民众进一步认清了两岸才是命运共同体,呼吁台新当局抓住契机破解两岸关系僵局的声音空前高涨,希望两岸联手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0.
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等分别会见了达赖。美方不顾中国强烈反对,也不顾海外中国侨胞的强烈抗议,仍然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傲慢无理,更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  相似文献   

11.
半月要闻     
★ 10月 20日,“ 2000·中国西部论坛”在四川成都开幕。     ★ 10月 23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朝鲜,并会见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她是访问朝鲜的第一位美国国务卿。   ★ 10月 23日 ,全国公安机关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电视电话报告会举行。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局局长李连琪等六人介绍了各自的先进工作经验。   ★ 10月 22日至 24日,第一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武警边防警犬基地、铁道部公安局 34个代表队 166名训导员携 166只警犬参加比赛。   ★ 10月 25日,…  相似文献   

12.
程实 《观察与思考》2006,(3):104-105
近来,美国人似乎又热衷于对中国经济品头论足。1月10日,访华的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委员、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鲍克斯表示.若中方不付出努力缓解中美贸易顺差,美国政府可能将采取报复措施。同一日在美国国内,前国务卿鲍威尔则在参加公益活动时预言,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力将达到美国的水平,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美国人大多察觉沃尔玛和凯马特等超市购物的货架上,摆满了他们所需的中国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议,不仅需要依靠国际海洋法规则,更需要强调国家间关系中的合作与友好原则。在许多国际纠纷的场合,秉持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友好原则,比冷冰冰的国际司法诉讼更为重要。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政府正式向设在海牙的国际法庭提交了针对中国的诉状,指控中国在南海划设"九段线"非法。从2013年1月22日,马尼拉第一次提出要向国际海事法庭起诉中国的南海主权诉求一年多之后,菲律宾最终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想要通过单方面诉诸国际司法管辖  相似文献   

14.
权力转移理论的惯有论调是中国权力在接近美国时或实现对美国的权力优势替代后将挑战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而权力转移理论则关注更有意义的国家间合作,认为权力的整合将使权力效用最大化。中国的自我定位是体系内国家,以满意型国家的姿态积极融入国际体系,遵守体系内规范,从事体系内国家的规范行为。关于南海争端,中国的"九段线"、西沙群岛基线、"搁置争端、共同开发"方案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倡的"海洋自由"原则和公平解决海洋争端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权力转移理论的惯有论调是中国权力在接近美国时或实现对美国的权力优势替代后将挑战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而权力转移理论则关注更有意义的国家间合作,认为权力的整合将使权力效用最大化。中国的自我定位是体系内国家,以满意型国家的姿态积极融入国际体系,遵守体系内规范,从事体系内国家的规范行为。关于南海争端,中国的"九段线"、西沙群岛基线、"搁置争端、共同开发"方案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倡的"海洋自由"原则和公平解决海洋争端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与思考》2009,(15):10-10
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共同主持此次首轮对话。  相似文献   

17.
7月27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举行。当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华尔街日报》上合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新的同中国战略与经济对话》,副题为《极少有全球问题能由美国或中国单独解决》。  相似文献   

18.
倪峰 《时事报告》2006,(1):21-23
8月1日~2日,中国副外长戴秉国与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定期“高层对话”,全方位就两国关系及地区和全球问题直接对话。这是中美建交以来第一次举行如此级别的例行对话。  相似文献   

19.
在联合国文件和国际判例中, 大致而言, 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是主权程度递减的海洋区域范畴, “历史性海湾”“历史性水域”“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权利” 则是递增包含关系的 “ 历史性 (historic) " 话语体系。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 仅仅使用了“历史性海湾 “历史性所有权两个概念。“历史性海湾“一词, 早在英美北大西洋海岸渔业案判词中已经出现, 但当时存在很大争议, 美国海湾就不被认为是 “ 历史性海湾" , 而是 “ 历史海湾"。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中美洲丰塞卡湾时, “历史性” 是包含西班牙独占该湾的近代殖民历史在内的。 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权利主张,“也要像美国的民族国家肇造那样, 把南海界定为历史水域, 进而注意剔除 历史性” 话语的近代殖民历史的一面。 南海九段线的首要内涵是 “国家军事战略前沿底线”,这是“历史中国“ 内历史疆域、外历史性版图的疆域—版图结构决定的, 重塑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性国家在 “一带一路” 起点上负责任大国的新时代形象, 也要肇基于此。  相似文献   

20.
要闻点击     
《两岸关系》2002,(8):7-7
6月10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美国亚洲协会年度晚宴上重申了美国政府的一个中国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