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到年终岁尾.全世界的老板们都要想到同一件事:今年的年终奖该怎么发?说年终奖是企业老板对员工的一种“自愿行为”,恐怕没有几个老板会同意。不知从何时开始,年终奖成了不成文的企业规定。于是,如何让年终奖发者痛快、收者愉快,便成了一个全球问题。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美、日企业的年终奖发放,从数量到方式上都和中国老板们不同,员工看待奖金的角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一家外资企业的10名技术人员,因2010年10月合同期满,企业不再与他们续订劳动合同。前不久,他们得知企业开始发放上年度年终奖,于是前往申领。但企业以"年终奖发放范围为发放时仍在册的员工"为由拒绝发放。此外,还有些单位在年底以各种理由劝员工主动离职,想逃避发年终奖。  相似文献   

3.
小保:我们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技术员,因去年10月合同期满,企业不再与我们续订劳动合同。年底时,我们得知企业开始发放上年度年终奖,于是前往中领。但企业以“年终奖发放范围为发放时仍在册的员工”为由拒绝发放。您说,我们该怎么办?黄年子等10名员工  相似文献   

4.
每年年关将近的时候,年终奖都会成为十分热门的话题。哪个行业年终奖多?哪个单位年终奖多?然后再掂量掂量自己的年终奖,同事朋友之间总要互相发一通感慨。红包厚的,回家免不了一番得意,红包少的或干脆没有的.再怎么体谅老板、怎么有风度,也少不了几句抱怨。随着员工对年终奖只升不降的期望值,年终奖也成了老板们的心病.一位效益不好的私企老板甚至为了发放年终奖而患上了焦虑症。  相似文献   

5.
社会用工环境岁末年初,员工流失一直是企业的致命伤,而保安行业更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受害者”。不论是招人还是留人,只要有一个方面能够做好,就能杜绝企业人员流失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招人还是留人,对于保安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随着国内人才市场的活跃程度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职场人不再将某一份工作看作是终生的事业,而是在不断的跳槽中寻找越来越高的自身价值。企业不容易留住员工,招人难留人更难!据某网络调查显示,44%的企业2011年员工的离职率在10%以上;离职率在20%以上的企业比例为27%。也就是说,将近三成的企业在5年之内整个企业就能完成一次全面的“换血”。  相似文献   

6.
《干部人事月报》2011,(5):58-58
HR来信:我公司去年招用了一名财务总监,当时给她发了一封Offer,其中明确了她的月薪和年终奖。今年年初,我公司根据总公司的要求,对年终奖政策进行调整,规定只有在公司盈利且员工表现优秀的情况下,才会有年终奖。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按照哪个标准给她发年终奖呢?  相似文献   

7.
报载,闻名于世的松下幸之助习惯冷静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取逆耳之言上,以求不断改进。他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就表现了这种精神,松下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的企业求职,是有进取心的优秀员工,他们往往已经发现松下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松下对主动脱离该公司另有高就的员工不仅一律热忱欢送并表示祝贺,还十分诚恳地请求他们留下批评意见。在曾经跟随地26年的石藤清一离开公司时,他用一个多小时认真听取石藤的见解。松下公司的许多决策就是根据“跳槽者”临别留下的意见重新修改的。松下幸之助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十堰市富通汽配公司的12名企业业务骨干突然“集体跳槽”,原企业经营顿时陷入困境。为了讨回说法,富通汽配公司愤然要求“跳槽”的12名员工共同赔偿公司经济损失403万元,同时也要求接受“跳槽”员工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案就是被称为全国十大劳动争议案之一的“湖北劳动争议第一案”!  相似文献   

9.
年终奖现象——企业花钱不讨好 A业是北京某郊区一家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制造型企业,在2006年企业管理改革之前,实行的是根据部门及员工年末绩效考核结果,结合企业当年经营效益情况确定员工年终奖励的年终奖制度。但该制度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实施效果不理想。由于A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不高,考核指标及标准的设立不很科学,因而员工对年末考核结果认同度很低,相应地对由此决定的年终奖也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是企业,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对员工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价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岁末将至,企业的年终奖发放自然就再次成为了企业和员工们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对员工而言,辛勤劳动了一年,自然希望在年终获得一份丰厚的奖金;对企业而言,发放年终奖不仅是对员工积极工作的奖励,同时也是激励员工的体现,更是企业留住核心人才的重要砝码。发放年终奖本是为了让企业和员工能够实现双赢,但在实践中,围绕年终奖的纠纷却接连不断,使之成为劳动争议的多发地。  相似文献   

12.
员工跳槽,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可是每当有员工辞职、跳槽,老板们都会很紧张。并不是因为缺乏人手,而是担心员工在本公司所掌握的核心资料是否泄露。说白了,就是带走客户的问题。小保:我原本在郭某开设的一家公司上班,并且属于“元老”级别。郭某开设的公司是以销售钢材为主的企业,每年都有着不错的业绩。我在公司内部,负责销售业务,大量的销售渠道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并且与一些“重磅客户”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围绕提前离职所产生的年终奖争议也日渐增多。到底什么是年终奖?年底双薪就是年终奖吗?什么条件下该拿年终奖……这些疑问成为许多单位和员工颇为困惑的问题。 年终双薪就是年终奖吗 由于目前年终双薪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年终奖发放形式,许多人便简单地把“年终双薪”和“年终奖”等同起来,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14.
谈起“新生代”员工的跳槽,很多管理者都感到无奈,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的跳槽理由又多是”宿舍太远,工作压力大,工资太低,上班时间不能聊QQ”等原因。身边一位HR朋友曾感言,他们跳槽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经常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管理好他们(“新生代”员工)难,防止他们跳槽更是难上加难。其实以笔者的观点,只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步骤,便能有效防控“新生代”员工的频繁跳槽。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13,(4):46-47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364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觉得陌生人间的信任度降低了吗?”的调查显示,82.6%的受访者认同“超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这一说法。69.2%的受访者表示,“欺骗造假,使社会整体诚信度降低”是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67.2%的受访者表示,在当下增加陌生人之间的互信、提倡学雷锋更有现实意义。受访者中,90后占12.0%,80后占51.3%,70后占25.4%。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绩效下降的时候,员工是选择立刻跳槽还是与企业共度难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绩效的恢复,而该过程中“忠诚”至关重要,但是对此的现有研究大多基于管理学原理。本文借助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退出、呼吁与忠诚”理论对此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探讨,辨析了“忠诚”在员工做出退出或呼吁决策中作为一种制度性障碍作用的约束条件与实现功效。  相似文献   

17.
转瞬之间,已到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随着各企业人力资源部年度总结和考核工作的开始,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劳资矛盾也在一系列考核、结算、续订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升温,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两周年之际,劳动争议案件也如同“甲流”一样,在年底步入高发期。比如,企业将会面临因与员工连续订立二次劳动合同而需签订无固定期合同的问题,也会面临年底前离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还会面临年休假。加班补休等若无法休完是否可以清零的问题等等。这对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岁末年初的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干部人事月报》2014,(1):71-71
HR来信:我公司(上海)有一名员工于2005年6月3日入职,20124-10月31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公司也支付了经济补偿金。不久前,该员工向公司提出索要年终奖12000元,但公司的《员工手册》中规定年终奖的发放对象是年底前仍在册的员工,另外也没有明确年终奖的具体数额,而是需要董事会根据当年经营情况来决定。请问我公司是否需要按照员工在职时间比例来折算发放年终奖?  相似文献   

19.
蓝斯登定律     
《时事报告》2014,(2):58-58
当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发掘优秀的员工、让员工高效工作,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苦思冥想的问题。有的管理者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高薪能够笼络员工;有的管理者则认为极高的威严能够让员工服服帖帖,企业高效运转;有的管理者认为通过“洗脑式培训”把员工变成既驯服又忠诚的“奴隶”,才是企业成功的“王道”。  相似文献   

20.
小保:三个月前,我们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为防止我们这些新员工跳槽,经公司要求,劳动合同中特别规定加班工资按季度结算,即每一个季度结算一次。由于公司效益较好,有较多时间需要加班,每个月的加班工资因而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曾多次要求公司按老员工一样,每月结算加班工资。但公司遭拒绝,理由是其并非不发加班工资,只是晚点发,且合同已有明确约定,必须遵照执行。请问:公司的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