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逆向思维是什么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因此,  相似文献   

2.
所谓逆向思维,往往是以反常规、反定势甚至是反传统的方式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逆向思维并不是沿着原思维路径反向逆行,而是激发跳跃到新的思维路径反  相似文献   

3.
沈东 《世纪桥》2013,(11):76-76
近些年来,国内学人喜欢用“左”、“右”来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左”“右”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无助于理解中国问题,只会遮蔽我们分析问题的视角,掩盖解决问题的路径。深入探讨“左”、“右”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危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问题,为解决各种问题找到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者对人类思维的实际运动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过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发现高效思维者与低效思维者思考过程的区别在于,前者思考问题条理清晰,后者则混乱无头绪。  相似文献   

5.
崇尚简单     
近日读了几篇有关“崇尚简单”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文章。其实,简单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崇尚简单     
汤民 《学习导报》2011,(2):20-20
近日读了几篇有关“崇尚简单”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文章。其实,简单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
问题和思维的关系从来都很密切,思维活动常说是想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对象都是问题。今天的时间怎样安排?要做几件事情?怎样做?……人们早晨醒来,就面临一系列问题,引导着思考、行动。做领导工作,也有着常人思考问题的共性,但又有特殊性,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红霞 《求实》2006,(8):27-30
三类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单一元素到整体。研究重点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方式转换的体现,因此要反思传统的思维方式。一般系统论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些弊端,但仍未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复杂科学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领导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我们以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本文从复杂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超越出发,揭示出复杂的思维方式运用于领导理论研究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吴振宇 《世纪桥》2007,(7):78-79
自21世纪以来,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呈现出信息化、非线性、多极化倾向。这些都反映了在现代科学家们对复杂性的全新的认识中。在当前复杂系统思维已经新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而企业也是属于其中的一种,具有系统的一般特性。而且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用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来重构和完善企业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都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命题,蕴涵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构建和谐社会蕴涵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由“斗争哲学范式”到“和谐哲学范式”的转换;由“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转向;由“主体性思维”到“主体间性思维”的凸显;由“统一性思维”到“尊重差异与协调多样思维”的发展;由“两极对立思维”到“共存共赢思维”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凌之敏 《党建文汇》2008,(10):25-25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是建立在尊重人性、人格和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企业党组织必须用和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大做强企业。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哲学思维是一种力求探寻终极依据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领导工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它要求领导者从根本上思考问题,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它要求领导者从全局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战略思维;它要求领导者突破一切框框来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批判思维.  相似文献   

13.
“反”思维是和正面思维、常规思维相对而言的,着重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或对立面研究、认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领导干部学点“反”思维,将有助于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驾驭领导工作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应学点什么样的“反”思维呢?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种“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既有实际问题,也有理论问题,并对此产生某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体现了哲学智慧,因此哲学是“智慧”之学,即是问题之学。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家,都只能立足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实践,吸取前人的经验,提出解决他所处时代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做出一系列具有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指示,其中蕴含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面对疫情从全局着手统筹兼顾,坚持问题导向,学习借鉴历史经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推动矛盾转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坚持依法治理,严守疫情防控底线,并争取最大期望值。这“六大思维方法”是战“疫”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24):17-18
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基础是法律至上,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法治思维是针对人治思维和特权思想而提出的。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既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它关系到领导干部是否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担负起时代责任,驾驭复杂环境、抓住机遇、取得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发展的主动权。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的具体表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从方向、全局和长远去思考问题,既能准确地对问题内部的诸多复杂要素进行排序和分类,又能从中分辨出主要因素和总体性质,并能判断发展趋势,还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人的思维方式是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战略思维方式是人的思维方式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需要用科学思想方法来观察和审视、分析和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相似文献   

19.
丁素 《学习论坛》2013,(6):51-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理念和思维创新是增强创造活力的重要选项。文化理念与思维创新是同质共进的辩证过程。文化理念的确立由思维创新来引导,其发展也以思维创新为前提。思维创新是优化、改变文化理念的灵魂,是培养文化理念自觉的智慧先导。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有文化关系的旧框架、传统文化结构的旧模式,用哲学的"问题意识"去发现文化新矛盾、建立文化新关系、构筑文化新结构;就是要培养发现和破解问题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思考能力,在理性反思和批判中"引爆"文化智慧潜能,创造文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底线思维标志性、原创性的思维范式承载着非常深厚的“实体性”内涵,其形塑不仅以理论层面的哲学基点为重要支撑,还更深层次地着眼于实践层面的科学总结,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特征。习近平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多次提出要科学运用底线思维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来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其相关论述涉及意识形态、生态建设、党的建设等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为底线思维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于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推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落地生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