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应重视从源头抓起,下大力解决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问题。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尚存在缺陷,当前亟需完善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法、制定工读教育条例、尽快出台流浪儿童救助管理办法、完善监护制度立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再设立一道法律保护的屏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先后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9000多名。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这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下面,我就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被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内容。以后,街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数量庞大、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乞讨现象严重的地区将被综治部门下达督查通知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和保护不仅仅是新疆的问题,而是带有全局性和全国性的问题。探讨家庭监护问题是从源头上解决未成年人流浪和阻止流浪未成年人返流的根本途径。发现家庭监护的现实缺陷,完善家庭监护的法律法规、明确监护权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浪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5):F0002-F0002
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于1995年成立,旨在保护8到16岁的流浪未成年人。过去10年间,该中心接待过7085名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提供保护、生存、参与和发展等方面的关爱与照料。  相似文献   

8.
这次“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重要批示的县体体现,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政部门作为负责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职能部门,多年来,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做了深入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此,我受李学举部长委托,就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但是,伴随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出现了人口流动加速、贫富差距加大、家庭问题日益凸现,流浪未成年人数量逐年增加,犯罪率不断上升。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就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1月20日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形势下召开的。刚才,民政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共青团中央的有关负责同志从自身的职能出发,围绕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和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四川、郑州、广州、石家庄等省市介绍了本地区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工作和经验。大家讲的都很好。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民政部等有关部门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两年多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保护机构共对29000余人次的流浪未成年人实施了救助保护。  相似文献   

13.
调查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流浪儿童逾百万人。他们浪迹街头、生活无着,基本权益受到侵害,极易产生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了解他们对自身流浪生活的感受、自我认识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利、有的放矢开展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颇有裨益。本文提出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家庭问题进行有效的社会干预,以及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应以“儿童为本”,满足其多种需求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流浪未成年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转型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事关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中华民族复兴强盛、国家繁荣富强、社会栋梁之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议题,如何积极、主动回应流浪未成年人问题,郑州模式实现革命性制度创新,提供请多有益的宝贵经验,指明未来政策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5):13-14,12
今天,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等5个单位在这里联合召开“为了明天——全国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999顾秀莲副委员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顾秀莲副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同综治、民政、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工作的贯彻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经过3个月的起草,《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开始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未成年人参与《条例》起草小组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儿童乞讨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难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政策。一般来说,世界各国是禁止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如美国、香港地区有专门立法,禁止未成年人乞讨或流浪,因此在香港如果有大人带着孩子乞讨,警方接到报警是会干预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2月17日下午,由上海市法学会主办、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协办、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承办的“流浪乞讨儿童法律问题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19.
陈斯 《法制博览》2013,(10):240
近年来,未成年人受虐待、流浪乞讨、意外死亡等社会事件的不断涌现反映出我国未成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亟待国家权力机构在监护法律制度上更好的保护。本文讨论公权力对未成年人监护法律制度上的可能路径,提出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新近通过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立法背景、立法过程与立法难点,分析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关于校园安全、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名次、减轻未成年人过重课业负担、建立校园绿色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重点规范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