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建初 《当代贵州》2016,(13):26-27
正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倡导并践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深入挖掘王阳明思想学术的当代价值。"唯有构筑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这是贵州省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响亮口号。贵州条件艰苦,做成一件事,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更需要有一种在逆境中求崛起的精神。在"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的精神高地上,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过去无法想象的成就。贵  相似文献   

2.
《党建》2023,(9):65-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岁月无声,精神永存。在西藏70余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扎根雪域、矢志不渝、接续奋斗,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火熠熠生辉,用精神之光、信仰之力,在巍巍高原上凝结成“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谱写出西藏发展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图腾"。2012年10月,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成立了由8人组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宣讲团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为使命,从海北出发,走遍青海,走向全国,掀起了学习"两弹一星"宏伟历史、弘扬"两弹一星"伟大精神的热潮。灵魂的  相似文献   

4.
正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的总体要求,这个"131"总体要求,明确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对青海的发展而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保障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打造青海精神高地,对于进一步激发青海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开辟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打造青海精神高地,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好拓展好的强大动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作为守卫祖国边境安全的当代军人,我们怎样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自我、挑战极限、完成任务呢?一代又一代戍边军人,自觉弘扬喀喇昆仑精神,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喀喇昆仑精神闪耀着一代代戍边军人的理想光芒喀喇昆仑精神是我们新疆军区部队在长期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在履行卫国戍边神圣使命的历程中,挑战艰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正值全国上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之时,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打造"青海精神高地"的总体部署和省委书记王国生"走出去宣传‘两弹一星’精神,是一个创新举措,同时也宣传了青海"的要求,从2016年9月起,省委组织部会同海北州委、原子城理想信念教育学院,组织"‘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宣讲教育报  相似文献   

7.
"精神高地",是一种引领、标尺和示范。"精神高地"的构建,与其说它是一种"建设",更准确地讲,它应该是一个"铸魂"的过程,铸造灵魂的过程。所谓"精神高地",其实就是对"精神"的作用、力量和重要性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并不是一个需要过度阐释的新概念。它就是一种引领,一种标尺,一种示范。省委提出"构建精神高地",是为了使我们贵州走出  相似文献   

8.
王都伟 《前线》2017,(9):87-89
<正>一年来,第三批北京援青团队(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在高寒缺氧、地震多发的艰苦条件下,认真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拓展合作交流领域,创新对口支援机制,充分展示了援青干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守纪不碰红线、实干不讲空话"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当地领导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牢记援青使命,有效衔接,全面融入玉树发展第三批北京援青团队共有干部42名,其中玉树州挂职干部31名、专职干部4名、代管中直干部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进一步传承弘扬"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青海油田着力打造石油精神"青海高地",持续挖掘"石油精神"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取得了良好效果。一、石油精神"青海高地"的内涵石油精神"青海高地"根据油田地域特点、人文精神、贡献大小总结提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代代长江航道人披星戴月,设标点灯,栉风沐雨,疏浚清障,为长江航道的畅通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建局初期干线航道处于原始自然状态、工作环境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长江航道人发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航标灯精神",甘守清贫  相似文献   

11.
牛学有 《奋斗》2010,(9):12-13
<正>抚远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大马哈鱼之乡"。抚远人民长期生活、工作在边远、艰苦的环境中,培育和铸就了一种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结合大马哈鱼的习性和优点,形象地称之为"大马哈鱼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和推动下,抚远县几代创业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把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县建成了今天美丽富饶、朝气蓬勃、平安和谐的新兴口岸城市。在抚远的建设发展中,涌现出一批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改变贵州"经济洼地"的面貌,必须首先构筑贵州人民的"精神高地"。根据这一重要论述并结合贵州发展实际,构筑"精神高地"无疑成了未来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为急迫的任务。如何构筑文化的"精神高地"?地处黔北腹地的湄潭将做怎样的思考和回应成为全县人民尤其是文化工作者需要破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国务院2号文件出台、贵州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战略背景下,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这个重大命题。但如何才能真正构建贵州的文化和精神高地?我认为应该抓住当下6年这黄金发展期,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一三一"总体要求,即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其中,打造"一个高地"指的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铸就青海精神高地,它为我们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全省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当前,奋力开辟"十三五"发展新天地,续写好中国梦青海篇章,都离不开青海精神作支撑。可以说,青海精神,  相似文献   

15.
高子果 《党建》2023,(3):64-66
<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家喻户晓、优美动听的《南泥湾》,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斗争、夺取胜利”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6,(10)
正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组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坚守高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宁夏声音,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引航定向,强化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  相似文献   

17.
构筑“精神高地” 冲出“经济洼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战书 《求是》2012,(12):15-17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地理海拔的相对"高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上长期处于相对"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处在全国靠后位置。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和在2010年8月谈到贵州工作时,都明确指示我们要有志气、有信心,艰苦奋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千年梦想,百年求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一个答案始终不变——崇高而坚定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一代代共产党人用信仰举起精神的火炬,在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改天换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回望百年沧桑,选择信仰道路艰难,坚守信仰高地更难。这其中不仅布满荆棘,甚至还会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省海拔最高、人口最少,气候条件最恶劣、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玛多县委把全面提升党在藏区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以“六个结合”为抓手,以“高海拔、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豪情,以“着力打造果洛地区生态大县,“三江源”地区旅游名县,青南地区交通枢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青海藏区和谐之县”为发展定位,以“产业兴县、民生和县、项目建县、生态立县、稳定安县、改革活县、人才强县”为发展战略,提振精神、抢抓机遇、奋力而为、扎实苦干,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环境风清气正、民心思进的良好态势。县党政领导班子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州优秀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20.
构建"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是我省闯出一条后发赶超之路,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精神是一种强大的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构建贵州"精神高地",冲出贵州"经济洼地",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适应当前我省发展阶段特点的重大现实选择,是我省闯出一条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