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揖”礼     
《党课》2013,(13):121-121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通常的“作揖”就是抱拳拱手,抱拳是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是将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一般施于平辈之间。这种“左手抱右手”的作揖方式称为“吉拜”,反之,  相似文献   

2.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至少有三干多年历史了。 中国古代各种行礼的方式沿革至今,除了“鞠躬”之外,好像只保留下“作揖”了。现在,无论是春节还是其他传统节日,行“作揖”礼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特别是影视节目的主人公、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的示范,往往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但是他们不规范或完全错误的行礼方式误导了大批年轻的观众,并假以“标准的传统礼俗”向世界有华人的地区迅速传播。在北美华人地区过中国传统节日时,我曾多次见到,人们身着唐装互相“作揖”表示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07,(8)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  相似文献   

4.
正周代是孔子最向往的时代。他称赞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中"文"指的就是周代礼乐。孔子认为周代的礼仪制度参考了夏、商二朝,最丰富也最完备。孔子毕生都以重建周代的礼乐制度为己任,而这一套完备的礼乐制度的创始人,就是周公。周公制礼作乐,并非是凭空创造,也并非仅仅制作了祭祀典礼及典礼所用乐歌,而是通过礼乐制度规范了社会秩序,奠定了周代的制度基础。那么,周公是什么样的人?他制礼作乐的背后有何故事呢?  相似文献   

5.
正对联之始,盖肇于五代之桃符。但挽联起于何时,却没有统一的答案。通常认为,挽联大约起源于北宋。而挽联盛行则在明清时期,尤以清乾嘉年间到民初为最盛。有时是组织给出的终评中国人有"盖棺定论"之说,但"定论"历来都未必是"公论"。一者有"为逝  相似文献   

6.
在金阳新区,奋进成为工作的常态。正是有了361名干部职工的苦干实干,才有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金阳速度"。2011年最后一天,陈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百感交集:"今年是我工作二十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年。从年初的观山湖公园元宵灯会,到生态文明国际会议、首届国际酒博会、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刚接到这些任务时心里是没底的。但最后一个接一个,都完成了。"  相似文献   

7.
被人称为"鞋王"的王碰西,1999年被推选为昆明市劳动模范;2000年元月,又被增补为政协云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位为振兴云南的经济做出贡献的私营企业家。也许有人会说,卖鞋,能卖出什么名堂?看看王碰西走过的路,比比当今商场上的一些坑蒙拐骗行径,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鞋业王国"会得到广大顾客的厚爱和青睐。王碰西做鞋生意,起源于他在某医学杂志上读到并牢牢记住的一段话:"在人的一生中,大约要走路40万公里,这个数字,相当于绕地球10周。在这个令人咂舌的漫漫路程中,鞋子是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因而鞋子被人形象地称为‘生命之舟’"。的确,人生离不开鞋。  相似文献   

8.
<正>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赋予清明节以追思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公祭黄帝中华民族一直有祭祀黄帝陵的传统。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在经历十年内战后,首次各派代表共祭黄帝陵,以表达停止内战、团结御侮的决心。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派委员张继、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代表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毛泽东、朱德特派代表林伯渠,各自携带祭文,同步登上桥山,在中外记者的镁光  相似文献   

9.
小卡片     
正知识窗黄河"几"字形的成因黄河在流程中形成一个大大的"几"字形,在世界万千条河流中独树一帜。由于河水所经之处,左右两边的流速也不会完全相等,有的地方河岸坍了一些变宽了,有的地方则被杂物堵塞,流速会发生变化。另外,河流两岸的组成物质也是有差异的,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河床弯曲。科学家推测,大约在50万年以前,黄河流经的地方并没有大河,只是一些湖泊和小河,像星星一样  相似文献   

10.
正鲁迅有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公路过去叫公道,是给大伙走的。可是,中国的公道从一开始就大有讲究,不能随便走。翻翻二十四史的《舆服志》会看到,自周代就形成了繁琐的车舆制度,与之相应的便是"道礼"。秦统一天下后,"车同轨"——将道路裁弯取直,修了四通八达的驰道。可惜这么好的道只供皇帝一人  相似文献   

11.
看你的脚下     
艾迪 《党课》2008,(12):104-105
小时候最爱听外婆讲狐狸精的故事。 狐狸精有男也有女,有好也有坏。他们总是穿着长长的袍子,对人笑容满面地拱手作揖。他们比人还像人,只是,常常一转身,不小心就会露出个毛茸茸的大尾巴。  相似文献   

12.
"过了铁路南,回到解放前",这是阜新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前,绵延百里的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内居民居住状况的真实写照。阜新市房产局的负责同志更为直观地说,以前全市大约100户低收入家庭中就有76户居住  相似文献   

13.
正1987年,日本人野岛刚在吉林大学学医。有空儿就坐硬座火车在中国各地游历。野岛刚回忆,那时中国人常问的是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历史。直到现在,还会有中国朋友问野岛刚:"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军国主义?"野岛刚很惊讶:"现实情况是,日本人非常讨厌1945年以前日本军国主义的时代,如果做舆论调查,99%的日本人会说我们不希望有军国主义。而且我们有选举,如果一个政党说要恢复军国主义,那这个政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7,(5)
正(接上期)张国焘的牵累,毛泽东的信任。以前的教徒成了共产党员傅连暲领导的卫生所抵达延安,毛泽东和边区政府真是求之不得。关于边区的医药卫生状况,从毛泽东后来的那篇《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文可知是如何的落后:"陕甘宁边区人畜死亡率都很高,许多人民还相信巫神。"可以想象,傅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正笑话不见了医生":你有没有听我的建议,睡觉时将窗户打开?"病人":有。"医生:"那么你的气喘完全不见了吧?"病人":还在。反而我的手表、iPod、笔记本电脑都不见了。好样的A:"我以前身体不好,现在跑马拉松都能拿冠军。"B":好样的。"A:"我以前看见书就想睡觉,现在看到书兴奋得睡不着。"B":好样的。"A":你呢,近来有什么进步?"B:"你知道我以前脾气很坏,听到人吹牛,就想打人。现在脾气好多了,听到谁吹牛,我都会说‘好样的’。"  相似文献   

16.
《军队党的生活》2012,(11):40-41
(接上期)政治教员政治教员应当热爱和钻研思想政治教育,有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具备所需要的政治理论素养、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授课艺术和心理疏导能力。师级以下单位的政治教员还应当做到:会搞思想调查和计划安排教育,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讲课,会做思想工作,会进行心理教育疏导(以下简称"四会")。  相似文献   

17.
宣平 《江淮》2011,(1):52
报载,在我省天长市,农民请"科技家教"已成为一种时尚。这个市永丰镇食用菌种植大户戴时春颇有感触地说:"以前种菜全凭从上辈那儿学的传统经验,一年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生计。自从请来‘科技家教’后,种植的无公害金针菇、蘑菇等蔬菜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年收入是过去的3倍多。"  相似文献   

18.
农村老家的干部群众对乡村班子的交接有句俗话:"接班"不"接摊",大家不"围摊"。这句朴素而形象的话意思是说,你要接这个班,那么这里的一大摊子事就都要接下来,特别是所欠的外债、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否则的话大家就不会跟你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以小看大,其实党的上级组织和各级班子也情同此理:要想接  相似文献   

19.
周人的"五土"观念起源于远古的五方观念,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周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观念和周人的分封制的产物。这一观念以周王畿之地为中心,划分四方诸侯,反映了周人的国土观念。随着两周统治中心的转移,"五土"观念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成都昭觉寺汽车站附近,时常会出现一位老婆婆,跪在路边双手合十,不停作揖向路人乞讨。而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大爷,总是陪在她身旁不远。两人上午八九点钟出来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