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海威 《新湘评论》2012,(14):30-30
与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不太满足的是解说词,有网友这样用“舌尖体”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相似文献   

2.
朱玲 《学习导报》2012,(14):30-31
与令人垂涎的影像相比,《舌尖上的中国》让人不太满足的是解说词,有网友这样用“舌尖体”造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很多单位都在争创文明单位。是把“文明”作为一项任务,还是把“文明”当成一种修养、一种修行?两种心态,效果定会不同,对每个参与者带来的收获也会不同。我不是性本善或性本恶论者。但我想说的是,“文明”会给人带来快乐,只有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才会  相似文献   

4.
重庆是一座山城,虽然拥有两条大江,但在旧时,用水却十分困难。城里居民除了极少部分人用井水外,绝大多数都用江水。而这江水,人们大多也是买着用。市面上有专门卖水的挑夫。因水是从江里挑来的,故而有浑有清。平时嘉陵江的水清亮些,上半城的人买得多,下半城的人多吃长江水,就要浑浊些。一到洪水时节,两条江的水变得一样浑。如何让浑水变清,人们一般采取沉淀的方式,让泥沙自然沉淀,或者用白矾沉淀;也有采用沙缸过滤的方式取得清水。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端午节临近,超市里各种粽子开始促销,看着那琳琅满目的粽子,让我想起外婆的咸肉粽。虽然很多地方的粽子也都有吃过,但我酷爱外婆包的广东咸肉粽。端午节前夕,外婆会提前一天到市场,她说五花肉要选粉红脂白、层层分明的。外婆把买回来的五花肉洗干净后切成2指方形的块状,再用盐、生抽、料酒、麻油和五香粉拌匀,腌制一天以上,让调料的香味渗透到肉里面。第二天早上,外婆会早早起来,把泡了一个晚上的去皮绿豆滤水后  相似文献   

6.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是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别看它不太起眼,却是蛋白质与核酸合成的必需因子,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快速增生,氨基酸代谢,大脑中DNA的代谢都少不了它。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或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人体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研究显示,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也会损失很大。因此,老年人要改变烹制习惯,不宜对绿色蔬菜烹煮过久、过烂,以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  相似文献   

7.
<正>1.用新牙刷得先烫一下?在开始使用新牙刷前,很多人都有把刷头"烫一下灭菌"的想法。不过新买的牙刷不应用太热的水烫,最好是将牙刷头部放于温水中浸泡几分钟,或用自来水冲洗片刻,并将水分尽量甩去,将牙刷头朝上放在漱口杯里,或者放在通风有日光的地方,以达到干燥、灭菌的目的。2.牙刷刷毛越软越好?  相似文献   

8.
一、渗透现象引出的话题 渗透,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在自然界中,一场大雨,地表的降水很快积聚形成径流,一部分储备在池塘、湖泊、水库之中,一部分流入小溪,河流,最后汇入大河大海,一部分经过蒸发又回到了大气层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降水全部都流走了、蒸发了,还有相当一部分降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地下,有的储藏在地下水层中,有的通过地下河流再汇入湖泊海洋,其中渗入泥土的水,成了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进入泥土的水,就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这是讲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中,渗透作用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从工程项目的提出,到工程设计的构思,再到蓝图,最后又把蓝图变成实实在在的杰作矗立起来。这期间渗透着多少人的心血、知识与智慧!人的知识,智慧和  相似文献   

9.
生活之友     
转弯儿转弯儿就是思变,就是解脱,就是可宽可窄,或软或硬,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一种状态。德国生长的一种硬木树,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做木地板,一种是做木船。做木地板,是要防止被水浸泡,不能沾水,而做了船,却是要让它下水,整天在湖海里漂着泡  相似文献   

10.
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欢吃熏肉熏肠,但由于一些不法商人用瘟病死猪肉或母猪肉等劣质猪肉制成腊制品欺骗消费者,而且熏制好的成品一般人难以鉴别好坏,很多市民对市场上出售的熏制品心存疑虑,于是有人为求心安,情愿麻烦点,自行加工。“熏制”是一件麻烦的事。因为熏制腊制品是用松叶、柏香叶或锯木渣、桔皮、蔗糖渣等物生火冒出浓烟熏烤,如此操作对城市居民来说,不仅材料不好找,对周围环境污染也比较大。做过卖肉生意,见难以为继,赋闲在家的王某听到居民的抱怨后心想:如果自己到城郊租一间民房,把肉按他们的需求熏制成腊货,适当收取加工费,不是一…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个故事讲: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就难说了,看在谁的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蒸,半个钟头一碗米就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块,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要因人而宜。  相似文献   

12.
说“谄”     
韦公远 《共产党人》2004,(17):49-50
现代汉语词典对“谄”字的解释是:“谄,即谄谀,卑贱地奉承人或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俗话讲就是拍马屁.是一些人由于觊觎别人的财产权力或其它好处而使用的一种卑劣手段.为人所不齿。不过,古往今来。很多人把“谄”字奉为金科玉律,在社会上大行谄风。《汉书&#183;陈万年传》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成召到床前训话.一直说到半夜,成支持不住睡着了,头碰到屏风上。陈万年大怒,说:  相似文献   

13.
进入冬季,仍有很多人感到明显的口唇鼻咽干燥。有时可以通过饮水、涂唇膏缓解,有时虽然也喝了很多水,但干燥不见减轻反而加重。这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红枣是人们常用的补气血食物。怎样吃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养身的功效呢?红枣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疗胃寒、胃痛;加上桂圆,就成了补血、补气的茶饮。如果再加上46粒枸杞子,还能治疗便秘。常喝红枣桂圆枸杞茶,可以收到较好的美容效果。但应注意,枸杞子不要放多,几粒即可,红枣和桂圆68粒就行了。每天早上饭后给自己泡一杯,不但补气血,还能明目。  相似文献   

15.
感动     
《理论与当代》2011,(9):61-62
牧羊鼓在7月5日的《杂文报》上介绍,近日,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名男子尿急时错把当地一水库误作是污水处理厂,结果朝里面撒了一泡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这一现象被水库设置的摄像机拍下。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知情后即刻切断了该水库的供水,并花了三万六千美元的代价,将水库中的三万吨水抽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术馆自3月初免费开放以来人气剧增,但其中不文明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在美术馆的躺椅上睡觉、在展画上指指戳戳、任孩子在馆内追逐、提着菜篮的大婶们大谈“煲汤经”……不文明场景让人错愕。但是文明的大厦从来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如何把生活过得文明、精致、有尊严、有质量,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游宇明 《求贤》2006,(5):45-45
我认识这样一个女人,此人表面上对谁都非常热情,内心却分得清清楚楚。她家里常年准备了三种茶叶,领导和对她有用的人来,泡两百多块钱一斤的碧螺春;同事、朋友来,泡三四十块钱一斤的本地毛尖;与她关系相对疏远的人去,则只能喝三四元一斤的乡间土茶了。她后来调离了这座城市,但前往送行的人很少,大家都说这种势利小人不值得尊敬。  相似文献   

18.
好好活着     
人们有时死乞白赖地夺钱、夺名、夺利,可却忘记了这样一条公式:人的生命时间用减法,钱财功名用加法。人的一生不过两万多天,活一天少一天这是减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金钱、功名会一天天地增加这是加法。有一天当这两条生命的轨迹交叉时,生命的符号就出现了零。0×任何数=0。这个公式不含任何暧昧,具有决定性,它很残酷,但很真实。其实人人都知道这一公式,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却只停留在知道,而缺乏真实感,只有死亡与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发生了联系,理智才能恢复。如果我们能早些接受这个公式,那么对事物的看法,对世界的处…  相似文献   

19.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一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  相似文献   

20.
正吃茶是一种文化,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比较普遍,不少人采用吃茶的形式来进行交谈或组织聚会。有些交谈或聚会,往往有外国要人、记者或文化人士参与,他们尽管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民族情感,但都把吃茶作为一种友好交流的方式,并利用这一方式促进了战时文化的互动。茶馆是重要的文化传播空间"街头巷尾,茶肆林立,几乎是无往而不在。规模小的,拥有桌子三五、长凳数条者固然是不知凡几;规模大的,人声鼎沸,恍如闹市者也比比皆是。茶客要喝茶,距离寓所几十步内,总不难找着一座茶楼。茶馆业让那些无所消遣的人,布置了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