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是《前进论坛》杂志创刊60周年。60年来,从《前进》到《前进论坛》,几代党刊人不忘合作初心,牢记职责使命,不断开拓进取,为农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为农工党的理论研究宣传事业付出了艰辛努力。60年来,《前进论坛》杂志见证了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并肩奋斗、携手前行、不断进步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农工党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卢嘉锡主席寄语《前进论坛》《前进》改为《前进论坛》,成为正式刊物,是可喜可贺的事。有几家党派的刊物已公开发行,现在我们的刊物也争取到这个机会,值得庆贺。《前进论坛》今后的办刊方向,我同意一是要立足农工党,二是要反映农工党的特点、发挥农工党的优势,三是...  相似文献   

3.
正"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前进论坛》创刊55周年之际,我不禁为她的成就赞叹,更是让我感怀的是与这份党刊的绵绵之缘……2006年12月,我从司法局调入农工党铁岭市委会。从政府的业务部门到民主党派机关的岗位转换,以往积累的工作经验无从发挥。专职副主委张成把我的困境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有一天,我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了几本杂志,《前进论坛》几  相似文献   

4.
十一年前,我还是一个对民主党派一无所知的青年,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农工党福州市委会机关报到。当时我被分配在宣传处工作,接手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是负责登记订阅《前进论坛》的党员的地址邮编,并报送给《前进论坛》发行部。可以说,当时我对农工党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党的党刊《前进论坛》。十一年来,由于这份注定之“缘”,我与《前进论坛》相伴相随,共同成长,对党刊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正案头的书刊林林总总,其中,与《前进论坛》的缘分最为深厚。参加工作伊始,前辈告诉我,想要了解农工党、熟悉民主党派的工作,就从学习《前进论坛》开始。于是,十几年来,每月阅读《前进论坛》,已成为自己的"必修课"。阅读《前进论坛》,既有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的感悟与体会,也有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的总结和升华。与《前进论坛》同前进,是责任也是动力,是目标也是情怀,已成为我们做好农工党吉林省委会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习党刊,感慨颇多,《前进论坛》既是引导农工党党员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的重要阵地,也是弘扬农工党优良传统和履职成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我的回忆     
接到《前进论坛》的约稿函,倒引起我对参加农工党半个世纪以来的回忆。一、参加农工党我是1953年5月参加农工党,当时我在中央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工作。至于为  相似文献   

7.
我大学毕业进入农工党广东省委会机关工作,邂逅了农工党的党刊《前进》(1995年更名为《前进论坛》)。之后,在她的陪伴和指引下,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2003年1月,我参加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后,被任命为宣传部门负责人,从此与党刊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当时正是非典肆虐南粤的严峻时期,我就位的第一天,接到了《前进论坛》编辑部主任马镇的催稿电话,要求尽快报送抗非一线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正惊闻农工党德高望重的优秀领导人原中央副主席宋金升去世,不胜悲痛,禁不住回想起在他领导下工作的情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为农工党的发展大计,指导制定党刊《前进论坛》办刊方针的日日夜夜。这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定格,但在这个时刻重提历史,更让我们从老一辈农工党人身上学习到胸怀大局、克己奉公、联系群众、从善如流的优良品质。宋老是1998年正式接任退休的田光涛副主席分管农工党中央意识形态工作的,我所任职的党刊《前进论坛》便成为他重要的工作之一。第二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农工党党员,我们自从订阅了《前进论坛》后就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即逢到外出时随身总要带上最新一期的《前进论坛》,有空时拿出来阅读,也顺便给周围同事、朋友传阅,给他们讲讲这份刊物上所刊登的人和事。也正因如此,几年来,不经意间被我们带出了一批《前进论坛》的新订户。我们将党刊的征订工作融到宣传推介这份刊物的过程中去,通过讲解,让不了解农工党党刊的人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份刊物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精品文章多,使他们认识到,  相似文献   

10.
正《前进论坛》是农工党留给历史的足迹。我们还可以说,农工党的党刊是农工党留给历史的足迹。五百期的《前进论坛》已有着55年的历史,但它是农工党创建85年以来延绵不绝的党刊历史的一部分,无论是酝酿建党时期的《突击》、《灯塔》,建党时期的《革命行动》,还是抗战时期的《抗战行动》、《中华论坛》,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报》;无论是伴随新中国诞生的《学习通讯》、《前进报》,还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前进论坛》,都清晰地记载了农工党的胜利与挫折、正  相似文献   

11.
编辑部的同志约我谈谈对《前进论坛》的认识。我想说,这是一份很有品位的刊物。《前进论坛》自创刊至今,出刊已达三百期。特别是改版以来,所刊文章的重要性、指导性、参考性都是有目共睹的;装帧、总体设计,都是十分考究的,甚至使人一看封面,就知道是《前进论坛》。读者感到一册在手,受益匪浅。《前进论坛》在全国农工党组织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我是《前进论坛》的一个忠实而不够勤奋的读者。“忠实”是说我喜欢这份刊物。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性会议,是1987年初农工党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刊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2.
正在《前进论坛》(《前进》)创刊60周年之际,不由想起了很多与这本党刊难忘的人和事。记得1983年12月25日,农工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的大礼堂召开,我和时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的沈其震先生相识。他在小组讨论中对我说:"你们是对外改革开放城市,你是搞抗衰老药物研究的,可以做点这方面的文章给《前进》。"我回到宁波,按着沈其震副主席的建议,开始给《前进》写稿,  相似文献   

13.
说起我与《前进论坛》的情和缘,那是发生在1997年的一个遇然巧合。那天我去了医院门诊耳鼻喉科找李大夫就诊,就诊完后刚好看到李大夫的桌子上有一本杂志,经允许后我便翻阅了杂志,我被杂志里的内容所吸引,我问了李大夫:“这是你们党的刊物,你是农工党员?”李大夫点了一下头。  相似文献   

14.
张家仁我是农工党天津市塘沽区工委的专职干部,是《前进论坛》伴随我学习、生活,指导我工作。看了《前进论坛》今年第8期李汉秋的《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觉得我们家对党刊也有类似的情结,因此母女写了二人谈。我把《前进论坛》带回家,女儿李佳都要争着看。我就说:“那好,我做饭,你念给我听。”于是,我一边做饭一边听,听到精彩或重要处,还要她重念一下。她爸爸回来,有时也一起听。有好几次,我饭做好了,而她读得正酣,硬是要等读完才肯来吃饭。她读我们党刊的兴趣与年龄俱增,从中学读起,现在都已经大学三年级了,农工党的许多人物和事情她都熟…  相似文献   

15.
与党刊的第一次结缘,那是1991年5月,我应约去农工党杭州市委会面试,蔡继绍主委和程家宽秘书长接待了我,并递给我一本《前进论坛》,说是农工党党刊,可以通过它了解农工党。尽管我学的专业是历史学,也听过邱钱牧教授主讲民主党派  相似文献   

16.
穆南 《前进论坛》2008,(1):59-60
前进论坛杂志社特为农工党十四大编辑出版的《前进丛书》一字排开,是金屑漫舞的素面,梅、兰、竹、菊“四君子”临风舒展,俯仰天地,一时让我想到许多美好的词汇:铁骨丹心,高风亮节、傲雪凌霄、惟吾德馨……我想,别具匠心的设计所彰显的,正是农工党人的学养与品位吧。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前进论坛》创刊60周年,是值得隆重庆贺大喜的日子。1961年,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前进论坛》创刊了,到今年整整60周年了,《前进论坛》已经成为宣传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进行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展示我党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我于2002年进入农工党江苏省委会机关工作,近20年来,一直从事宣传工作,既是《前进论坛》的作者,也是《前进论坛》的"粉丝",连续多年获得《前进论坛》杂志社颁发的"优秀特约记者"称号。从一名宣传新兵,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前进论坛》创刊55周年,恰逢出刊500期,真是大喜的日子,值得隆重庆贺!我于1987年调入农工党湖北省委会,近30年来,几乎一直从事宣传工作,既是《前进论坛》的作者(特约记者),也是《前进论坛》的"粉丝"(忠实读者)。每一期我都会认真阅读,有的文章还要久久地回味。回眸往事,真是感慨良多。我从《前进论坛》的通讯员培训班起步,历经长期锻炼和考验,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可以说,是《前进论坛》辅导和伴随我成长。更感谢农工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挚友     
正每每收到《前进论坛》邮递后第一件事就是快速打开,细细翻阅每一页,慢慢品味每一章,好似品味美味佳肴。这种感受与期盼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割舍不断的工作状态和精神享受。记得那是2014年的一天,接到自贡市委会的一位领导的长途电话,请我帮忙联系一下广东省委会的农工党党员,一名著名的医疗专家。我一头雾水怎么会叫我联系?原来,我们的一位党员正是在《前进论坛》的党员风采里读到这位知名专  相似文献   

20.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辽宁省委常务副主委关在汉在农工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座谈会上发言说,我作为农工党省级组织的负责人,之所以关心和重视《前进论坛》的组稿征订工作,因为《前进论坛》是农工党唯一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刊物,是我党的党刊。在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农工党中央的重要决定;报道农工党中央的重要活动和农工党各级组织的工作经验;发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真知灼见;宣传报道农工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