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友留言     
正@鸟语花香《党的生活》又陪伴我们走过了一年。2017年12期,我每期都看,封面朴素大方,主题鲜明。我们通过党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专刊,为我们党务工作者提供了权威丰富的学习资料。感谢《党的生活》!@飞鸟每月初是《党的生活》出版的时间,也是我和同事期待的时间。我们有时候还讨论着,下期的专题策划会是什么主题,而每次也都不  相似文献   

2.
今天,《党的生活》举行创刊40周年座谈会。这对杂志社来说是一件大事,对全省宣传、理论战线来说也是一件大事。40年来,《党的生活》取得了突出成绩,为贵州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举行这次座谈会,主要有两个意义:第一,我们要认真回顾和总结40年来的成绩和经验。第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地探索今后的发展思路,研究怎么把杂志办得更好。关于《党的生活》4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张健同志和其他同志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我完全赞成。省里的几个党刊,我都比较关注。《党…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们农村党员十分喜爱《党的生活》。由于目前我们这里农民的收入还比较少,因此自费订阅党刊的党员还不多,只有乡党政机关订有党刊。最近,我到乡政府借到一份今年第2期《党的生活》,翻开一看,内容丰富,令我爱不释手。明年,我一定争取自费订阅《党的生活》,供自己和其他党员同志学习。目前,我们这里党员集体学习的时间较少,主要靠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我已订阅《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农民文摘)等报刊。今后,我要积极宣传,发动身边的党员同志都来订阅《党的生活》。我衷心希望《党的生活》越办…  相似文献   

4.
《军队党的生活》2014,(2):94-94
华东交通大学谢永刚来信: 我是华东交通大学的一名国防生。作为一名将来到部队任职的准军人,我对部队的认识不是很全面,对部队党建工作也知之甚少。第一次看到《军队党的生活》,封面上的先进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给我们传递出了很大的正能量,也给了我很大激励。  相似文献   

5.
网友留言     
正@月亮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翻看第一期《党的生活》,看到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推出的专题策划稿件,内心很感慨,感觉和《党的生活》距离更近了。@你若安好我爱好文学,每期都关注"名家有约"栏目,读到很多大家写的作品,有温度,有厚度,一年下来,收获颇丰。对自己有帮助更有提高,这就是我爱《党的生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于我而言,《党的生活》像挚友,更像良师,我们之间经历了初识、相知、陪伴的过程。初识《党的生活》是在大学校园。那是2011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还记得,在党支部大会后,辅导员送给我一本杂志,正是《党的生活》。随手翻来,最吸引我的当属其中的漫画栏目了,不仅风趣幽默,而且针砭时弊。从那一刻起,《党的生活》便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书桌上的常客。2014年金秋,我作为一名省委选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看到《党的生活》,是因为我的外公。他是一名老党员,一生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在我小的时候,外公常给我和小舅念《党的生活》上刊发的优秀党员故事。从那时起,红色基因便渐渐植入了我们家族的血液中。2008年,小舅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名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懂得农业技术。他指导村民科学育种、精准种植、正确使用农药化肥,上任第一年就提高了村里水稻和玉米的产量。舅舅每次到镇里开会,都不忘  相似文献   

8.
网友留言     
正@芬芳收到第一期《党的生活》,被"惊艳"到了,红色封面庄重大气,主题鲜明,爱不释手。我们办公室几个年轻党员每月都期待《党的生活》到来,不仅封面赏心悦目,内容又能接地气,无论写材料或者查资料,常常翻开杂志就能用上。新年第一期,很给力!@若水人生翻开第一期《党的生活》,看到目录和内容排版都有了新的调整,更清晰、更流畅。选稿也更加有实用性,既有前言理论,又有基层实践,图文并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年在组织部门工作的缘故,青海《党的生活》成了我的亲密朋度。我不仅是青海《党的生活》的忠实读者,也是为青海《党的生活》撰稿的作者。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12,(8):95-95
在众多的报纸、杂志、书籍中,我更钟情于《军队党的生活》。入校以来,我一直保持每月定期到图书馆阅读《军队党的生活》的习惯。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次我到学院图书馆借阅这本期刊,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也没借阅到。晚上开馆前,我专门提前来到了图书馆,谁知图书馆管理员告知我杂志又被人预定了。无奈的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军队党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党龄不算长,但与《党的生活》结缘的时间可不短。1997年,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被身边党员订阅的《党的生活》所吸引,常常读得津津有味。正是由于这一点,我受到领导的关注。那时,我还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却能代表单位参加各级党的知识竞赛。在我们单位,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一样,也需要订党刊,两人合订一份。我怕看不全,就主动向党支部书记提出自己单独订一份。鉴于我的这种积极态度,党支部领导总是尽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6,(12):19-21
1.如何理解1980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于1980年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有关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对党章进行了补充.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还是一名初中学生。由于喜爱文学,经常到生产大队办公室寻看报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32开本的《党的生活》杂志,可谓一见钟情。我初中毕业不久,赶上《党的生活》举办读刊知识竞赛,因为平时总是阅读《党的生活》,自然要积极参加啦!为了保证答题卡安全送达杂志社,我在去哈尔滨走亲戚时把答题卡也带在了身上。  相似文献   

14.
<正>1998年,我在七台河矿区铁路做线路养修工。休息时,工友们主要靠阅读报刊充实文化生活。每当工长把《党的生活》带到工区,大家总是竞相传阅。在《党的生活》的熏陶下,我萌生了入党的想法。2000年,我向党支部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书记接过我的申请,语重心长地鼓励我继续努力。说话间,他从书柜里取出厚厚一摞《党的生活》杂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材送给我,让我加强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2003年年初,《党的生活》举办"激情岁月"征文活动。刚开始,我并没在意,感觉自己的人生平平,没什么"激情"可言。后来,几位年轻同事也看到了这则"征文启事",便拿着杂志找到我说:"潘大哥,把你以前给我们讲过的边疆生活写出来,准行!"大家的鼓励增强了我的信心。于是,我把自己以前在祖国北疆边防部队执勤站哨的经历整理出来,经过反复修改,郑重地邮寄给了《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党的95岁生日来临之际,徐丕珍同志与大家一起分享——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份1948年我入党时亲手填写的《入党志愿表》。我要继续将它保存下去,以此教育子孙后代永远跟党走。1948年3月,我从宽甸县城关区中队,被选送安东省第一期行政干部学校接受培训。培训课程主要有党的文件,毛泽东等党的领袖的理论著作,还有阶级教育、怎样扩军,等等。当时我们那里还没有公开建党,我们对党的认识也还很模糊。党组织找我谈话时,我闹了个笑话。人家让我谈对党的认识,我说:"党挺好啊!不好我也不能参军哪!"问我想不想入党,我回答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退休支部党小组长,也是《党的生活》的忠实读者。我读了贵刊1999年11期《恳请读者提建议,群策群力办党刊》一文后,感到有些心里话想对你们说。我完全同意在这篇文章中一些读者朋友的建议和意见,我还希望《党的生活》多刊登一些指导企业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开展党建工作的文章,多刊登一些反映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为”先进典型的报道,以便让我们学习、借鉴。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为推进富民兴黔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一位退休党员的建议与希望  相似文献   

18.
悠悠党刊情     
<正>说起与《党的生活》结缘,还得从我参加工作的那年说起。那时,我在绥芬河市建设公社最偏僻的一所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一天,我在校长那儿看到一本《党的生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本刊物。借回来一看,我便被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下决心要订这本让我心仪的刊物。尽管当时我每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元,可我还是愿意从中挤出一些钱用于订刊。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和《党的生活》已结缘32年,而《党的生活》则已复刊40周年。日前,现任总编辑李小平同志打来电话,让我为复刊40周年写点儿东西,于是,唤醒了我遥远的记忆。离开《党的生活》工作岗位14年了,回首往事,酸甜苦辣,风雨辉煌,历历在目……我和《党的生活》结缘于1985年。当时,我刚从哈尔滨市香坊区委宣传部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一天,《党的生活》组织建设室编辑樊学东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96325部队72分队方超来信:认识《军队党的生活》归功于我的前任。当时,刚从机关到连队任指导员,心里感觉对抓支部建设没经验,无从下手。我向前任诉苦时,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军队党的生活》,告诉我要学的党建知识这里面全有。开始我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