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想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2.
真如 《学习导报》2011,(19):61-61
哪个人不愿意做老板,而愿意当员工;哪个人不想演主角,而甘心跑龙套。追求卓越,乃人之常情。然而,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人毕竟不多,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多大事等着你去做。人生常态,多数人只能从事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工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过于鸡毛蒜皮。不过,小事正是成就杰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读家秘籍     
李晓巧 《廉政瞭望》2013,(12):66-66
虽然这是一本并不新的书,但是足以用“老而弥坚”来形容,或者它以某种方式来提醒人们“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真正到来。本书作者以管理者的角度,在大量案例中论述“细节”的重要性。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其中不少观点启人心智,例如“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拒绝浮躁:做事不贪大,  相似文献   

4.
王鹏飞 《奋斗》2011,(6):53-53
近日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受益匪浅。书中提到“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每项工作,即使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也都是由一系列细节、一件件具体事情构成的。可以说,没有细节上的质量,就没有整体上的成功;没有小事的积累,就没有大事  相似文献   

6.
有句话说得好:"顺着梯子爬上了顶,一看梯子架错了墙。"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虽然努力了、奋斗了,却南辕北辙,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也许这个目标并不适合你;眼前虽也是风光无限,却让你大煞风景。其实,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的今天,适应我们的位置会越来越多,但也应该明智地看到,并不是任何位置都能适合你,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去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还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做不了什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才能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可谓党风建设中的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症。说起这个东西,党内党外、干部群众都讨厌,但就是这种大家都讨厌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却经常都看得见,有时甚至大行其道,有的人一边批评一边搞,批评得痛心疾首,搞得认认真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存在的原因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看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原因何在呢?主观的原因:第一,懒政怠政。不愿意下功夫去做实实在在的事,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去做艰苦细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京郊农村党务村务工作普遍严格了议事程序,凡村内大事一要经村"两委"提出初步方案;二要让党员民主议政会"议";三要由村民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多数人通过了才可以执行。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在大多数人投赞成票的情况下,对少数反对者的意见,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抱着"多数人通过了我就办,听不听少数人的意见无所谓"的态度;而应该诚心诚意地询问少数反对者的意见,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要反对,  相似文献   

9.
<正>古往今来常用绣花来代表工作的精细,尽管现在绣花的手艺已很少用到,但"绣花的功夫"依然受到重视和提倡。"绣花的功夫"并不限于针线活及手工劳动,其体现的工作态度、创造力和工匠精神值得广泛运用,多少工作与绣花情理相通!对于领导工作,人们往往觉得领导是抓大事的,做琐细的工作不太重要。有的领导干部做事粗疏,不究细处,不拘小节,自以为具体细微的事情有别人呢!很多人觉得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各级都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问题、出现的贪腐行为作为反面教材,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要求大家联系实际,撰写学习教育体会,接受严肃而深刻的思想洗礼,这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在警示教育中,多数党员干部能自觉把自己摆进去,主动接受全面"政治体检",有效抵御腐朽思想侵蚀,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在体察自然、感悟生命中提升思想的境界,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但也有个别人对警示教育不"走心",不"入脑",有时抱着看故  相似文献   

11.
李秋月 《世纪桥》2016,(7):53-54
孔子在《论语》中对"巧言令色"的判定是"鲜矣仁"的,孔夫子对其意的理解是指那些着重于通过虚情假意观察脸色,而说出花言巧语、口是心非的话语的人缺少仁德。我们不否定孔圣人的观点,但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面对新文化及新的人际关系,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审视"巧言令色"的意义。从不同角度出发,善巧方便、察言观色也许更能和谐友好的处理人与人、甚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之更为融洽。  相似文献   

12.
正一段时间以来,"躺平"一词突然刷红网络,受到一些年轻人追捧。所谓"躺平",跟人的姿势没有任何关系,按照文字的本意理解,差不多跟之前的名词"佛系"类似,就是无论别人做什么事或者面对什么状况,都是无所谓的心态,一副无欲无求、波澜不惊的样子。现实生活中,部分年轻人面对压力,选择"躺平",也许在精神上能得到一点慰藉,暂时忘掉烦恼,其实质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但年轻干部如果在干事创业上也选择"躺平",那么必然会滋生不正之风,影响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赓续者,  相似文献   

13.
<正>邓小平在"文革"后复出工作时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共产党员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句话充分阐释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员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要立志为民族做事、为人民做事,做大事、做实事。立志,在汉语辞典中解释为立定志愿,也就是确定人生志向。而志向,就是一个人树立远大而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去追求它。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痕迹的伟人,无一不立有远大的志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3)
<正>做工作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时时刻刻把工作想细、做细、督细,从而真正把工作做好时下,一些干部在学习、工作中,存在着心浮气燥,浅尝辄止的问题,有些干部只想做大事不愿做小事。这些问题制约着干部工作效能的发挥,应努力克服。古语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基层干部,都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非有细致的精神与扎实的作风不可。我们常说的"未雨绸缪""拾遗补缺""一丝不苟"等,就是强调要把工作考虑周到、安排周密。1%的疏漏可能导致100%的失败。比如,筹备一个重要会议、策划一项重要活动、安排一次重要接待,一旦某个环节出了漏洞,就很可能功败垂成,前功  相似文献   

15.
<正>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航标,引领一个人走向成功。有理想、有抱负,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如何摆脱心理困惑,坚定理想信念,走好人生道路,是年轻干部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重要问题。一、年轻干部的理想困惑:当将军?做大事?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孙中山提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在价值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的年代,年轻干部极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纠结于"当将军"、"做大事",被披上  相似文献   

16.
张鸣 《廉政瞭望》2014,(18):48-48
汉昭帝刘弗陵说过,用人还是要用读书人。这话不假,做官做吏,没有点文化素养,没法子摆弄。不识字的,做草莽英雄,也许有行的,但做大一点了,还是得有读书人帮忙。否则,就只能做草寇,成不了大事。  相似文献   

17.
时下,在干部队伍中有这样一种人:不重视理论学习、不深入基层调研、不关心群众冷暖,工作能力平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但善于投机钻营、拉拉扯扯,热衷于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人脉"广泛。群众称他们是能力不大、能耐不小的干部。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认为,领导干部要抓大事,做大事,谋大事,而对那些零星琐碎的小事,没必要耗心费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说得具体一些,就是要多干事关全局的事,少做局部的工作;多想全体老百姓的事,少管某一个、某几个老百姓的事;多出政策、出思路、出谋略,少做具体的事。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的领导干部只做大事,不做小事;只做务虚的事,不做务实的事;只做动口的事,不做动手的事;只做宏观的事,不做微观的事。对群众来访这样的小事,以工作忙为借口,让秘书来打发;到农村指导工作,指指手、画画脚,来个“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连做饭、洗衣、打开水这些事也由秘书或他人代劳,还借用孔子的话说,这叫君子“远农桑”、“远庖厨”……领导干部要想大事、谋大事、做大事,这是对的。但这是不是说领导干部就不必想小事、做小事了呢?显然不是。焦裕禄、孔繁森、  相似文献   

19.
<正>时时对党忠诚,处处为民服务,就一定会成为有价值的人、高尚的人。"大事小情总不断,忙忙碌碌快乐每一天。"这是社区工作的写照之一。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倾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善好施"的精神,从点滴小事做起,做幸福沈阳的缔造者、见证者,在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入党誓言,目的只有一个——让千家万户笑开颜。  相似文献   

20.
王义平  付春阳 《奋斗》2013,(8):63-63
正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常常喜欢说大话空话,却懒于去执行。于是乎让计划墙上挂,目标很伟大,不加以落实,不完成任务也不可怕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说"与"做"的距离。"说"与"做"的关系是言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空谈与实干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空谈就是言行不一,谈而不干,只说不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