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19年以来,自治区林业局在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中开展"党支部建设加强年"活动,打造新时代坚强的林业战斗堡垒,助力广西林业改革发展。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水秀美,风光旖旎,资源富饶。广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全国第一,人工林、速丰林面积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森林年生长量、年木材产量、森林蓄积年净增量均居全国第一,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全国第一,生态优势金不换。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走进森林、回归自然为主要特点的森林旅游越来越成为大众旅游新内容、新业态。我区森林面积2.2亿亩,森林覆盖率62.2%,森林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森林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由于森林旅游业既是民众需求日趋旺盛的产业,又是绿色、低碳和无烟产业,因此,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建设"美丽广西"的重要实践,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3.
赵静  周健 《桂海论丛》2013,29(5):116-119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建设美丽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大有作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资源丰富,但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数位于边远山区,其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民族特色村寨既是保护对象,又是发展资源,其开发建设必须坚持一些重要原则。建设民族特色村寨重在突出特色,应当围绕"特色"探索开发途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勇 《传承》2014,(2):18-19
正宁明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两省四县接壤。县域面积3695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59.75%。近年来,宁明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人造板、松香等林业产业,林业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2011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称号,2010年、2012年两次荣获"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201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为打造林业强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宁明县打造广西林业强县,就是要树立"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以生态增量、林业增效、林农  相似文献   

5.
正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和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良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年均造林41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2%;2015年1—11月,广西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87.9%,比全国高10.1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我区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青山绿水,擦亮了"美丽广西"这张名片。"良好的生态,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的看家本钱,为我们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奠定坚实基础。"在2015年7月28日召开的全区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2%,跻身全国最绿省区前三强;森林总蓄积量达8亿立方米以上、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均居全国前列;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西地表淡水、空气质量在全国也居一流水平……这一切源于我区上下齐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同时统筹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守住雄厚的"绿色家底",把广西建设成为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7.
吕剑枫 《传承》2013,(3):18-19
八桂大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以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是中国的名片,广西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第四位,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率100%,广西的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极具保护和开发的价值。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重要论断,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  相似文献   

8.
袁翔珠 《前沿》2009,(7):126-129
在清代,包括贵州、广西、云南及部分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在内的广大苗疆,自然地理环境多样,民族成分复杂,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清代在治理苗疆的过程中,注意融入生态保护的内容,在森林、矿产、土地、水利等资源的保护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维护苗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措施不仅有力地保护了苗疆丰富而脆弱的生态资源,对今天建立健全这一地区的生态法律机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桂政办发[2015]12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林地用途管制,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在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要素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建设,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3年以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评选了五批,全国共有102个村获此殊荣。广西拥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明显偏少,这对于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十分不利的。一、广西古村落现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少。在全国已进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中,广西有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4个村入选。广西入选"名村"的数量极少,约占全国的0.04%,与东部、北部甚至周  相似文献   

11.
王际娣 《小康》2023,(17):34-35
<正>广西、海南是我国红树生长的主要省区。近年来,红树林的保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广西、海南两地分别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修复力度及保护力度,两省区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海上森林”生气十足。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是我国红树的主要生长区,近年来,两地积极落实红树林保护相关精神,加强红树林的修复,推动退塘还林还湿,加强生态保护。截至今年5月,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美丽广西,必将是经济与环保共存,发展与生态共赢。多年来,广西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守望,让"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四,人工林、速丰林、经济林面积均居全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公安机关自1984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执法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在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大背景下,要正确认识森林公安执法的主体与客体,明确森林公安执法的目的和方法,科学把握森林公安执法的自由和有限。当前,森林公安的执法结构、功能和职责要有所拓展,即森林公安的职责为保护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4.
正青山绿水间,贺州市大健康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作为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森林覆盖率高达72.9%,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广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和窗口,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后花园"。近年来,贺州市紧扣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总体要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广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漓江阳朔段时反复叮嘱,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又再次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总书记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嘱托,是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期盼,指引着我们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6.
邓立铳 《传承》2014,(1):119-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产,又是一种新兴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其保护问题现已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以广西灵山县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及困境进行剖析,探究思考通过把握好六个角色(即"指导员""宣传员""财务员""技术员""统计员"和"研究员")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1立方米的森林每年可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的氧气。茂密的森林是天然大氧吧,是众所周知的。而在我们身边,有种被科学家称之为继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之外的"第四种森林"的资源,可能熟悉又陌生,那就是废纸资源。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计算,采伐木材造纸,每吨原生纸  相似文献   

18.
湖州是竹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生态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创建森林城市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十一五"以来,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创建,早在2008年就按照"森林浙江"行动的要求,启动了森林城市(城镇)创建活动,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19.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吕余生等著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是一本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相吻合的非常及时的书。这本书是继《环北部湾文化研究》之后,系统地研究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篇章。它标志着广西北部湾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显示了广西地域文化研究从山到海的新跨越,体现了广西文化发展面向海洋、面向东盟、面向世界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功能为主线,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为目标,坚持保护、发展、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内容。加强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建立差别化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强化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建立公开透明的采伐指标分配机制。强化林木采伐申请审批,建立便民高效的采伐申请审批机制。加强林木采伐伐区调查管理,建立简便易行的伐区调查管理机制。强化林木采伐伐区作业监管,建立以森林经营者自我约束为主的伐区作业监管机制。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建立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机制。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完善木材运输监管机制。制定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建立森林培育补偿机制。服务林木采伐管理,推进林权交易平台建设。推进林权配套改革,探索林木"两权"分离。保障措施。强化资源管理。严格资源保护。规范林地流转。实施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