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黑格尔的刑罚观点是其一套刑法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刑罚是对犯罪不法行为所实行的第二种强制;刑罚与犯罪“等同”,报复与复仇不同;刑罚的标准法定、按犯罪的质和量衡量;国家处罚犯罪者以死刑符合正义要求,但不得滥用;法和正义的根据是自由,而不是威吓;刑法应是理性、人道的。  相似文献   

2.
刑罚以剥夺犯罪人的权益与施加道德谴责为内容,不仅可以剥夺人的财产和政治权利,甚至可以剥夺人的自由和生命.对刑罚的正当化根据这一问题的解答,既构成了刑罚理论的基础,更决定了刑法的精神.应当在分析刑罚理论上的报应刑论(绝对主义)、功利刑论(相对主义)与折中论(并合主义)的内涵与价值,指出它们分别存在的合理性和弊端,并对折中论进行了再思考,提出折中论是理想的刑罚观念.最后联系我国国情与公民的一般价值观念,根据刑罚的本质,分析我国具体情况,对折中论进行重构,总结出一种适合我国刑罚适用的以报应刑论为主的折中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中国化的合理的刑罚根据学说.  相似文献   

3.
中、德(日)量刑基准理论貌合神离,二律背反问题在中国现有刑法理论体系下难以展开。"点之下论"较之"幅的理论"和"点周围论"更具合理性,但它也存在缺陷,需要修正:应当在不违背公众法正义感情的前提下,以预防的必要性不大或无为由而对被告人减免刑罚。刑罚目的本身并不背反,应当以报应为主、特殊预防为辅,一般预防不是量刑阶段的刑罚目的。对责任刑与预防刑的内涵和外延作出准确界定,是研究二律背反现象的先决条件。普遍正义是量刑的不成文原则,应当得到遵守,否则就篡改了国民(立法者)的意志。刑罚目的的确立需要转变国家本位思想,由国家与公众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标准,则罪刑相适应在刑法立法中便无法构建而在刑法司法中便无法实现,故标准的问题是关涉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根本性问题.本文结合贝卡利亚、康德和黑格尔等前人的论断论证了罪刑相适应的标准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且作为该标准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一个增添了人身危险性即再犯危险性这一新内涵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接着,通过与"两个配刑基准论"的商榷进一步论证罪刑相适应的标准应具有唯一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Pawlik教授看来,刑法中真正的不法是指公民违反了对社会共同体的忠诚义务,刑罚正是通过确证享有自由与履行忠诚义务之间关联性,将法作为法进行恢复,因而它本质上是一种报应.这对国内刑法学的最大的启发,不是要在犯罪论上以“公民的不法”来缩减不法与罪责的区分,而是要在刑罚论上强调报应主义的取向,因为预防犯罪是刑罚执行或刑罚实现后的效果,并且不确定、不可证,它不是施加刑罚时所能决定的,也就不能作为刑罚的合法性根据.  相似文献   

6.
刍议刑罚轻缓化的思想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立法、司法实践活动,刑罚轻缓化受到刑罚理论的巨大影响。报应论和功利论等刑罚理论的嬗变,在促进刑罚轻缓化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体论实现了刑罚轻缓化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刑罚的报应论在与预防目的论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即便在刑罚一体论的框架中也处于次要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认为报应等同报复,该理论内部无法统一,其假设前提存在缺陷。这是对报应论的误解。报应论作为刑罚本质理论,在刑罚体系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罪刑均衡是古典学派刑法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本文从分析这一原理的哲学根据入手,从现代刑法学的立场重新审视了其价值得失。文章认为,报应论和功利论是罪刑均衡论的哲学基础。该原理蕴含着节制刑罚、公正、一般预防等科学进步价值,但是抑制了刑法的特殊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9.
刑罚的报应理论在与预防目的论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即便在一体论的框架中也处于次要地位。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人们认为报应等同报复,该理论内部无法统一,以及其前提假设的不足。然而这些观点存在对报应论的误解。报应论作为刑罚本质理论,在刑罚体系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刑罚的报应理论在与预防目的论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即便在一体论的框架中也处于次要地位。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人们认为报应等同报复,该理论内部无法统一,以及其前提假设的不足。然而这些观点存在对报应论的误解。报应论作为刑罚本质理论,在刑罚体系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刑罚目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的核心,对刑罚目的的选择直接影响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目的所体现的法的价值理念应与国家所追求的法的价值理念相适应。预防论的刑罚目的理论因其固有缺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而报应论的刑罚目的理论体现了对正义、公平、保障人权的价值理念的追求,符合我国的法的价值追求,适合我国国情,应当作为我国的刑罚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法律制度中,追诉时效据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刑罚理论如报应论、预防论、改造论都不能为追诉时效制度的合理性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根据功利主义的立场,考虑到国家司法资源的有限性,考虑到时间因素对受害人和犯罪人的影响,追诉时效具有一定合理性。基于此种考量,应对追诉时效的期限予以合理设定。  相似文献   

13.
痛苦性是刑罚的自然属性,对传统型犯罪中的犯罪人而言,刑罚的适用意味着一种痛苦的加担,因而引起心理的不快乐;但对病态型犯罪中的犯罪人而言,刑罚的适用则意味着幸福的获取。换言之,监狱成为谋求个体最大化幸福的场所。显然,刑罚对病态型犯罪人适用不具有功效,但刑法仍然对其责任非难,这归因于刑法追求报应和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对于打破传统犯罪思维的病态型犯罪人的主动触法行为,或许期待可能性理论能够给予相对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对刑罚与人关系的论述贯穿人类社会始终。但是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刑事古典学派对此的研究。康德和黑格尔首先对此进行了研究,然而,对其研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是意大利的贝卡利亚,之后费尔巴哈进一步明确提出一般预防的概念,并将威慑论发展为心理强制说。  相似文献   

15.
刑罚目的应当包括报应。刑罚报应目的是刑罚属性的内在要求,是刑法基本原则的题中之义,是刑罚正义的必然体现,对刑罚预防目的具有补充与制约作用。刑罚报应目的的否定论者所提出的理由均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6.
刑罚目的是刑法基础理论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价值取向指导着刑罚的制定、适用与执行。处于学界通说地位的一元论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观不断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科学刑罚观的确立必须廓清一些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 ,在其《法哲学原理》一书中 ,以客观精神为哲学基础 ,以意志自由为依托 ,对刑罚理性作了精辟阐析。黑格尔认为 ,刑罚基础为不法 ,前提为犯罪 ,刑罚是对不法的绝对否定、对犯罪的等值报复 ,而这种报复被推定为非强制 ,以及以法和正义为刑罚标准 ,同时强调刑罚主观性和主客观同一性。黑格尔刑罚理论 ,构架恢宏 ,述论精微 ,诸多结论颇具价值 ,对后世刑罚理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刑罚的目的是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1997年修订刑法时没有把刑罚的目的写入新刑法之中,不能不与我国理论界对刑罚目的认识的混乱状况有关。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是时代韵需要,它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刑罚目的的演进过程 纵观中西方关于刑罚目的之学说,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报应,二是预防。这两种观点虽然长期犬牙交错,相互争论,但呈显出一个由报应到预防的基本发展趋势,在古代刑罚  相似文献   

19.
贝卡利亚是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相称、刑罚人道主义原则成为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则 ,他所主张的客观主义的犯罪论、双重预防的刑罚目的观及实现刑罚有效的刑罚及时性、公开性、确定性原则 ,尤其是他所倡导的死刑废除论对后世刑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报应论与预防论关于刑法正当性的观点都有其片面性:报应论囿于既往的犯罪事实,未考虑刑法的功利因素;预防论只考虑到刑法的功利因素,未顾及刑法对既往犯罪的报应意义,实践中容易夸大刑法的作用,涉及无辜。因此,刑法的正当性应在于报应与预防的对立统一,只有树立这一思想,才能保证在刑法研究和实践中不出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