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有人说过,当领导,可能要花60%的精力协调各方关系。具体来讲,领导的协调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待上级。态度要敬而不恭,尊重而不恭维。做到服从而不盲从,亲近而不庸俗。千万不要一味“拍马屁”,而是在支持他们工作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完成指示,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大烟袋”那样,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在河北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议上,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对“好人主义、以不得罪人为最佳取向”的官场庸俗作风作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他说:“庸俗作风是通向腐败的引桥。腐败现象的发生,往往是从行为的庸俗化开始的。腐败分子是党的肌体上的毒瘤,毒瘤可  相似文献   

3.
幽默从来与无耻下流、低级庸俗无关。不信,请看大师们是如何幽默的。歌德:有一回,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著名诗人歌德恰巧与一名文坛宿敌邂逅。此人傲慢地说:“对于一个傻瓜,我是绝对不会让路的!”“而我与你正好相反。”说着,胸怀宽广的歌德主动微笑着站到了路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干部教育培训课堂上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有的教师对社会上流传的反腐题材的消极、庸俗“段子”不加分析,在讲课过程中,不时“引经据典”地穿插几句,引来台下阵阵哄笑声甚至掌声,还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有的学员一堂课下来别的印象不深,倒是对这类有“轰动效应”的“名言”、“警句”,记在本子上,留在脑海里,课后还时不时地“引用”、传播。  相似文献   

5.
管淮 《唯实》2006,(8):72-74
当前阻碍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不允许讲真话的霸道作风;以形式上的民主掩盖实质上的不民主;看“一把手”眼色说话的庸俗风气;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派”行为。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靠提高认识,也要加快确保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的制度建设,还要加强检查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的专项监督。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说的是人有贤愚贵贱,货分优劣好坏,倘一比较,便泾渭分明。而显出“劣势”的一方,为人为货,都会自叹弗如,产生卑贱之感,甚至误以为“该死”、“该扔”。对这句老话,我向来不以为然。这里不打算谈论“货比货”,只说“人比人”。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08,(3):100-102
现如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不过细究之后,却发现许多新生事物实际上也算不上多么“新鲜”,有些不过是咱们从老祖宗那里重新继承下来的,有些则是咱们从海外“引进”过来的。“成人礼”这种新生事物要算比较特殊,它既是对我国古代“成人仪式”的继承,同时应该说也“嫁接”了从国外引进的某些新的观念和做法。不过,啥事就怕成风,“成人礼”也一样,有些地方的有些做法不仅庸俗而且也颇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8.
干部到基层要“六倡”□肖璋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蔚然成风,对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据反映,有少数干部到基层后,工作漂浮,只说不干,贪图享受,甚至以权谋私,群众很不欢迎。说他们是来“逮糕的”,而不是“擒妖的”。那么,农村...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45岁,现任吉林松江水泥厂原料车间副主任。近些年来,连续被厂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吉林市评为“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我们车间有些要求进步的小青年常常问我:入党有什么决窍?我坦率地对他们说,现在在入党问题上有的人也搞不正之风,千方百计找靠山、投机取巧,这种庸俗的作风是十分有害的。我劝你们不要学这一套。我个人的体会是不崇尚空谈,把主要精力放在实干上。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把庸俗关系学带入党内生活,把坚持原则的同志视为“正统”和“不适时宜”、“不讲感情”,致使思想斗争难开展,感情交流不纯真。有的怕坚持原则产生积怨,不好共事,用评功摆好笼络感情,用吃吃喝喝培养感情,个别的还用权物交易融洽感情,甚至出现了“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之间‘包着’、‘让着’”的庸俗习气;有的“好人主义”滋长,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发现意见“顺杆爬”,原则问题“打哈哈”。  相似文献   

11.
究竟什么是“庸俗生产力论”?──与沙健孙教授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庸俗生产力论”是列宁批判第二国际的考茨基和俄国孟什维克时使用的一个专有概念。它有着自己特定的政治内涵。在中国改革开放走过21年历程的今天,随便套用“庸俗生产力论”的概念,不作具体分析地去批判人们对历史或现实中关于发展生产力问题所作的探讨、研究,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对泛用“庸俗生产力论”的观点做严肃认真的剖析,将有助于理解和弄清当前一些重大的理论是非。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除了有级别上的高低、权势上的大小之分外,其实还有文化品位上的雅俗之别。中央党校的李书磊教授在《宦读》一文中说:“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俗吏之“俗”,除了“眼光短浅、不学无术”外,还表现为官场上的种种低级趣味和庸俗作风。如惟“一把手”马首是瞻就是在俗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庸俗习气。谁授予我权力,我就听谁的话,长而久之,甚至和“一把手”形成了人身依附关系(所谓“搞政治就是跟人”是也),几乎一切都出于本能地看“一把手”的眼色行事,根本谈不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再如套话、空…  相似文献   

13.
曹操与同学     
邓洪卫 《廉政瞭望》2010,(20):47-47
许攸跟曹操是老同学。两人打小趴在一张课桌上念书,有什么好吃的分着吃,有什么好玩的一起玩,两人关系很铁。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两人还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许攸说,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个州郡。曹操说,我想做一名丞相,治理一个国家。曹操便戏称许攸为太守,曹操还让许攸叫他丞相。但许攸还是叫他阿瞒。曹操说,你怎么不叫我丞相呢?许攸很为难地说,我叫你阿瞒已经叫顺嘴了,  相似文献   

14.
语丁 《奋斗》2008,(9):60-61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人宜方不宜圆。然而,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老好人”,他们把“多栽花,少栽刺”、“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作为当好人的唯一准则,“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面对别人的缺点、错误,不是诚心诚意地提出来,而是很圆滑地搞“你好、我好、大家好”,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谁也不得罪。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把大家的关系搞亲密了、搞和谐了,但仔细回味却发现把人际关系搞庸俗了,把风气搞坏了。  相似文献   

15.
张勤德 《探索》2005,(6):174-179
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腐败严重、分配不公、治安恶化、国资流失、“三农”问题等等的根本性原因,是受庸俗发展观的影响。庸俗发展观用实用主义标准否定实践标准,严重干扰了党的思想路线;用新自由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严重干扰了党的基本路线;用无原则的和平主义,干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用“精英民主”否定人民民主,冲击了党的组织路线。因此,庸俗发展观是“百病之源”。  相似文献   

16.
“三项指示为纲”是邓小平在1975年的工作整顿中使用的一个提法。如何看待毛泽东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三项指示与1975年工作整顿的关系,是人们谈论这段历史时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还在1975年9月底至11月初,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情况时,曾经这样说:“对文化大革命,有股风,似乎比七二年批极左还凶些。对文化革命怎么看,成绩是七还是错误是七,有分歧。刘少奇还要不要批了”;“现在不大提了,一讲就是三项指示为纲,我不同意,阶段斗争,路线斗争是纲。其实只剩下一项指示,即生产搞上去了。”他还说:“我很…  相似文献   

17.
学思用     
我们是革命的功利主义者。学习,是为了应用:用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清高”的旧知识分子看不上这种态度,鄙弃地说:多庸俗。他们以为一说到应用就沾污了科学的“纯洁”,主张为学而学。懒惰的教条主义者也嫌实际应用太麻烦,宁肯关在屋子里寻章摘句。其实,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并且为  相似文献   

18.
蒋方 《学习月刊》2013,(19):53-54
“信仰”一词虽然谈论不多.但并不陌生.以往通常只在谈论宗教时说到“信仰”。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信仰”这个词在各种场合被言及的频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已经不限于宗教的范围了。这表明.信仰的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在党的组织中滋生着一种不讲党性原则、怕得罪人的庸俗作风。一些党员干部把自己划在端正党风的“圈子”之外,当起了党风建设的“局外人”。“局外人”的特点是: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以与己无关的态度,对党风廉政建设品头论足、说三道四,不负责的传播影响党的形象的小道消息;对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和不正之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麻木不仁,  相似文献   

20.
头脑莫发昏     
头脑莫发昏□张秀璋孟玉生在反腐败斗争中,常常看到一些违法违纪者在检查中写着自己如何“头脑发昏”云云。说他们头脑不清醒,“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甚至“走火入魔”、“发疯发狂”,于是做出糊涂事、蠢事。此种“自白”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