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施行。日前,吉林省内各大主流媒体就该法施行后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所带来的新影响专访了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骆德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劳动者维权必须经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及诉讼周期长、程序繁琐,不少人往往因拖不起时间、打不起官司,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利。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仲裁法》)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举证责任、仲裁效力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明确,为劳动者维权开辟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鄂政办发[2008]5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障世界》2010,(3):42-43
特别提示:哪些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关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十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作为一部重要的劳动程序立法,《劳动争议调解法》的诸多亮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委员长会议委托,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的说明。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从2005年开始起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2007年4月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印发有关单位、地方征求意见,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一些全国  相似文献   

7.
发生劳动争议后,广大劳动者最大的期盼就是,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依据今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可按以下步骤,由繁至简,依法迅速维权。  相似文献   

8.
新闻视窗     
视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获审议通过从今年5月1日起,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将不需负担任何费用。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劳动争议耗时长、申请仲裁时效短、举证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国先后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这一系列旨在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为规范和平衡劳资关系划定了新的准绳。  相似文献   

10.
对劳动者来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可谓一喜一忧。伴随《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作为一名劳动者,该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为此,笔者教你几招打劳动争议官司的秘笈:  相似文献   

11.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其主张并非都能得到仲裁委的支持。当事人要尽可能避免一些比较常见的仲裁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下风险不可不察。为了方便当事人进行劳动仲裁活动。确保当事人正确行使仲裁权利和尽量避免仲裁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等规定,现将常见的劳动争议仲裁风险提示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邓陕峡 《理论月刊》2010,(2):117-120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劳动争议解决运行机制产生了很大影响。依托对C市L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基本理论,对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提供一个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被媒体和许多人士称为中国的劳动立法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劳动合同法,8月通过了就业促进法,12月又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已经实施了4个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对这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85号《陕西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法》已经省政府2015年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省长:娄勤俭2015年7月1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调解第三章仲裁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公正、及时地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是我国劳动领域立法最为密集的一年,其中三部法律构成了劳动立法的主体。《就业促进法》为充分就业、平等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劳动争议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这三部法律各有其突出亮点和内在逻辑,前后呼应、互相衔接,是我国劳动关系领域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案例]:杨某与某房地产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08年7月25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杨某不服该裁决,于2008年7月31日向某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原、被告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提成工资等共计3万多元。2008年8月12日,某房地产公司向某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进步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不足,以适应新形式下劳动争议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但该法仍存在一些缺陷及不足。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需要建立多元化调解模式,切实发挥调解组织的调解作用;完善一裁终局,实行两裁终局;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的反申诉制度,保证当事人反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前不久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并已在广东全省正式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劳动者合理终止劳动合同亦可依法主张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吉林省劳动合同条例》及《吉林省个体工商户雇工工伤保险办法》等法律法规,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吉政办发[2007]18号)要求,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对2000年至2007年颁布的部分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作为普通劳动者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一一细读掌握,下面,把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最新、最实用的法律、法规综合予以解读,以求对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