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文化理论》介绍的是精神分析学领域的两位重要理论家:拉康和齐泽克。如果梳理一 下20世纪精神分析学的谱系的话,我们会发现弗洛伊德、拉康和齐泽克勾勒出了整个精神 分析学的地形图。严泽胜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拉康“回归弗洛伊德”的口号所隐含的意义, 认为拉康对弗洛伊德的回归实质是对无意识的回归,即重新强调了无意识在主体建构中的 地位。季广茂的文章介绍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不是虚假意识和 错误认识,而是现实本身,它和无意识紧密相联,构成了我们生存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
正导言经典政党理论强调,组织对于理解政党非常重要。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政党理论学者更为注重研究政党组织问题,但此类研究的范围局限于政党组织的正式结构,对政党文化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开发。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回答如何在精英层面考察政党组织文化这一问题来加强对于政党文化的研究。文章发展了一个分析框架,并将其用于分析瑞典七个政党的组织文化。由于文章所分析的瑞典政党涉及各个政党光谱,所以  相似文献   

3.
民族志     
民族志,也译作文化志,是20世纪初期由文化人类学家所创立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指人类学家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或目的物作田野调查,深入到其特殊的社区生活中去,从其内部着手,通过观察和认知,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客观的民族学描写而形成民族志,然后再对这些民族志描述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对此文化的基本概念。民族志是了解一种未知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必要手段。民族志是文化人类学、尤其是当代文化人类学存在的根本,有人把它对于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性比之于实验室对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重要性。民族志作为当代文化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勇 《南风窗》2014,(13):46-47,50
<正>可以在心理上让人回到童年,可以在心理上修改现实秩序,而且还总有未来,完美地打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才是世界杯如此富有魅力的秘密所在。用精神分析老祖宗弗洛伊德的话讲,足球,世界杯,绝对是"力比多"(以性能量为领导核心的心理能量)的"投射"。把心理学术语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意思就是:足球是以"国家"为单位的较量的"替代性满足",是最富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将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定位于英国本土,尤其是定位于英国工人阶级文化。本文通过对霍尔的个人移民经历和学术背景的考察,试图提供另一种理解英国文化研究的视角。作者认为,霍尔的移民经历和学术背景使他在理解和建构任何理论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身份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被嵌入到意识当中的符号特征。20世纪50年代,牛津大学的生活强化了霍尔的这种经历,而新左翼的崛起更是促使他对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进行了独到的分析。70年代,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对葛兰西霸权理论范式的使用,也得益于霍尔较少被英国本土文化束缚的移民经历。霍尔在80年代对撒切尔主义的分析和90年代对英国身份的反思,同样可见其移民经历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一位上海学者就“北京文化”与“广州文化”的比较,作了风趣的发言: 北京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或者说“皇城文化”。北京人的政治意识强,议论时政,忧患意识,忧国忧民忧天下。然而其负面则表现为“救世主文化”,以为全国看北京,北京马首是瞻,一切取决于上层决策与进退,倾向于用政治手段解决其他经济、文化问题。因而其心理则往往大起大落,对政策的心理承受力较弱。如果说北京人关心的是要人进退,那么广州人关心的则是政策变不变。在广州,是一种大众文化、市场文化。政府的影响、政府的作用成为“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人对西藏的高度关注和热情不仅是政治因素和媒体宣传的结果,还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心理根源,即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西藏独立"形象。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为实现在中国西藏地区的政治目的,在文化和观念上精心制造了这一虚假形象,并通过占霸权地位的文化传播系统在全球加以扩散和传播。"西藏独立"形象强烈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西藏认知和想象。辨清和破除英国人在文化和心理上制造的种种关于西藏的虚假形象和观念是国内学者极为艰巨的一项学术任务。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化批评者斯拉沃热·齐泽克现任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长期以来一直在美、英、法等国高等学府任访问教授,从事后现代理论和大众文化研究,擅长于运用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拉康的心理分析来阐释当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现象,其多产的学术著作、犀利的思想和天马行空的风格引起各国学者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今年1月26日,他在《伦敦书评》上发表的《工薪资产阶级的反抗》一文从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碧芬 《工会博览》2010,(5):245-245
80后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成长期恰逢社会转型期,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深刘的影响了他们的婚恋价值观,其恋爱观及实际的恋爱行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对80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语料搜集分析法和实用批评分析法是威廉斯文化理论研究的两种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产生与威廉斯面临的理论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威廉斯的文化研究主要围绕文化的本质特征展开,他试图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令其文化研究的分析更具科学性。威廉斯将语料搜集分析法运用到对文化之本质的研究中,将实用批评分析法运用到对戏剧结构、模式、情感和意识的研究中,并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与语言结构分析逐渐转向了社会批判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许亮 《国际政治研究》2023,(3):133-160+8
非洲劳工史研究大致可分为缘起、兴起与发展、文化转向和复兴四个阶段。20世纪20—50年代,以罗德斯-利文斯顿研究所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家和少数加勒比地区的非洲裔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非洲劳工问题。20世纪60—80年代是非洲劳工史研究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期,其核心范式是“无产阶级化”,强调非洲工人也能像欧洲工人一样拥有阶级意识,并最终产生社会革命。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非洲劳工史研究重点从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尤其关注劳工文化、身份、性别以及意识形态等议题。2009年至今,非洲劳工史出现复兴,新的学术网络和著作快速涌现。学者们开始重视全球视野比较、历史数据挖掘和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中非经济交往的发展给“中国—非洲”研究学者们研究非洲劳工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可能会对非洲劳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了人的心理,行为所造成的投资失误和市场异像。在分析了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投资策略进行了探讨。但目前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本文试图从信息获得及投资者对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大小的角度为财务行为学理论提供一个简单的统一模型。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6)
正电影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时代的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文化价值匮乏的时代,那么如果电影要更加展现它的功能或者满足文化想象的话,电影人就需要在文化逻辑和文化价值上去努力参与创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是国内最早以文化批评理论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在她的视野中,电影是生活的再现,各种各样的再现和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心理、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幻象的投射,或者是某种我们不自知、无法正视的真实。《南风窗》记者就作为镜像的电影,以及作为中国30年来镜像的电影文本对戴锦华老师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6)
正我在研究生阶段是学政治学的,看起来好像跟心理分析没关系。但是,《南风窗》主笔、心理分析家石勇老师的心理分析,给我以启发。用它来分析政治、社会、文化、道德,更不用说心理,感觉到了一种明亮。世界不再混沌一片。它是一种洞察世道人心的方法论,解决心理问题,只是它的一个基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塑造的极大倾向性。暴力文化通过大众传媒这一主导传播方式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置身于该效应场中的青少年通过对暴力文化的选择加工、角色扮演、自我强化等环节形成暴力犯罪行为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7.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是与主文化相疏离甚至背离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通过对当代西方亚文化典型现象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出亚文化有其鲜明的特征:相对于主文化的独立性、形态的多样性、发展的间断性、快速变化的时尚性、边缘性和反叛性等。本文认为,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西方社会已经开始出现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的转向,呈现出碎片化、异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抗议骚乱席卷全美乃至蔓延到世界多国。特朗普政府处置不当、自媒体广泛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以及美国社会戾气加剧等,是引发抗议骚乱的主要原因。美国当前的种族冲突有其深刻背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持续较量、强调身份政治引发的对抗、黑白群体在社会财富和权力分配方面的认知差异都在其中推波助澜。但近年来黑白群体在种族歧视问题上的分歧正在缩小,而两党之间对抗的加剧才是种族问题更显突出的主因。弗洛伊德事件虽然促进了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的反思,但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裂和两党内部矛盾,并给2020年美国大选带来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者们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根基、以索绪尔等人的结构语言学对存在主义以及一切主体意识哲学进行了挑战。一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提供了方法论。另一方面,语言学转向并不是说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推广到社会学和哲学领域,而是说语言学和社会学相交叉的部分具有了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何静 《法制博览》2024,(7):13-15
俄罗斯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具有欧亚双重特性的法律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多种异质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俄罗斯民族对真理和自由、个人和集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这些传统法律观念已成为俄罗斯当代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心理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