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属性。毛泽东将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女性解放的主体力量、前提、条件、基础和重要内容等方面对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进行了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逐步形成了毛泽东女性解放思想,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中国化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女性解放思想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时代,使中国妇女运动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西方的平等、自由理念塑造新女性,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的进程.但新女性的塑造主要由男性启蒙群体倡导和推动,他们以性别问题为突破口,旨在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所以,新女性遭遇到诸多困境,凸显出个人解放与社会制度转型的矛盾,女性解放与男权中心为基础的社会运动之间的冲突.从性别的视角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的妇女解放,实际上是在不触动男权中心的权力框架内的有限解放.  相似文献   

3.
妇女解放是城市人民公社的重要内容。城市人民公社及相关组织在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非常措施,对于极大地激发城市妇女的社会劳动热情,提高城市妇女各方面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忽视女性特征与男女差异等消极因素,为尔后妇女的进一步解放留下了阴影。  相似文献   

4.
沈建胜  邬沈青 《求实》2003,32(Z1):61-62
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甚至说过:“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妇女的地位来精确地衡量。”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妇女解放和人类解放在终极意义上是一致的,但并不是人类社会每一阶段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妇女相应程度的解放。妇女解放作为人权发展的基本方面,一定的法律制度建设在其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解放成绩基础上,从中外比较视角分析法律制度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相应的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康克清同志在报告中号召全国妇女要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敢于同封建残余思想决裂,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这对于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和战斗力、发挥妇女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推进妇女进一步解放,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中,证明了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二是妇女本身的奋斗。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千年间,我国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备受奴役与痛苦。虽然她们也曾进行过反抗和斗争,许多劳动妇女英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约有40亿人生活在第三世界,其中有一半是女性。因此,就世界妇女解放的整体而言,第三世界妇女的解放具有重大的意义。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如果占世界人口80%的第三世界妇女没有得到解放,很难说世界妇女已经得到了解放。一、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取得的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第三世界民族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第三世界妇女的解  相似文献   

7.
2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是那样的黑暗,中国的广大妇女在社会的最底层痛苦地呻吟,挣扎.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由邓颖超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妇运领袖发起组织的从事妇女解放运动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妇女进步团体——女星社宣告成立.它以《女星》和《妇女日报》等刊物为阵地,不仅研究探讨五四时期提出的妇女解放课题,而且为妇女解放发出了新的呐喊——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宣传妇女的自身解放与民族和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从而把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推向了新的阶段.女星社的妇女解放思想,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对女星社的妇女解放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颁布的首部妇女运动决议,其中关于妇女解放伴随劳动解放进行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回应中国妇女和妇女运动的特殊问题,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展出来的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基本命题。这一基本命题的提出,有如下理论给以支撑:妇女整体是一个被压迫阶级;妇女作为生产与家庭奴隶的双重身份;经济独立是妇女解放的要旨。简言之,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的联盟是共同消灭私有制、反抗阶级压迫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张莉 《理论学刊》2020,(5):32-39
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实现妇女解放,首要的是实现妇女的经济解放,因为经济解放是一切解放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妇女的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路径。正是基于这一理路,马克思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对两性关系和妇女解放问题展开了历史考察和思想探索。马克思晚年的这些可贵探索和思想成果,对于实现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妇女解放,其实质是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妇女自我意识的消极影响很大,因此,启发女性自我意识,促成女性向社会展示自身价值是当代女性解放的核心任务。而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自我意识的具体影响乃是其前提和关键。 一、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妇女主体人格的失落,自我意识的缺乏 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其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即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上。在远古时代,男子和女子曾是平等的社会主体。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女性逐渐失去了人类主体的地位,而成为被压迫  相似文献   

11.
苏俐晖 《理论建设》2020,36(1):88-93
妇女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文本解读,有助于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核心,即劳动分工这把钥匙。理论文本上的深入剖析对思考现实社会中的妇女解放命题具有重要启示:妇女解放需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以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为基础;妇女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实现经济独立,是提升自身地位的前提;在当前社会进步已为妇女解放提供社会土壤的基础上,观念意识的变革重塑对妇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深化了我国对人权及妇女人权问题的认识,推动了我国妇女人权的不断发展。今后,要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进一步保障我国妇女人权。  相似文献   

1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从内到外带动人民民主的党内民主和从下向上推动人民民主的基层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80多年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结合必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是乡村社会政治发展的一种新型政社权益关系结构状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目标和长远机制,而吸纳农村妇女参与政治则是实现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目前,虽然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却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机制制约和现实困难,如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权和平等话语权保障机制滞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民主和法制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为此,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全面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状况:一是构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权益保障体系,二是培育乡村社会女性公民主体性政治文化,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社会女性公民组织化机制,四是完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动力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妇女自强自立与社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所面对的社会环境的恶化和妇女地位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现在和未来。妇女要自强自立,需要以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第一次从理论上直接阐述了人权理论,并提出了其人权理想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类解放。本文试图揭示马克思在《论》中所体现的主要批判原则和价值立场,包括:批判宗教神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批判政治、市民社会二元化中所体现的对个体与类和谐统一的追求及以人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人类解放理想,对我们今天的马克思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以复古为解放”的学术发展思想.在这里,“复古”只是一种形式,方法革新是途径,最终的目的、宗旨则是要达到思想上的解放.这一思想对今天的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妇女理论研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繁琐论证、缺乏特色等,对此,妇女理论研究应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妇女理论,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妇女理论的兼容性;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现代妇女理论量化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统一性;要合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妇女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孔子“思无邪”的诗论思想对中国古代的诗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无邪”大致是指纯正和中和的思想 ,它主要限制文学中叙男女之情和抒社会怨愤这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旻 《理论学刊》2003,(2):110-113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 2 0世纪的中国遭遇到尴尬 ,尤其是对“女权主义”这一外来词语形成的种种曲解或误解 ,造成了众多女性学者对于“女权主义者”立场的不认同等 ,而隐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异质的中西文化。女权主义与中国特定的文化相遇和碰撞 ,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 ,由原来激进的、女性自主的行动演变为温和的、有男权参与的、凭借社会政治手段实现的解放妇女的运动。“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妇女解放”与“解放妇女”的差异不应仅仅被视为词语的偏正关系的变化 ,而更有着深刻的内在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