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快南宁市副中心城市建设,把南宁所辖的三个县武呜、宾阳、横县定位为副中心城市,建设南宁都市圈,是南宁市“十二五”规划新的发展战略。把武鸣、宾阳、横县县城作为南宁市的副中心城市来规划和建设,对南宁市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南宁市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成都城市形象定位存在着定位模糊、缺乏专属性、缺乏完善性等弊病。成都要参与区域竞争,完成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形象定位。为此,本文全方位分析了成都城市形象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按照科学的城市定位原则,提出了重新定位成都城市形象的思路及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营口对城市的经营初见成效 ,总结其经验主要在于 (一 )城市管理者思维上的创新与敏锐是经营城市取得成绩的关键。 (二 )较为准确的城市定位和科学的城市营销策略是取得初步成功的前提。面对成绩 ,如何探求更好地经营营口 ,我们仍需对是否真正弄清和认识了经营城市的内涵 ?我们的传统观念要不要变 ,怎么变 ?城市的定位是不是一成不变 ?通过经营将要塑造成什么样的形象 ?作为一个城市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是什么 ?我们的优势又是什么 ?做进一步思考 ,以期在新的一轮城市竞争中提高营口参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型智慧城市拓展了智慧城市在城市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协同、共创共享及以人为本的理论及现实诉求,摆脱技术中心主义的窠臼与困窘,为智慧城市的迭代更新提供了新的范式遵循。在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实践梳理的基础上,剖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澳大利亚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从建设目标定位、建设资金支持、政策及监管配套、网络信息安全保障4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积极关注智慧城市的发展动向,适时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持续且有活力的资金池,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提供一篮子政策及监管配套支持,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制度保障;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5.
马边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立足现状,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科学、合理定位城市发展功能,努力把马边打造成体现生态、民族、时尚理念的山水园林式县城。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当前城市竞争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 ,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市场竞争转向战略竞争 ;二是从人才竞争转向模式竞争 ;三是从资源竞争转向知识竞争 ;四是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竞争。从当前城市的发展态势来看 ,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提升过程中 ,存在着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活力不足、城市开放水平低和城市功能滞后的问题 ,限制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发展。因此 ,提升我国城市的竞争力 ,必须适应城市竞争发展新的态势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断探索发展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营城市是管理城市的升华,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能。在经营城市中,城市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职责和作用,整合所有城市利益相关者,调动所有参与者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共建城市;应重新调整政府定位,确立和强化经营城市新理念,提高经营城市水平。  相似文献   

8.
城市经营是我国城市政府进行的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城市政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城市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由政府独家提供的单一格局,使城市建设、管理向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模式转变。而所有这些转变,只能在准确定位政府职能的条件下方可实现。对此,文章分析探讨了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定位,为城市经营提供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它强调的是标志性的或者内在的价值,使城市充满朝气或具有独特性。任何城市的诞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越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积淀越是深厚。在21世纪,面临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城市文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对城市文化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从而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各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城市品牌,探索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济南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升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但在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省会城市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制约瓶颈。为更好地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科学定位,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完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总体,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各种严重危害城市基础设施的自然灾害、生产安全及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着眼于保护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对可能威胁到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弥补和完善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范风险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2000-2009年统计数据对黔中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采用首位度等指标对黔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黔中经济区初步具备城市群发育的基础。但是,黔中城市群存在总体的城市数量偏少、大城市缺位、中小城市数量不足、黔中城市群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于大城市不足的黔中地区而言,比较现实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可能是一方面增强特大城市的辐射力;另一方面重点改善城市群内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改善城市间交通运输条件,帮助它们发展成为较大城市;从而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城市群结构。  相似文献   

13.
城管这一特殊群体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城管也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一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公民与城管的矛盾无处不在,同时公民把对政府公共部门的不满通过城管来表现出来。本文旨在通过公共人力资源这一切入点来探讨怎样处理城管与公民之间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改革的重要成果。它有助于落实城市规划,推动城市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保障国有土地收益。该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公共利益理论。经营城市说体现了“土地涨价归公”的要求,最终目标仍在于公共利益的维护。在制度设计和操作细节方面,国外土地储备的经验仍可给我们许多借鉴。土地储备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复杂的社会现象,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城市贫困家庭的问题日益凸显,对家庭中青少年的发展具有潜在深远的影响。以"城市贫困课题组"的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城市家庭贫困与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针对构建城市贫困家庭中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中的城市社会群体问题是影响城乡社会整体和谐的重大问题。解决陕西城市社会群体问题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利益关系这个根本,统筹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从陕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整体谋划,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结构、空间结构、社区类型和环境、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传统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虽经多次改革调整,现有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一是仍然习惯于行政管控,服务与管理没有很好结合;二是外来人口尚未真正纳入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内,社会融入和社会融合存在困难;三是缺乏顶层设计,党政机构职能和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四是社会组织发育滞后,不能适应城市社会发展需要;五是社区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社区居民社区认同度不高,社区自治程度低;六是城市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滞后,造成不同社会群体在城市空间资源占有和使用上新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模式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状况良好。"十一五"期间,深圳应发展园区型都市农业模式。都市农业要具备农产品安全保障、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外向型、观光休闲教育、城市生态屏障五大功能。应采取加强立法、增加投入、保护农业环境和资源、大力扶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对外开放等措施,保障深圳都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引力模型的分析表明,武汉、长沙、南昌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明显高于中部六省的其他省会城市组合。由此,构建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涵盖大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以及湖北荆州、江西萍乡在内的"中三角"经济区,打造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为实现中部崛起、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都市农业实践遍布世界各地。当前,都市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西安市都市农业的实践和SWOT分析表明,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的特征,拥有有效的政府管理是顺利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陕西省政府应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政策引导;改革投资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完善配套法规,稳定政策扶持;培训新型农民,提高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