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产生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失独老人群体。他们的养老保障、情感寄托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而我国目前没有关于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制度,失独老人的养老保障和精神安抚制度严重缺失。通过对这一新型社会问题的初步分析和中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与实践的论证,从政府尽快出台帮扶措施、全社会营造关爱环境、完善失独老人养老保障法律制度、适当放宽生育政策以减缓失独老人产生等方面探讨失独老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应对之策,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失独现象是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特殊问题,随着失独家庭的不断增多,失独正成为一个亟待关切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解决失独家庭老人养老问题,发达国家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值得借鉴,但关键还在适合国情的失独家庭养老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范燕青参加6月27日,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率部分委员及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就民进江苏省委提出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爱失独老人的建议"、致公党江苏省委提出的"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提升社会救助水平的建议"、何小鹏等11位委员  相似文献   

4.
<正>媒体观点摘编《经济日报》:为北京失独老人养老方案点赞。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有力的照顾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对失独老人救济保障的责任和义务,让每一名"失独"老人都感受到温暖。  相似文献   

5.
开阔视野     
《当代广西》2012,(20):59
失独家庭养老将参照"三无"老人标准失独家庭养老问题近来备受关注,有媒体报道,未来我国将有一千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9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失独是我国计划生育实施以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下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4,(9):84-84
王丹在《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第4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失独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医疗等相关问题正逐渐成为大家讨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应分析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地方传真     
正江西省丰城市:民政干部上门认亲失独老人喜迎"儿女"日前,江西省丰城市36个失独家庭迎来了她们的新儿女。为了缓解失独老人的丧子之痛,使之安享晚年,丰城市民政部门在全市开展与失独老人结亲"认父母、当儿女"活动,采取组织安排、干部自愿的方式,上门"认父母、当儿女",并建立新家庭帮扶结亲档案。目前全市已有36名民政干部与36户60岁以上的失独老人结亲。在结亲帮扶活动中,干部将定期了解掌握失独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目前已有失独家庭100万户以上,失独家庭普遍在养老、心理创伤、返贫、医疗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上难以得到很好的维护。我国在制定出台《失独家庭社会养老保障法》时,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对我国失独家庭社会养老帮扶对象、失独家庭社会养老帮扶原则、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重要措施等作出  相似文献   

9.
失独老人,明天如何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2012,(9):64-65
失独家庭的困境,正在日益成为一个大的社会问题,而非仅仅几个家庭的遭遇。失独家庭的境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其中,被提起最多的则数失独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失独父母,这一曾被忽略的群体,正在进入公众视野。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共和国同龄,赶上八十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独子夭折。一段名为《活着》的中国失独老人调查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数以  相似文献   

10.
项大北 《北京观察》2015,(10):34-35
<正>目前的社会通行制度设计缺乏对失独老人的特殊关怀。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也就是失去了唯一的法定赡养人,看病无人照顾,手术无人签字。这对于失独老人来说不仅不公,更是一种伤害。据报道,目前全国的"失独家庭"已过百万,北京市计生委披露,目前北京市共有3900个"失独家庭",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仍在执行中)。这个特殊群体引发的一系列家庭悲剧和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下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而且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贫困失独等特殊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正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社会难题。一、传统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1.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健康稳定的家庭架构是人类福  相似文献   

12.
谢勇才 《中国民政》2013,(10):42-43
自从2012年5月9日广州日报以《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者家庭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为标题对失独群体进行报道以来,失独群体及其生存现状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2月15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帮扶失独群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其中,北京市的实践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北京市实施的"暖心计划"不仅能够让失独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失独群体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我们以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各国普遍关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但是就我国国情来看,养老的社会化必须与居家养老相结合,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而不是借社区养老把赡养老人的责任推向社会。我国有“孝亲”的优良传统,家庭照顾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进程为老人的家庭照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家庭养老进入社会化网络。可以预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将是未来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吴丹 《江苏政协》2013,(3):22-23
<正>阅读提示:民进江苏省委:让"失独"老人不再孤独陈建国:切实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胡勤刚: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工党江苏省委:建立全民统一医保体系董勤:构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话题纷纷建言献策,传递出浓浓的爱民之心、百姓情怀。  相似文献   

15.
马贵侠  陈群 《理论月刊》2014,(5):170-175
伴随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推进,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成为凸显问题。调查发现社区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突出表现在其经济保障、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针对社区特殊老人养老服务存在的瓶颈问题,应通过出台针对不同类别特殊老人差异化养老服务政策;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社区为依托,社工服务机构为服务整合主体,社区广泛参与的立体式特殊老人居家养老体系等措施,有效回应其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障需求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海霞  陈雷 《前沿》2010,(3):155-159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空巢老人经济、服务及精神保障需求的分析,认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实施过程中存在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服务人员缺失,社会资源及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需求。提出应构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具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服务内容多元化、社会合作参与、专业服务人员提供服务、评估监管机制健全、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层次保障需求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农民工是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 ,建立对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 ,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 ,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 ,以街道、社区为纽带 ,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因故过早夭折或严重伤残,而父母已无再生育可能的家庭。今年年初我承接了市妇联"让失独家庭不再孤单"的关爱项目,与全市140多个失独家庭建立了微信群。我在调查中发现上海失独家庭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承受了巨大悲痛后,失独老人面临老龄化问题,他们需要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通过与失独家庭的接触,我发现失独家庭与婚后没有生育过孩子的丁克家庭不同,丁克家庭没有失独  相似文献   

19.
<正>现在很多人认为依靠商业保险养老不靠谱,尚未将其作为养老保障方式。过去针对三无老人有专门赡养制度,但是现在失独老人、低保老人也被纳入救助对象,在既有五保户和三无老人抚养政策之外的人群还可以延伸吗?对社区失能老人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社会组织和机构提供的照护服务信任度较低。受儒家文化影响,老年人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私密照顾,而偏爱家庭成员提供的非正式照顾。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积极引导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服务空巢独居老人,探索形成"四个介入"帮助空巢老人走出困境。一是社会工作者"专业介入"。通过走访调查,掌握空巢独居老人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评估其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完善档案并实现动态管理。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帮助空巢独居老人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