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才学专家杨敬东长期从事人才研究工作,已出版多部专著。作者经过15年的深掘和拓展,最近又出版了他的新著《潜人才学》,这是系统深入研究潜人才问题的一部力作。该书有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理论上有原创性。全书共12章,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潜人才学的任务、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推荐书目:《潜人才学》作 者:杨敬东推荐人:英子荐 语:《潜人才学》是我国第一本研究潜人才问题的学术专著。潜人才学是人才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以潜人才和潜人才问题为研究对象。潜人才,又称潜在人才,从其存在状态看,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被压抑或被埋没着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反复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往往显人才容易引起重视,而潜人才往往被忽视甚至歧视;但在历史上,许多自主创新成果出自于潜人才,潜人才自主创新的欲望更加强烈,潜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重视潜人才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所以,要重视潜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反复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往往显人才容易引起重视,而潜人才往往被忽视甚至歧视;但在历史上,许多自主创新成果出自于潜人才,潜人才自主创新的欲望更加强烈,潜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重视潜人才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所以,要重视潜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人才开发的世纪,开启了以人才资源为时代动力的新纪元.薛永武的专著<人才开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耗时八年完成,是继他1995年<新世纪人才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人才开发研究的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洋 《党史博采》2013,(8):50-51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军事人才,是军事科学与人才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军队政治工作人才,又是军事人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队人才的精确选拔是实现军队科学管理和战斗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军队人才选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贾先存 《学习月刊》2011,(19):23-24
我国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要在新的世界大战——人才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支撑起未来世界的发展,人才和人才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既看能不能培养和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更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才研究不断深入,全国有关人才学的著作汗牛充栋,专著上千部,论文几万篇,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还有不少模糊认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没完全搞清。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春秋战国史就是一部人才争夺史。正是由于先秦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一大批光芒照人的社会贤达之士,形成了该时期的巨大历史成就。学界关于先秦时期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关系的文章和论著可谓寥若星辰。值得高兴的是,齐秀生博士的《社会和环境与人才》是第一部系统讨论先秦时期人才成长与环境关系的专著,全书45万字,已于2005年8月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对先秦时期社会变革等主要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问题从整体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的关系,总结了人才成长规律,对开拓中国古代政治史与人才学研…  相似文献   

9.
白艳秋 《世纪桥》2009,(1):83-84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化、大竞争、大组合的时期,此时社会上发生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而这一切变化可以通过人才的走向态势表现出来。此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才从宗法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规模的人才流动现象开始出现,这不仅标志着这个社会的解放程度,同时也为建构一个全新的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拟从社会学、人才学等学科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中探寻人才走向与社会解放的关系,从而透视这场轰轰烈烈的人才解放运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9,(9):7-7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关心人才,人才发挥作用的条件越来越好。现在,国家发展更加需要人才,国际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人才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研究人才成长途径,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和创新团队,注重发挥市场和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改革人才评价、激励等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公平公正的人才发展环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要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要克服官本位、学术浮躁等不良倾向,稳定一线科研人员,鼓励潜,£研究、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1.
论人才开发中人的潜能开发之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赵滟 《世纪桥》2007,(2):49-50
人类自身潜藏着巨大的能量,人的潜能是蕴藏在人体内十分宝贵的财富。虽然人类潜能开发问题比较复杂,但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研究人的潜能的问题却是可行和必要的。本文正是以人才学为基础,探寻人的潜能开发在人才开发中的重要性,以求在人才开发过程中,引起人们对人的潜能开发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人才价值实现就是人才价值由潜价值转化为显价值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价值实现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目标导向作用和心理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人都知道潜规则是怎么回事,不少人还领教过它的厉害,甚至饱尝潜规则之苦之害。但潜规则不是空穴来风。思想产生行动,逻辑决定规则,潜规则最终来自潜逻辑。什么是潜逻辑?潜逻辑就是和公开的明逻辑、正逻辑异质或对立的思想认识逻辑,就是落后的、过时的、错误的思想观念。明逻辑写在宪法、党章、文件、讲话中,潜逻辑深埋在人的内心海洋  相似文献   

14.
蔡吉臣 《求贤》2011,(11):4-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人才创造力的研究,掌握人才创造力发挥的内在规律性,不断推进人才的创新创造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心理学和人才学关于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角度,对于人才创造力心理素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走向人才理论与实践的新天地──访人才学专家李树喜彭树人彭树人:人才学在我国产生、兴起和发展有十五、六个年头了,这一学科的形成速度和成果数量,其理论影响范围和社会作用,在社会科学的新兴学科中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是"风光"过一场。但是近些年来却似乎不那么...  相似文献   

16.
张柟 《唯实》2004,(Z1)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党章。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空间向度 (语境特征的变革 )来看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的产物 ,其实践品格和中国特色是其它人才理论所没有的 ;从时间向度 (语义特征的发展 )来看 ,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观念变革的产物 ,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的科学内涵。其理论高度和观念创新是人才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7.
出版人才职业化及其培养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全胜 《求实》2004,(10):60-62
加快出版业的发展 ,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职业化出版人才。因此 ,建立和健全培养造就职业化出版人才的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曹操的人才观主要表现为:心怀天下渴求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胸襟开阔善待人才。从人才学的角度分析曹操的人才观,对今天选拔人才亦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9,(7):F0004-F0004
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5年10月1日,2000年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影在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是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共生产了700多部故事片、50多部戏曲片;译制了几十个国家的影片近900部,还生产了大量的科教片、美术片和电视剧;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艺术创作人才和管理人才;拥有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影视制作、  相似文献   

20.
张柟 《唯实》2004,(9):5-10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党章.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空间向度(语境特征的变革)来看,邓小平人才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的产物,其实践品格和中国特色是其它人才理论所没有的;从时间向度(语义特征的发展)来看,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观念变革的产物,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的科学内涵.其理论高度和观念创新是人才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