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7,(14):22-23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6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各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三增长、两提高、一降低”的年度目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4.2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实现利税总额418亿元,  相似文献   

2.
吴晓文 《政策》2010,(4):30-31
近年来,武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目标,准确把握世情,科学研判形势,抢抓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实现GDP10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长51.8%;财政收入在黄冈各县市中率先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06亿元,增长22.6%:农民人均纯收入5221元,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908元.增长22.6%。  相似文献   

3.
2006年,吉安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全年生产总值3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财政总收入3.15亿元,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2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增长50.5%和4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增长21.5%,实际利用内资17.4亿元,增长55.36%,利用外资2350万美元,其中现汇进资901万美元,分别增长48%和517%。迈入2007年,面对全省各地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和雄心壮志,我们深感耽误不起,失误不得,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新跨越,进入全省先进县”的总体目标,高点定位、重点进位,千方百计加快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政报》2007,(1):1-1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过去的一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埋头苦干,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开拓前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2006年,我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46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财政总收入518.1亿元。增长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亿元,增长15.5%;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4.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1元,比上年增加931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9.8%。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7263元,比上年末增加878元。  相似文献   

5.
福建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到今年6月底止,全省共有个体工商户47.1万户, 从业人员91.16万人,注册资金298.2亿元,实现总产值92亿元,销售收入296.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9亿元。全省共有私营企业 118249户,从业人员124.63万人,注册资金 2127.56亿元。实现总产值475.25亿元,销售收入620.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48亿元,各项指标比去年同期增长两位数以上。在上半年全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达 324.21亿元,增长38.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35.7%提高到41.8%, 提高6.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投资136.4亿元,增长93.6%,民间投资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6%。拉动投资增长13.6个百分点。在对外经贸中,民营企业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45.6%。拉动全省出口增长7.3个百分点。在全省林权制度改革中,上半年非公造林面积占全省造林更新总面积的7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推动发展、促进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捷  郭利平 《江西政报》2007,(10):45-46
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产品产销情况良好 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50.80亿元,增长24.3%,副比加快2.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①非国有企业发展较快。1—4月份,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79.64亿元,增长14.1%。非国有企业发展较快,1—4月份,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37.16亿元,增长32.8%;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6,(10):29-3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5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各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全面实现“三年翻一番”为新起点,坚定不移抓支柱产业、坚定不移抓工业园区、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工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销售收入28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实现利税总额275.6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润林 《前进》2008,(3):23-25
近年来,柳林县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1999年顺利摘掉了国家级贫刚县和财政补贴县的帽子。“十五”期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比“九五”期末翻了两番多,财政总收入比“九五”期末增长5.96倍。按照全省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评价,2006年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十二位。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4.18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6亿元。柳林县在吕梁山上率先进入全国中部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70.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根据测算,海南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57.41亿元,增长6.7%,成为三大产业中比较突出的亮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75.50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637.95亿元,增长7.9%。  相似文献   

10.
数字浙江     
《今日浙江》2012,(2):7-7
32000亿元预计2011年全省GDP可达32000亿元,约增长9%以上。3151亿元2011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315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2%。24.8%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1429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10,(23):47-47
襄垣县位于山西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4.66亿元,同比增长8.1%;财政总收入完成26.63亿元,同比增长26.76%: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在全省县级中排名第三,发展水平排名第五。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绿色名县”、“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山东人大工作》2006,(7):12-16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中央精神与山东实际紧密结合,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上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第一季度全省GDP增长15.2%;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41.98亿元,增长28.7%;销售收入10532.4亿元,增长40.4%,利税1156.8亿元,增长42.6%;进出口总额286.37亿美元,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38.09亿美元,增长6.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6.03亿元,增长2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1.31元,增长12.4%。  相似文献   

13.
陈芳 《淮海论坛》2012,(1):25-25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徐州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全市完成GDP2942亿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实现财政总收入646.8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22.16亿元。分别比2005年翻了两番多,经济总量居全国百强城市第33位.2011年将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入了历史上又好又快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4.
王世荣 《政策》2010,(5):36-37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市经济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2009年,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前进四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35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9亿元,增长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6亿元,增长74.2%。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山西全省企业上市和证券融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年新增天龙集团、神州股份、西山煤电、太化股份四只新股,配股8家,增发1家,加上创业板预选企业风险投资等,共实现证券筹资65亿元,居全国前10位,是1994年至1999年六年累计筹资的1.4倍,证券累计融资达到109亿元,上市公司总产值达到691亿元,占到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3%,证券化率比1999年底翻了一番,接近全国的市场证券化率。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315亿元,比1999年底增加了41%,占到全省国有企业总资产的12.2%。总体上看,我省企业上市及资本市场发展有…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两年,号称“烟草王国”的许昌卷烟厂因其不俗的业绩而成为行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1998年,许昌卷烟厂首次夺得全省同行业利润第一,并跻身全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行列。1999年,该厂乘势而上,继续扩大战果,一举创造销量、税利、利润三个历史最好水平和税利、利润、单箱税利、单箱利润、人均利润五个全省同行第一。今年元月至5月份,该厂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总产量仅增长5%的情况下,累计实现税利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2%,其中实现利润993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7%。在全国卷烟市场产大于…  相似文献   

17.
数字海南     
《今日海南》2010,(8):5-5
千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加速增长效益显著,上半年全省GDP实现1018.19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98.47亿元、增长26.5%。占全省GDP的比重49.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8.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横峰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全县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两年翻番”,达19.15亿元,增长16%。完成财政总收入2.058亿元,增长67.97%,增速居全省第1位,并在2005年“三年翻番”的基础上实现“两年翻番”,荣获全省“2007年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新增千万元乡镇2个,在全市率先实现乡乡财政收入过500万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横峰县委、县政府继续保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始终发扬争先进位的拼搏作风,把2008年作为“项目攻坚年”,创新项目工作机制,突出抓好项目攻坚,积极推进“兴乡富农、兴工强县、兴城活市、兴民创业、兴社惠民”等五大项目,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着力构筑横峰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13,(11):58-58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生产总值261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3%.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6个百分点。1至3季度。全省一产增加值1074亿元.同比增长1.8%:二产增加值13058亿元.同比增长8.5%:三产增加值12063亿元,同比增长8.5%。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转中提质的态势,经济增速保持在平稳增长区间,转型升级及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质量效益和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7,(11):I0003-I0004
1997年我省地、国税机构进一步分设以来,全省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各项收入6762亿元,年均增长29%;其中:税收收入4628亿元,年均增长25%;社保费等非税收入2134亿元,年均增长43%。2006年全省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突破1500亿元,达1557.98亿元,增长21.41%;其中:税收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1000.12亿元,增长19.01%;非税收入突破500亿元,达557.86亿元,增长25.95%。2006年全省地税收入是1997年的10.74倍。回首我省地税发展历程,十年艰苦创业、厚积薄发。地税部门扁负财政收支平衡的“托盘”责任更加重大,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杠杆”作用更加突出,服务民生、强化社保、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功能更加强大。并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地税征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