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倩 《理论导报》2010,(9):30-31
阿伦特是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西方宪政困境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公共领域问题及其价值,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领域理论体系。抛开阿伦特"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语境,其理论对探讨中国现代公共领域的成长和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领域的健康发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揭示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诗露 《学习月刊》2013,(22):13-15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概念一般认为最早由美籍德裔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继承并使之风靡全球.掀起一股探讨“公共领域”的热潮。对于什么是公共领域,我们很难从现有的研究中找到一个明确的界定.就连阿伦特与哈贝马斯.以及之后的著名学者也并没能给公共领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是近年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短时间之内就有大量成果问世。就政治哲学角度而言 ,该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理解 ,主要涵括该概念本身及公共性、公 私域划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 ,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主要以西方社会为蓝本 ,探讨了公共领域演变的几个阶段 ;三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主要涉及我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公共领域和我国公共领域的当前境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描绘为与政治系统、生活世界和市民社会依次对应的“共振板”、“交往网络”和“围墙内空间”。在一定的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公共领域与政治系统处于静止的(相对的)平衡状态;但是,当宪法和法律出现危机时,公共领域中的权成性结构便被激发、震荡起来,于是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张力的平衡被打破,它在同政治系统的斗争中捍卫、扩张自己的权益,并且开始对平时习焉不察的宪法体系进行重新诠释和重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建设却在不断滑坡,公共领域的不文明行为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现代的人们缺乏公共精神所致.公共领域是培养公共精神的土壤,公共精神的培养对现代文明的建立、公民社会的构建、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网络公共领域下我国社会结构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捷、开放、平等的网络社会下,社会结构有公民—社会组织—政府(现实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具有网民—网络公共领域—网络政府(可以称为影子社会结构),这种现实的社会结构和影子社会结构交互运行的双重社会结构,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现状。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分析了这种双重社会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公民通过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政府的平等直接快捷的双向互动而建立的影子社会结构,是公民话语权的真实表达,真正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民意,有助于减缓社会矛盾,使得公民权益和国家的权威合法性得到实施和保障,从而最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针对这种双重社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是否应该在公共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争论,本文分析了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的理论前提、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认为政府不同于市场,竞争机制对公共领域有不适应的方面,要避免“政府失灵“,应加强对公共领域的制度约束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康之 《探索》2006,21(1):107-112
工业化、城市化造就了近代工业社会。但是,这个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社会的分化,这个社会的一切都处在一个不断的分化过程中。其中,最为基本的分化是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的分离。农业社会是一个一体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起规范作用的是习俗和道德,在习俗和道德基础上生成的社会治理体系也是一个权力制度体系。工业社会的分化使不同的领域出现了不同的规范和规则体系,其中,法律是普遍的规范和规则体系。但是,也正是由于领域的分离,使法律制度的普遍性受到了极大限制。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领域融合的趋势,它向我们展示的是道德制度的生成。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自觉地去探索这种制度并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1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公共领域或公共领域的一些具体形态,公共领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同样有现实性的意义。建构现代型的公共领域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和法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一方面需要推进法治另一方面需要保障民主。网络公共领域通过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拓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来促进民主建设;通过扩大网络参与和网络舆论监督来推进法治建设。网络公共领域通过对民主和法治的双重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是当下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回顾近四十年海内外的中国地方公共领域研究不无裨益。早期研究采取自由型公共领域理论,认为地方公共领域产生于同国家相对的社会之内,强调其代表社会的功能。晚近研究采取中介型公共领域理论,认为地方公共领域存在于同国家相对的社会之外,强调其调节社会的功能。它们总体上都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与中观层面上运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作为一种拓展研究,也许可以关注被忽略的公共领域交往模式,从微观上探讨地方公共领域的联结社会功能。这可能为当下乡村公共空间作用研究提供某种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湘潮》2007,(6)
时评的勃兴不仅代表了一种文体的繁荣,更代表了我国在政治文明道路上的某种超越,它为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和契机。  相似文献   

16.
网络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当代发育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从古典公共领域发展到现代公共领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公共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形态——网络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7.
微博的兴起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是当前中国媒介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微博为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空间,其开放性和平等性为民众相互对话、达成共识提供了平台;其批判性和互动性为民众参与并分享政府权力提供了空间。微博的出现带来了中国社会公共领域发展的日趋成熟,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提供更加制度化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促使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获得了一种更加活跃的形式。然而,微博公共领域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依然面临着许多困境,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劲 《理论文萃》2007,(1):56-62
哈贝马斯的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首次明晰地阐述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发展。“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向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生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①哈氏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本文从西方公民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传统公民社会、中世纪的公民社会、近代公民社会和现代公民社会,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界定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得出公民社会内含的三大要素:私人领域、社团组织和公共领域。由此引发人们对公民社会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屈彩霞 《世纪桥》2011,(21):45-46
公共领域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清公共领域的历史生成脉络、理论线索及其宪政意义,对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建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