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它是全校师生在学校动态发展过程中共生、共建、共享的目标总和,是一种品质引领、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意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构建或传承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持续、健康、有效、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郭勇 《各界》2007,(12)
学校的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反映出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师生文明状态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所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创建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和一个勤奋的学习环境,融师生的德育、美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地发挥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近两年来,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是校园中师生员工共同信奉的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创新工作的突破口。校园文化的构建主要包括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文化。  相似文献   

4.
高宁 《侨园》2021,(1):69-70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一所高校的文化内涵,是高校保持长期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高校校园文化总体可以分为物质、精...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指一种在大学社区生活中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的文化形态。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与文化环境的总和,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于我国的古代教育中。私塾、书院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君子不言利”等儒家道义,便是我国最早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文化。但“校园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形成一股文化热润,却是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学校园。从此校园迅速发展为自觉、稳定而有组织的文化阵地。校园文…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校园精神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反映一个学校的特殊个性、内在本质及精神面貌,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实践证明,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和活动载体,内化为师生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孙波 《各界》2010,19(3)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席颖 《学理论》2010,(19):256-257
高校是传播知识的圣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摇篮,千年的文化精髓在这里得到传承,高校有其特殊的文化氛围,它不仅表现着一所高校的精神面貌,更是用其特有的环境熏陶着在高校生活的人,引导和激励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功能。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积淀而成的具有普遍共识的一套价值体系,是其传统、校风、学风、舆论氛围、心理氛围,甚至包括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行为准则的体现,包含着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展现高校风采的大学文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社会亚文化,其由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组成,首先分析了校园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存在的某些联系,然后指出了校园文化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了校园文化视角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超 《学理论》2011,(17):232-234
高职院校高品位之校园文化,往往以其蕴藉深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内涵,潜藏着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之双重动力功效。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需要从认识、指导、师生素质等诸多方面进行扶正和拔高,方可构建成高品位之和谐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华芳 《学理论》2009,(19):235-236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生长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层次较高的文化,其主体是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以拉近图书馆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媛媛 《学理论》2012,(14):229-230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精神、制度层面相互交融,共同形成的一个文化形象,是一个学校的品位,也是一个学校的实力。电大建校以来,为中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至今为止,电大还是没有形成固定的校园文化,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建设高质量的网络平台;网络维护优服务;网络文化推动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是主阵地、教育是主战场、学生是生力军。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优秀文化+"育人模式,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三个到位"夯实基础思想认识到位。思想决定认识,认识决定态度。2011年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应该以教育功能为主,同时具各凝聚、规范、陶冶和辐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晓华 《学理论》2015,(3):125-126
文化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软实力",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软实力,不仅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导向作用,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渗透在学校的教育理念、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主要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作为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民族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采取措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雷 《各界》2009,18(11)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和灵魂,它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总体实力和精神面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为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为提高高校师生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操,实现高校的教育发展目标,而由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总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一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与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它起到了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学生除了要有专业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0.
戴文典 《民主》2011,(11):28-30
怡情励志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环境育人的内在要求。深刻认识并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强实践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