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性格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也会对人的智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一、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性格特征: 笔者对一千多名大、中学生的心理测验结果表明:不良性格特征与其心理问题得分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如下性格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近年来开始走进了部分中学,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了良好效果,受到了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这种现象,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作为一名心理咨询老师,我认为心理咨询之所以得到广大中学生的肯定和接受,是因为处于“疾风狂涛”期的中学生,心身迅速成长,具有了独特的情感和心理特点,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而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应用心理科学,以其科学独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教育管理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澳大利亚有高校36所,中小学9648所。其中,公立中小学7122所,私立中小学(主要是天主教会学校)2526所。中小学有学生183万人,其中74.2%在公立学校。教师有255594人,其中71%在公立学校任教。师生比为1:12.2,学制为12年制。新南威尔士州1~6年级(6至12岁)为小学;6~12年级(12至18岁)为中学。澳大利亚教育脱胎于英国,但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4.
中学德育是否卓有成效,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社会的稳定。但是中学德育却总是存在着许多令人难以满意的现实问题。于是有的教育工作者把原因归结为现在的学生太难教育,有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水平太有限没有说服力与感染力,有的家长认为有的老师不尽责任……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只有客观地找出现实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充分发挥德育对中学生人生旅途的定向导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学习生涯导航行动是上海团市委针对中学生热情关注社会、渴望接触社会,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心、鼓励、引导和支持的成长特点,于2006年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作为上海市中学系统团组织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鼓励和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有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通过对360封中学生心理咨询信件的整理分析,得出:(1)中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13.89%,男生高于女生;(2)女生对于人际关系和早恋比男生敏感;(3)初一、高一阶段是适应不良期;初三、高一是早恋集中的阶段;高中生比初中生更为重视心理健康;(4)各种心理问题初、高中生  相似文献   

7.
对潮汕地区两所中学的调查发现,现行的中学生性教育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学校和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中的作用缺失,二是学校性教育的定位偏低,三是学校性教育的内容狭窄,四是学生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因此,应当开展同伴教育,将学校的老师培养成同伴教育者。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小组活动,设立小组负责人等,以此达到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运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12-18岁的81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中学生违法犯罪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期来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更为突出,其特征表现为:1、犯罪年龄下降,由高中生转向初中生。14岁至16岁的学生占总比例的75-5%,14岁至15岁者占总比例的55-5%。中学时代是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性格可塑性最大,体力、智力增长快,兴趣广泛,求知欲旺,但情绪不稳、思想不成熟,这时期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可能受骗上当,沾染不良习气,走上歪门邪道。他们在小学时期行动还能受到家长的限制,13岁升入中学后,行动则超出了家长的视线,受到坏的影响后也不…  相似文献   

10.
李道熙先生和我家有通家之谊:他是我父亲的学生,和我大哥是同学,又是我三哥和四姐的老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从西安回到五通桥区,在一所中学任教。1966年“文革”风起,全区中小学教师集中在五通桥中学“学习”。不久,“首都红卫兵”南下“煽风点火”,所到之处,如无毛主席语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五花八门的消费行为也特别地反映了当代大学校园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现如今,由于社会不良因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心理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在学生群体中已呈现出蔓延趋势。这些行为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其出现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例如人生理想扭曲、劳动观念淡薄、审美品位丧失、环保意识不强等等。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异化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明白真正的幸福应当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早恋,是指刚刚脱离少年期进入青春期的在校中学生的恋爱行为。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发展呈加速蔓延趋势,以至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风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一、中学生早恋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决定了中学生早恋与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中学学生工作的重点与难题。一般而言,差生是学校中缺点与问题较多的学生,他们虽然为数不多,但如放任自流的话,就会给班、级、学校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差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地了解差生是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成熟远远滞后于生理成熟的发展速度,由于存在这样的矛盾,其抗逆力水平明显较低,导致他们面对与处理挫折的能力不足,有碍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本研究在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工作方法在介入中学生抗逆力方面的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开展的过程与结果,着重评估在社工介入后服务对象的抗逆力变化情况,旨在提炼出一套提升中学生抗逆力方面可行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运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12-18岁的81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是全方位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中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倡导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是中学加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补充。实施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作用: 1、加强学生管理的深度和力度。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与老师的引导教育相辅相成,使学生管理工作深入到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学生来说,激发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所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将乐趣发展成为兴趣并因势利导,是使学生保持强烈求知欲、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探索体育无穷奥秘的主要手段。然而如今的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体育不感兴趣,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结果,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抓好这一块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活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主体性受到压抑或过于张扬;学生间主体性发挥失衡;学生主体间交往活动缺失。可以通过师生关系平等化,学习方式自主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法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在校学生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中小学教师在法律上负有维护中小学生生命财产和心理健康安全的义务。较强的安全责任意识是中小学教师履行学生安全职责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难以适应校园安全工作的需要,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是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分析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安全责任意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宣传都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中学是基础教育,中学生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加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其深远的意义。毫无疑义,在诸多的教育途径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居于特殊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