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屿 《小康》2013,(2):58-61
城市深处究竟有多少政商名流私密聚集地?它们又有怎样的运行法则?财富圈中的名流聚于会所,又上演了哪些风生水起的传奇?会所,按字面解释,英文为"Club",直译是"俱乐部",指同行业或有共同志趣的人进行聚会的场所。但关于会所,更能阐释其含义的,还是坊间流传的种种"传奇"。金庸小说《侠客行》中有"玄铁令"一说。摩天居士谢烟客武功高强,将三枚玄铁令分赠三位当年有恩于他的朋友,谢烟客重言诺,只须持此令来,便可令他做一件事,哪怕自尽或自断一臂也无问题。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5)
正连日来,不大的台湾宝岛,却又被一位所谓"风云人物"弄得"超大"。原来,已过九旬的垂暮老者李登辉,看来是要抓紧时间"一吐为快",之前在台湾大选前他有"话"说,如今大选之后、"5·20"之前,他还要有"话"说——4个月前,他刚出过书,其赤裸裸的媚日观点遭到了岛内外舆论的一致挞伐。然而,唾弃声、骂声、挞伐声还未落,他又将2014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李登辉送给日本的话》,日文翻译成中文,在台湾上市,名叫《余生:我的生命之旅与台湾民主之路》,书中又一次充斥着赤裸裸的"台独"主张、卖国言行和殖  相似文献   

3.
申奥与慎奥     
萨翁一声"北京",神州万众欢腾.那一夜有好多人不曾入睡.中国人要办点事总是很难,但是,中国人齐了心要办的事,好像又总能办成.申奥、加入WTO是如此,连踢个小小的足球也都如此.  相似文献   

4.
"去往2046的人,都是为了追寻失去的记忆。据说在2046,一切都是静止的,但究竟是不是这样,并没有人知道,因为到达2046的人,没有一个回来的……除了我。"伤逝,所以寻求,当有这样一个地方,长满了你牵挂了多少年的"那时",你还会回来吗?或者连那叫做2046的地方也没有为他生长出他的牵挂,有的只是似是而非的果实,那真的只能让他留涟却难以驻足了。让一个男人如此情牵梦绕的,该是怎样的一段追忆呢?又有哪些让他从雾中走近又远离的花呢?问一下那些露水吧,它们是从车窗外一闪而逝的花朵上滴落的……  相似文献   

5.
不变与不辩     
《台声》2015,(4)
<正>最近岛内有两件政治大事和马英九密切相关,他都表现异常平静,又异常执着。一是陈水扁"保外就医",二是王金平党籍案上诉。这两件事,如今他都成为败方。陈水扁贪腐案,马英九本有权"特赦",但他坚不采用;王金平党籍案,党内撤告之声排山倒海,他仍坚持走完"司法程序"。结果是陈水扁的贪腐案"保外就医"了,王金平的党籍案也在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化解之下有了解套之方。他的对手都胜利了。这期间,马英九遭受党内外冷嘲热讽,媒体批判者多,申援者少,电视名嘴、网络乡民,把他骂得犹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李锦昌这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起"胡须梅"、"达摩李",全岛很少有人不知道的。李锦昌得此"尊名",是因为他那秃头和那一脸胡子,很像达摩,而且他为人又乐善好施,很受当地人的尊敬。久而久之,人们只知"胡须梅"和"达摩李",却把李锦昌的真名淡忘了。达摩李在台湾种梅是出了名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人书读多了,难免有书呆子气,可有些人的"呆气",令人生爱。陈景润一次要到未婚妻家中去,前些天刚好有人给他带了一袋苹果来,他也就把这袋苹果带了去。尽管这些苹果又小又皱,因为当时准岳母正想吃苹果,想要的东西适时而至,对他也就大加称赞。陈景润并不知道如何给人送礼,而这次送苹果如同他解数学题一样,竟然一出手就是"正确答案",让他特别高兴。此后去丈母娘家,陈景润必定是带苹果一袋,既小且皱。那天,他又要去看丈母娘了,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就是没有那样的苹果,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集里,有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之觉得颇有现实意义。文章写在国难日亟的1934年。文中又说,中国人过去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在"九一八"日本占领东三省之后,却希望"国联"(当时列强的国际组织)出头伸张正义,结果无济于事,于是有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甚至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普迅对中国人人性分析的深入,至今无出其右。此文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中国人先信地、信物,后信"国  相似文献   

9.
在常州,提起卢明康,大家都知道他是赢得业内人士好口碑的交通局负责人,一位勤恳的"交通人".而知道他也是一位"民革人",则是在他1998年加入民革组织,特别是担任民革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以后.此后不久,他还担当了常州市政协的领导职务,于是,人们又尊称他为"政协人".从此,"三维一体"的人生之路在他的脚下延伸……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1,(27)
正只因为一场蓄谋已久的"说走就走",经历各异,性格、爱好与年龄层次亦各不相同的人竟能共同"履约"40多天——以"员工视角"直面敦煌,在世界文化遗产里上课、学艺。这些"敦煌文化守望者",究竟经历了什么?又体味到了什么?莫高窟的九层楼,总高43米,窟檐九层,是一座形式特殊的高大窟檐,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5)
正李登辉新书《余生》,再次抛出"钓鱼岛列屿是属于日本的领土""两岸是两个国家""蒋经国看上他,是因为他有日本人的特质"等媚日、"台独"言论,一时间,引发了台湾社会公愤,各界人士纷纷予以批驳,"数典忘祖""认贼作父""颠倒历史""卖台可耻",一个又一个声讨声在台湾上空久久回响。出卖钓鱼岛蓝绿同打脸针对李登辉新书中的错误言论,首先站出来的是台湾当局。台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表示,任何人否认钓鱼岛列屿是中国的主张,都是丧权辱国的言行,当局与民众都不  相似文献   

12.
丁可宁  王涛 《人民公安》2010,(21):20-21
世博会期间,青岛游客陈先生致信上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张学兵,要求表扬一位"胖胖的民警",这位"胖胖的民警"是谁?他是怎样感动了一位萍水相逢的陌路人?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34)
正2017年的"国人年度感受"调查结果出炉后,《小康》杂志社展开了一场"忙碌测试",记者从公务员、医生、教师、军人、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学生、离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中选取了30位"准采访对象",请他们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参与这次访问。有多少人袒露了心声?又有多少人"太忙了"以至于没空接受采访呢?你必须去找汤婆婆要一份工作,不然就要被变成动物。这是动漫大师宫崎骏先生的动漫作品《千与千寻》中的一个场景。当千寻误  相似文献   

14.
赵亮 《理论月刊》2013,(3):46-51
人如何在思想的战火与硝烟中生存和发展?人如何摧毁理性与信仰的丰碑?自由又如何在卑贱与高贵的平衡中徜徉?肉体面对强大的灵魂如何生存?这些一直都困扰着施蒂纳与尼采。在经历了无数的思想碰撞和艰苦的时代磨砺之后,二人都发现了解决问题之道,施蒂纳给出的答案是"唯一者",尼采则是"超人",一个是随性唯我,一个是充满激情和生命涌动,二者时而志同道合,时而分道扬镳,但是,施蒂纳与尼采都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世人,给出了一条人的独特性发展之路。虽然他们的视角和立场不同,也仍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但这种回答和解决问题的尝试却是难能可贵、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5.
"大宽,上次的事真是谢谢你啊!帮大忙了。""大宽,这事儿你要管管啊!我们大家就信你了。"这些话语曾经听到过很多次,居民们喜欢叫他一声"大宽",就好像唤自家人一样亲切。而现在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大宽",因为大宽已离大家而去,只留下他忙碌的身影在人们的记忆里。群众诉求的代言人李大宽是黄浦区第一届人大代表,也曾经担任原卢湾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时时刻刻把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牢记在心,跑遍了社区里的每一个角落。他待居民亲切和蔼又热情,认真地倾听居民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冷暖记  相似文献   

16.
郭凯 《人民公安》2021,(5):62-63
短短3个月时间,小李已多次转账给"网恋女友",共计35万余元。对方发来多张"照片",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深爱的"瑶瑶",不仅年龄说谎,连性别都是假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案件背后的故事。一声声"哥哥"下的陷阱小李今年21岁,家住江苏省南京市。去年9月26日,他在某网络论坛上认识了一女子,自称"姜瑶旺"。双方添加微信后,"瑶瑶"还发来了自己动人可爱的自拍照。两人聊得又十分投机,久而久之就确定了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民公安》2013,(5):34-35
穿上蓝背心,挂好工作吊牌,认真捋好鬓发,最后戴上灰白色的棒球帽,好,南站茫茫人海中又多了一枚"蓝精灵"同学!我的岗位是爱心服务区门口。过来布置工作的张润秋站长走进门,又立马退后两步,仔细打量这个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惊呼一声:"这是神马情况!"镜头一这么容易就快乐了?我笔直地站立,向匆匆经过门口的旅客们微笑,虽然他们很可能根本都没注意到我。可是,到底谁是需要我帮助的人呢?老人?抱小孩儿的妈妈?还是……突然发现,平时很少去关注别人的需要,可当你真正愿意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求助他人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悄然春来去     
云溪子 《小康》2013,(5):102-103
人,从第一声啼哭,到咿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一事不懂的蒙昧,到知晓"天文地理"……是岁月悄悄地给了吾辈这一切;如今,岁月又悄悄地带走曾经给予的……"悄然春秋",这就是人生的轮回窗外大雪纷飞,那雪片虽然不如"鹅毛"般大小,却也似团团柳絮。不知天空中何时、又如何集下了这许多雪花,纷纷扬扬,风卷着一阵又一阵,整整飘落了一夜,仍然不断。院里已是雪的  相似文献   

19.
1924年5月,北京大学"校花"韩权华在《晨报副刊》控诉北京大学教授杨栋林诱惑女生,道德败坏,对男女共同教育产生恶劣影响。此事迅速在公众之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媒体持续关注。如何看待杨栋林向女生冒昧写情书的行为?又如何看待此事对男女同校产生的影响?众声喧哗的背后,其实展现了公众在社交公开、自由恋爱等问题上的不同理解和性别立场。在当时的校园环境下,社交公开与自由恋爱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礼教的思维方式与评价标准仍然影响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先秦儒家代表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对他有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他"如其仁"而又非其无礼,孟子对他不屑一顾而又不得不承认其经世之才,荀子认为管子是贤者良臣而又称其为"野人",这既反映了儒家的基本立场,又显示了三人学术的差异,同时也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管子的形象和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