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时.柴静还是一个大学生.她最喜欢听电台的一个夜话节目。 她提笔给主持人写了一封信.说她有一个梦.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坐在录音室里,像他一样,为别人排忧解难。那个当年当地最红的电台主持人.居然在广播里答复了她.说想当主持人的那位叫柴静的同学,你下午可以到我们电台。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年高德劭的社会名流中,有一位献身教育事业70余载,用一辈子的热情书写对教育事业无尽爱意的长者。她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北京市副市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但她却说:“在所有头衔中,我最喜欢教师这一称谓,我是一名教师,我一生都没有离开教育这一岗位。”她是谁?她就是雷洁琼。  相似文献   

3.
《党风与廉政》办得好《党风与廉政》杂志是我最喜欢阅读的刊物。我认为,她在我所能看到的各种刊物中应名列榜首。她不仅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纪检工作者的厚爱,也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本刊立足纪检工作,面向社会各界,不仅敢于对一些贪污受贿的党员干部进行公开曝光,而...  相似文献   

4.
王占明  沭海 《求贤》2006,(12):30-32
如果你偶然与她相逢,你一定会被她的美丽所吸引;如果你真正与她相识,她那雍容大度的气质和聪明才智就会悄悄地走进你的心里,从而让你忽视了她的美丽。更令你刮目相看的是,在她的身边成功地聚集了一批资深的传媒人士和市场策划精英。她创办的智慧时代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在极其残酷的电视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她还与许多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都是知心朋友。有人说她曾是射击冠军,有人说她是影视演员。然而,她自己更加看重的是制片人。以及在全国青联的工作。她说,她最喜欢梅花.因为梅花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不畏严寒、迎雪开放,以傲霜的品格,向人间传递着沁人的芬芳。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2日深夜10点,鱼台县直机关工委武装部的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白天忙着走访新兵家庭的张学芳顾不上休息,与新任职的武装部长谋划新年度的兵役登记和潜力调查工作。张学芳虽然岗位调整了,但是她对武装工作的挚爱依然延续着,她把分管的武装工作当成自己"主管"的工作,最愿意听的是大家喊她"张部长",最喜姑的身军装,最喜欢干的是到武作的一线抓落实。  相似文献   

6.
连任三届香港立法会主席,她最喜欢的却是与家人共享天伦。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家庭,尽心尽力。铁面无私处事风格的背后,跳动着一颗爱国、爱港、爱家之心。叱咤风云驰骋政坛的进程中,演绎着一段捐肾救女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2,(3):43-4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工业节水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组组长王素芳最喜欢的格言。十几年如一日,她在科研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执著前行。“搞科研,就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相似文献   

8.
正范明,又名范来香,1915年出生在河南省新县陈店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被人们称为红军的"花木兰"、人民的好医生。她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传颂。崇尚英雄当红军范明自幼聪颖,天真活泼、爱学好问。她最喜欢看皮影戏,尤其对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这些女英雄的故事非常入迷,在她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长大也要像花木兰那样女扮男装去参军的念头。范明的家乡是中共组织建立和活动比较早的地区。大革命失败后,经常有一些革命同志走村  相似文献   

9.
<正>我今年69岁了,从小就有一个爱好——喜欢读书。当年生产队"大帮哄"时,虽然每天起早贪黑,闲暇时间很少,但我也要买书看书。几十年来,在我阅读的诸多报刊中,《党的生活》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杂志。这是因为:第一,她坚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人心明眼亮,不畏浮云遮望眼。第二,她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委  相似文献   

10.
@月光倾城:《党的生活》改版啦!我最喜欢封面一打开的那两页,高原上的新年日出,很美很有冲击力,再配上文笔清新的开卷语。真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开始,2014年愿《党的生活》也能实现属于她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一) 母亲做鞋很有一手。她做的鞋,不仅种类多,式样好, 而且做得快。圆口式样的布鞋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母亲也总为我做那种式样的鞋。我是穿着圆口布鞋长大的。在我记忆中,总会浮现出母亲做鞋时的情形。母亲把一个闪亮的铜箍戴在她粗糙的无名指上,用嘴将线头轻轻一抿,就着针眼穿好线,便开始纳鞋底。母亲纳得很快,把线抽得哧哧响。平时只要有空,她就会从怀里掏出鞋底纳上几针。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小优’随时听候您的指令.”贵阳市乌当区保利温泉社区71岁的老人但淑华会找“小优”聊天,“小优”常常逗得她开怀大笑. “请给我跳支舞.”但淑华话音刚落,“小优”手舞足蹈跳起来. “小优”机器人里的“聊聊天”是但淑华最喜欢的功能之一,她还常常用机器人来听歌、了解天气情况、检测身体指标等,用得较多的功能要数“小管家”.  相似文献   

13.
互动平台     
《军队党的生活》2013,(3):92-92
93453部队政治处马慧鑫: 我最喜欢的栏目:《党委纪实》 我最喜欢的文章:《李贤玉:丹心巧手织“剑网”》 理由:《党委纪实》栏目讲述各部队党委工作实际情况,将优秀党委工作经验介绍给广大读者,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李贤玉:丹心巧手织“剑网”》一文讲述了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普通工程师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她的事迹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鲜明的导向。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奉献,也许没有被表彰,但是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1月24日傍晚,在丈夫出海救人不幸遇难两周年之际,李春华领着15岁的儿子,带着丈夫都兴国生前最喜欢吃的食品,来到位于大连湾镇碧海山庄风景园外的一座矮矮的假坟旁。李春华趴在“坟”前与丈夫窃窃私语……随着滚滚不尽的泪水,李春华向笔者慢慢地讲述起她和丈夫的难忘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一次旅途.我问正上大学的女儿.“当代的哪部书你最喜欢?”她不假思索地说:《平凡的世界》。还说,“同学推荐给她,开始也不以为然,随便翻了翻,结果欲罢不能。恨不能一口气读完。”最近看到一篇报道称.“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一些网站所作的调查发现:文学类,长篇小说的第一名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何以让国人这样青睐,被推崇为第一?  相似文献   

16.
<正>"生日快乐,看看我给你送了什么礼物,你最喜欢的滑板……"6月明媚的阳光洒在十二师一○四团中心小学操场上,洒在欢乐的孩子身上,洒在小朋友一双双亮晶晶的大大眼睛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四团中心小学的秦月菊老师为她的小亲戚阿布都·哈布送上了他心仪已久的滑板,阿布都·哈布略带羞涩地回了她的老师亲戚一个大大的拥抱。民族团结要从娃娃抓起,一○四团小学作为民汉双语学校,学生们从一入学接受得最多的就是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7.
张宇仙,中共党员,内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沱江登瀛岩水文站勘测工,27年如一日在沱江岸边与水为伴,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8全国抗洪模范”、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多种“重量级”荣誉的得主。但张宇仙最喜欢向人们讲述的,是她的“三多”故事  相似文献   

18.
余平 《党课》2013,(12):125-125
近日来禽流感撩动着人们的神经。老婆在得知禽流感的消息后,当天就把家里养了一年的老母鸡送人了。前几天女儿放学回来时,手里正拿着一只还没啃完的鸡腿,老婆如临大敌,一把抢过鸡腿扔进了垃圾桶,搞得女儿莫名其妙。岳母在家里负责做菜,她最喜欢放的调料就是鸡精,可这一阵子老婆硬是不让岳母做菜放鸡精,她振振有词地说:“鸡精和鸡肯定有一定的关系,你还是小心谨慎的好,可以用味精取代鸡精。”  相似文献   

19.
<正>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封特殊的慰问信,质地为毛边纸,纵25.4厘米,横37.2厘米,有折痕和水渍,正文为手写体翻印,信末有王树声将军的亲笔签名。这封信的主人叫吴香莲。1974年的一天,她梳洗干净,换了一身最喜欢的衣服,前往箭厂河革命纪念馆,郑重地将这封信交到馆长吴世书手里,  相似文献   

20.
张作霖最喜欢3个孩子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一生娶过6位夫人,生有8个儿子,6个女儿。张作霖平生最喜欢3个孩子。一个是大小姐张首芳,她是张作霖子女中的老大,小时候在张作霖的马背上突过围,尝过高粱米掺野菜的滋味,在艰苦条件下长大,因而最受父亲的疼爱。另一个是长子张学良。他与父亲的事业好像有一种奇缘,他出生于19OI年6月4日,那天,张作霖平生第一次打了个大胜仗,从此而飞黄腾达。由于张作霖与冯德磷拜了磕头兄弟,那时冯德股已有5个儿子,因此,张作霖把张学良排行第六,叫他“小六子”,以后一直未改口。张学良长大后即随父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