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反全球化"运动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致它本身也发展成为一种全球化运动.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并未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它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伴随着一国内和各国间越来越多的不平等;它兴起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依附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和民族主义理论;它的力量构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某些民族国家,另一类是各种各样对全球化效应严重不满的"反全球化力量".  相似文献   

2.
"刑法全球化"指的是各国刑法对世界不同国家刑事法律吸收方式多样化的逐渐延伸。这一趋势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外在的现实因素,也有内在的理论基础。刑法的全球化基本是可行的,"全球法律与地方秩序"为刑法全球化提供了参考模式,"全球化与本土化"则为刑法全球化指出了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地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务员既是当代中国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也是一种社会职业。文章从公务员群体所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以及职业声望四个方面对公务员的职业地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公务员职业地位优势的比较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金砖五国等新兴国家为代表的"第二世界"崛起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并由此带来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迁。葛兰西的核心理论框架——"霸权"概念以及以考克斯为代表的新葛兰西主义学派对探究新兴国家崛起的问题是有启发作用的,但是全球化与跨国资本主义的深化对新葛兰西主义学派提出了挑战。在整合新葛兰西霸权理论和后霸权批判理论,并将"第二世界"和"相互依存"加入分析框架之后,理论界提出一种新观点,即新兴国家作为一种新型反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尚不能建立起替代性的独立霸权,而"相互依存式霸权"将主导当今这个时代。"相互依存式霸权"定义为根植于金砖国家的崛起所带来的基于地区合作所形成的联盟型关系,这一联盟型关系的形成主要为了牵制并超越由单一国家或单一权力中心(西方)所产生的霸权。届时在国家利益、地区走向、共同政治议程、政治联盟以及潜在危机管控等方面,"第一世界"(西方国家)和"第二世界"(新兴国家)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重塑国际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5.
文化资本理论的最初形成深受马克思相关理论的影响,从资本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的重新审视给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文化资本积累中相对薄弱,"身体化"文化资本方面存在能力上的欠缺,"客观化"文化资本方面存在文化消费的匮乏,"制度化"文化资本方面规范与制衡欠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三种形态的文化资本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6.
范·胡克的法律职业化理论对"人"在法律系统中的位置进行了合理阐释;重视并强调法律学说对法律系统的发展和合法化的作用;较多关注法律职业与法律自治的关系。但是,其理论缺失对法律职业群体内部自治性的探讨;将政治/权力系统的作用和法律合法化的重任赋予法官,使得实践中的"商议性沟通"效果减弱,在理论上会消解而不是重构法律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罕见的政治撕裂,一个重要来源在于美国不同社会阶层已由以往的利益相关转向利益疏离,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层面改变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利益结构和经济关系的过程,它所造成的利益疏离和政治撕裂,可以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前期英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作为参照。经济全球化造成了资本逐利全球化与利益分配国别化之间的冲突,资本的全球扩张及其反国家特性导致国家的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弱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资本全球配置,全球经济高度金融化,"国民经济"趋于瓦解。财富向少数群体集中,跨越国家界限的精英联盟及其普世价值观形成,受益者与受损者间的利益断层线出现。资本意志左右国家意志,主权国家的契约伦理受损,国家失能现象加剧。国家间对立加剧,国际格局日益混乱,全球秩序呈现行将瓦解迹象。政治全球化即对经济全球化进行管理和规制的缺乏,反映了主权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治理限度,这也使得经济全球化有其无法舍弃的政治维度,要适应主权国家林立的政治事实。同时,要通过全球治理体系的更新和创建,努力管理和规制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全球性的利益协调和再分配机制,管控因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政治紧张。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在于所谓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议,即"协调意志"说.但是,"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与现代国际法理论及发展趋势存在冲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发展存在不和谐之处,"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法发展的推动力受到削弱,损害了国际法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法,不应局限在某一狭隘的、群体的范围内,使其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白领工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社会地位与市场处境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这其中,西方学界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却尚未被国内研究者所系统消化与借鉴.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以发达国家白领工人的阶级地位议题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了白领研究领域各派学者的理论观点与研究进路;随后,简要介绍了有关发展中国家白领劳工处境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揭示出当代白领研究从劳资二元关系理论范式向劳工政治理论范式转型的趋势;最后,结合国内白领研究的现状,对今后中国白领劳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10.
虚拟世界中的群体极化成为一种显著的网络现象,这里选取军事论坛中的"刀口谈兵"进行个案研究。"刀口谈兵"经过有意识地正面宣传和解读国家在军事领域的成就,制造出正能量的网络公共领域场景,并逐步构建出论坛内部一个以"自干五"为主体的政治共识。在这个公共领域的政治共识构建过程中,其话题属性主要关涉军事问题,凝聚了群体的共同兴趣,而话题张力则为政治问题借助这一舆论场景完成特定政治共识的构建搭建提供了可能性。总的来看,"自干五"群体对当前中国网络政治共识的建构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全球化的压力下出现了政治思潮的快速"变异",表现为支撑战后全球经济增长和世界秩序大致稳定的世俗政治意识形态陷入危机,激进政治、民粹主义、极端主义等原本处于政治光谱边缘的思想主张大行其道。全球资本主义秩序制造了"超级阶层"和"下沉阶层",货物和资本越来越自由的流动导致经济活动从政治社会体制中"脱嵌"。现代国家的执政者既要努力保持本土市场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又必须有效解决因此产生的收入差距和其他社会代价。精英群体更容易看到前者的必要性,而普通民众对后者也存在迫切的需求,在民主实践中,精英和民众之间的巨大分歧经常形成相互否决的局面,而新自由主义对国家功能的严格限制,又进一步削弱了政府在维持市场合法性方面的能力。在资本的压力下,左右为难的国家内部不可避免地催生"出局的人"。单一国家应对全球性危机的能力越有限,"出局的人"对强硬手段和激进政策的渴求就越强烈。整体而言,世界范围内激进政治的高潮迭起反映了在如何应对全球化代价问题上政治解决方案的匮乏。  相似文献   

12.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是对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是这一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吸取历史教训和总结现实经验是这一创新和发展的实践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这一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这一创新和发展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赵可金 《外交评论》2006,7(6):69-77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对现代国家制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作为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外交制度的转型在所难免。通过考察全球化特别是全球公民社会发展对现代外交制度的影响,可以把握现代外交制度转型的方向。本文在考察外交制度的概念、现代外交制度的形态以及全球化对现代外交制度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新民主外交将是现代外交制度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已处于全球化进程的十字路口。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引发"受益群体"与"受损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在现有全球产业分工布局下出现的产业空心化与高失业率问题,新自由主义政策范式的惯性影响,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上的战略收缩,是导致保守主义、孤立主义与民粹主义盛行从而导致逆全球化出现的主要原因。"逆全球化"浪潮只能严重破坏全球自由贸易与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侵蚀人类社会合作共赢的成果,给全球政治经济发展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面对"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致力于以"中国方案"和"中国应对"参与新一轮全球化规则的建设与全球治理,在推动"新全球化"的过程中积极贡献包括"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全球治理理念与治理规则等公共产品,以创造新的全球化净收益,引领新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商业性种植流布越来越广,在世界各地引起广泛争议。这说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也是问题的全球化。转基因作物是否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目前在国际上无法从科学权威角度证明,对其持否定和批评态度的群体往往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诉求,这点在中国表现得尤其深刻。中国已进入风险社会,有关转基因之争在中国被政治化,反转基因成为表达不满的"猎巫"运动,并与怀旧和阴谋论交织在一起,构成当下中国社会对现行体制和政策进行"每日抗争"的一种社会景观与政治想象。之所以如此,政府公信力下降和腐败的盛行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公共外交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拓展方向。这是中国在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正视中国与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的战略选择,也是为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所必需。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德芳博士的《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一书对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兴起的原因、公共外交的实践与发展,以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力量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全球性问题愈发突出,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开始."全球化"是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一种"解读"的努力.在国际政治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是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有效性与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政治存在周期性规律,新现实主义更是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霸权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这一"规律"有其适用的范围与条件,因而有一定的限度.对国际政治权势转换及其后果的研究应保持理论的开放性空间,而在现实国际政治中,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将消解这种"规律",从而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关系呈现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发展为切入点,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反思,从而阐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学术信息     
汪晓风在《国际论坛》2 0 0 2年第 2期发表的《从相互依赖到全球化———国际合作理论的发展》一文 ,从相互依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国际合作理论的发展 ,指出“全球化”这一概念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中被集中关注的程度 ,很容易令人联系到 70年代引起广泛讨论的另一个概念———“相互依赖”。尽管两者描述的现象都并非同时代的新鲜事物 ,但在各自的时代都受到了特别是国际政治理论学者的青睐。究其原因 ,既有国际政治现实深刻变化的因素 ,也有国际政治理论自身的发展逻辑。而国际合作理论的研究从 70年代以来也不断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