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造就完善人格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经之路。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培养人的优美情操、崇高志向,提高人们欣赏、感受美的能力,促进他们成为一个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模式 在探讨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指向问题时,很难回避对当代青年审美趣味模式的思考。事实上,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指向,基本上是一个审美趣味模式的展现过程。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模式进行一番透视。  相似文献   

3.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推出的《美国文官群体研究》一书,是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石庆环多年来从事美国文官制度史研究的一个总结与拓展性的成果,是近年来国内系统研究美国文官这一特殊白领职业群体的第一部著作。全书由美国文官管理制度变革总论、美国文官群体的职业保障、美国文官群体的政治地位、美国文官群体的社会属性和比较研究:文官制度的时空差异与历史共性共5章32节构成,总字数44万余。  相似文献   

4.
亚文化群是通过商品使用而形成的社会分层,他们在消费行为中的特点是对风格的大胆运用.这种风格有一系列表征物,并且具有同源性,从而体现出亚文化群的消费特征和审美趣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以鲁迅的悲剧艺术,谈谈它的审美价值。 一 审美属性在本质上是价值属性。作家或艺术家只有以自己观点体验审美对象的时候才能获得自己的审美价值。而作者的“观照”与“体验”,都带有自己的理智,因此,审美价值无论如何离不开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一个作者的审美趣味往往是根据自己感情,在审视感知不同的对象或现象时,所发生喜爱或厌恶之情,从而确定它的审  相似文献   

6.
《荀子》文本所呈现出的功利文艺思想是荀子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以"人性"与"生存"的理论视域切入文本,对人性本质论、性恶欲望论、天人关系论以及社会生存论这四个主题论域进行阐析,从而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教化转向,建构完整而和谐的社会功利秩序。在"功利"与"审美"的悖辩中,诠释了荀子功利文艺思想审美发生的理论缘起,也夯实了荀子功利文艺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前,关于组织理论转向的代表性论述,无论是人性视角的转向,还是组织视角的转向,其理论自身都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与冲突。这根源于组织理论与组织现实的脱离。组织理论转向的更为合理的说明应是由生产性理论迈向生活性理论的"生活化"转向:在组织的人性前提上,由生产者转向生活者;在组织的系统形态上,由生产性系统转向生活性系统。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着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偏差与矛盾。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公共文化提供者在决策、服务和考核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为此,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在五个维度上完成必要的转向,即从"外部观看"转向文化共享式的移情理解,由整体化思维转向族群细分的视角,由沙盘图上的俯瞰转向流动中的生活秩序,从审阅数字化信息转向考察实际效果,由单方向的供给转向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使供给与需求更好地契合,实现民生工作与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正是对后者的反拨。如果说审美诗学是"现代性"语境的研究方法,那么文化诗学无疑属于后现代语境。文化诗学这一研究路径的出现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三大转向密切相关,可以说它最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这种转向。在操作层面上,迄今为止,我们所说的文化诗学大体有三种研究模式:"主体——文化心理研究模式"、"语境化综合研究模式"、"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人之美美在人格。由于公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趣味、客观的审美标准、能动的审美创造,因而塑造其审美人格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公安大学生审美人格的价值内涵应当包括高尚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纯洁的道德品质、文明的举止风度、坚强的自律能力等等。公安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塑造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互结合而共同完成、巩固和发展,而学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有三对基本矛盾:一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二是人与他人乃至社会的矛盾,三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构建和谐人生环境,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官制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能体现多种效益的管理体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西方文官制度集中体现了两大基本原则,即法制化原则和功绩制原则。它们是西方文官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也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其文官制度中的体现。西方文官制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比较科学的运行机制对保证文官系统内部人员的精干、优化、廉洁和高效有着不  相似文献   

13.
审美文化与民族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特定的审美文化从属于特定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的内涵包括群体的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艺术性的物化产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等方面.本文从反传统美学的角度论证了传统美学的重大缺失和根本弊端.并论证了审美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新的领域"、"重写美学史"、"新的思维与新的方法"及"创建新的学科"等五个方面的创新性意义.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是当下中国美学研究走出困境、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文官退休制度是西方文官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促进文职人员更新、增强政府活力和提高行政效率有明显作用,而且从法律上确认了文官享受退休、退休金待遇的权利,使文官在职业上具备一定的保障,因而更具有激励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西方文官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5.
奖惩制在西方文官制度中具有相当突出的作用,它既是鼓励文官奋发上进的动力,又是制裁文官工作拖沓、违反纪律的手段。长期以来,奖惩严明实际上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也成为文官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简单地讲,奖惩的含义就是指文官职务的晋升或是下降。前者体现对文官努力工作的奖励,后者体现对文官政绩平淡甚至失误的惩罚。  相似文献   

16.
二次元本质是一个架空世界,一些深陷其中的青年由"三维"走向"二维",与马克思"现实的人"相背离。这些青年在身份认同与社群关系、表达实践与语言建构以及审美价值观三个层面均体现出架空的特性;架空原因则考虑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符号异化、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以及青年独特的自身因素。引导这些沉浸虚拟中的青年回归现实,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二次元新媒体、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气节"一直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的时代性.元好问和钱谦益在易代时的政治选择有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有政治上的"污点".后人,尤其是清代人在评价他们的时候,元被视为"完节"而钱却被视为"失节",这其中固然有不同人格的差异,更有时代的影响.对两人行为及获得评价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气节"并非亘古不变的为人准则,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晚年司汤达自觉地对现实主义做了反思与批判,虽不能直接视为现代主义的创作,但其创作实践却与现代性思潮颇为契舍。在人物选择上,传统的英雄人物让位于恶魔式的流氓无赖;拳真模式上由客观真实转向主观真实,由单维表象真实转向多维内在真实;审美模式上由审美转向审丑;善恶模式上由善恶分明转向破坏道德式的界限模糊。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和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人们都注意到了它们在题材上的继承关系。这种关系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唐传奇以虚构型的叙事、奇特的矛盾冲突、反映现实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影响了戏曲的发展。一种艺术的成长需要地负海涵的容量,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总是汲取融汇母体中特有的血肉精髓,从而铸成一个个独特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20.
"清浊"是经典中医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元概念"。当论及清浊之阴阳时,一般以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但这与寒热阴阳、气味阴阳以及营卫阴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清升浊降"是中医学中与"清浊"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个理论从类比自然界中的浮力现象而来。然而,根据浮力原理,物质在液体里上升还是下降,只与该物质的密度有关,而与用量无关;升提或下降之力的大小,则与密度和用量有关。而根据清轻者为阳主升的假设,药物在人体里上升还是下降,不仅与该药物的密度有关,而且与用量有关,二者产生了矛盾,从而导致临床用药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