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由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属于侵权的民事责任范畴,这样就使得因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精神损失常常得不到补偿。如某家影剧院与某家歌舞团签订合同,双方约定由该团在该院演出一场文艺歌舞晚会。房票售出后,该团由于被另一家剧院高价收买而违约,该院遂遭到许多观众的批评与谴责,由于信誉下降,在一段时间里上座率大幅度降低,造成很大损失。该院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不仅给予直  相似文献   

2.
各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法学界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与含义、条件与标准、范围与大小、特征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国外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过去与现在的立法、司法状况问题似乎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具体谈一谈,并希望拙文能够抛砖引玉,以期人们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行政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践中行政精神损害案件存在的事实和行政精神损害赔偿立法不完善的现状以及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要求,迫切要求应尽快修改、完善《国家赔偿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赔偿范围、方式以及赔偿额确定标准,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刘畅 《法制与社会》2014,(34):295-296
近些年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日趋完善,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关注度也日趋升高,所以,立法界必须尽早对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缺陷加以研究和完善,本首先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含义和相关立法规定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系统分析了当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性的探讨研究了有关进一步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私法精神的复兴是《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的本质特征。与以往的民法典相比,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更加精彩,俄罗斯以立法的方式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独立地位,确立了较为宽泛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对侵害财产权而致的精神损害实行有限赔偿原则,突出了对受害人所受精神损害的关注,体现了对人格和人的尊严保护的私法理念。上述立法特色无疑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顺应保护人权法律发展的世界潮流,确立著作权人、法人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6.
侵犯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思考·洒欣燕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该规定将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  相似文献   

7.
有关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风 《经济与法》2001,(3):16-18
精神损害,是指精神利益损害,又可称非财产利益损害。结合我国实际,则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名誉、姓名、肖像、荣誉、名称等人身权利,给受害人的人格、精神、尊严、信誉、品格等造成非财产上的损害。精神损害(狭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其法律特征如下:1、精神损害行为是一种不法的侵害他人合法人身权的行为;2、精神损害直接表现为一种非财产性损害,  相似文献   

8.
侵犯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该规定将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外延界定为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或其亲属在遭受人身损害带给其的物质损失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而且精神痛苦有时比肉体痛苦对当事人的伤害程度更重。这种侵犯生命健康权引起的精神损害,现已愈来愈为司法界所关注,对此予以立法保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因此有必要对侵犯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国家除了对传统的保护物质性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外,还提出了保护非财产权的法律观念,以此来保护权利主体的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由此在法律上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随着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当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不断显现出来,2009年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但也只是原则性的立法,仍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因此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陆法系固有的民事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上的“侵辱之诉”,大陆法系各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均是从普通法进行法律移植的产物。源于普通法的惩罚性赔偿一经移植到大陆法系,便与精神损害赔偿发生了制度上的分野,不再具有对精神损害的补偿功能。试图通过论证惩罚性赔偿的补偿性来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大陆法系的构建提供正当化基础和通过发掘精神损害的惩罚性以培育“本土威慑”的观点都不值赞同。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功能均不相同,两者可以在同一案件中一并适用。侵权与违约竞合案件中的违约精神损害可通过违约之诉进行救济;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合同中的违约精神损害属于履行利益的损失,应通过违约之诉予以救济。现行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已经超出了《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产品侵权领域并扩张至合同法领域,建议未来民法典应设置惩罚性赔偿的一般条款并将其置于债的总则性部分。  相似文献   

11.
于金葵 《经济与法》2001,(10):17-19
近几年,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屡见不鲜,我国立法界、司法界和理论界等对此制度的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而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形式进行救济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在民事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行政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和司法却存在很大的缺陷。2001年1月发生的麻旦旦案件对我国行政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司法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比较法与历史分析法的方法,指出造成违约责任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合同法的许多制度受到旧法的影响,历史的惯性使得人们无视它存在的现实基础。随着现代各国合同义务的扩张,合同责任的基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承认违约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才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变迁对法律的新诉求。此外,本文对反对违约责任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意见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立法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通说也认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不应予以赔偿,但司法实践中却存有许多支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判例。本文立足于民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法规,采用宏观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中外诸多国家的立法、判例及学界观点,提出我国应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大多数国家已经不再适用一般侵权行为的责任法理。机动车作为一项"高速运输工具",我国的民法意识到了其所带给现代社会的危险性,在立法精神上采取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应该说与世界潮流是相一致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更加明确了这一法理精神,从人本主义的立场,规定了严格责任制度,这就为我们的司法实践指引了道路。然而就具体的赔偿操作问题,以及与之相应的配套改革,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明确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含义的前提下,进一步论述了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关于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立法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若干完善相关法律立法工作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1993年和2005年的公司法均未对优先股加以明确规定,但两法在内容上的根本差异使得2005年公司法在解释论上应作出肯定的结论。除了法律层次上未予明确,而留待国务院另行做出规定外,行政法规和规章层次的立法有大量的文件对优先股予以肯定,尤其是新近的创业投资和征地拆迁中对优先股的应用值得重视。在实践中,优先股被应用于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内部职工持股会、国有股转优先股以实现国有股权的保护、风险投资等领域,但在上市公司中的优先股则较为少见。日本公司立法对优先股规制较早,几次修订优先股制度也日益合理化、灵活化,更能满足公司和投资者的需求,美国的优先股实践也历经变迁,它们的立法经验和公司实践均值得我们参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浅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行政立法失误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于国家赔偿制度之外,是我国行政立法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一个重大缺陷。本文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行政赔偿制度的上述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赔偿”在中国司法领域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法律术语,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一般比较谨慎,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且赔偿标准也比较低,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而在英国,“精神损害赔偿”一词却在1989年黑斯罗案件发生之后成为妇孺皆知的法律术语,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本文将就中国和英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主体资格的认定问题阐述一下个人见解。 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看主体的认定 在中国的法律中,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界定为: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20.
一、违约判处精神损害赔偿的现实存在性对这一问题我们先从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进行考察。2001年初,原告阮某一家参加了被告上海市某国际旅行公司组织的泰国、香港、澳门三地游。在港期间,旅行公司将旅游团交由香港一旅行社接待。旅行中,该社派出的导游对原告夫妇进行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