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专用文书。历史上曾有若干帝王下过荒诞无稽的诏书,而晋武帝司马炎的那份“权禁断天下嫁娶”诏,可谓史上最色胆包天的荒唐诏令。  相似文献   

2.
田野 《法制博览》2010,(14):78-78
公元263年年底,晋王司马炎把魏帝曹奂赶下龙椅,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司马炎成为西晋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登上王位后,立即兵发东吴,灭了吴国。自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全世界的华人居住区,香港可谓是选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了,“香港小姐”已不再是仅有的一项选美活动,继之而来的亚洲小姐、健美小姐、电视小姐、国际华裔小姐等,规模、方式不一而同,简直可称为一种方兴未艾的“选美文化”了,给繁华的香港地平添了不少新鲜话题。选美热潮进入夏季,是香港选美活动的兴旺时期,无论电视上的宣传短片、报摊上的杂志刊物,以至普通市民饮早茶的话题,都表明香港选美热潮逐年来有增无  相似文献   

4.
佚名 《工会博览》2006,(24):39-39
现代的选美,各式各样,名称不一,可谓五光十色。殊不知中国古代也有不同的选美活动。有档案记录的,就算清代的选秀女活动了。秀女也就是美女。何谓美女,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看法。各个阶级也有不同的标准。既有唐肥燕瘦之美,也有“三寸金莲”之美,更有柔弱哀怜之美。而清朝宫廷选美,即所谓秀女,首先必须是血统纯洁的官员的女子,以保持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在保证血缘和社会地位高尚的情况下,才讲女子的美貌与素质。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09,(13):62-63
明代铸钱少,众所皆知,从1368年至1644年,共17个朝代,仅有9个皇帝铸钱。有史学家称明代正德年间并未铸钱,但后世盛传天下“正德钱”仅余两枚半。那么民间传说缘何而起呢?  相似文献   

6.
《法制博览》2009,(21):57-57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7.
乔娟 《法制博览》2009,(18):80-80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向吴国发动战争,将东吴所有郡、州、县正式并人晋国版图。终结了长达百年的分裂格局。  相似文献   

8.
选美种种     
谢宗玉 《法制博览》2011,(14):75-75
那天又看了一场选美比赛,当看着记不住名字的几个女孩在闪光灯下喜极而泣的样子时,我忍不住咧嘴笑了。我想,用我现在这种宽容而平和的心态看选美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若放在十年前,  相似文献   

9.
张梦亭 《法制博览》2009,(23):34-35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10.
机关恶俗     
山海夫 《法制博览》2011,(16):78-78
机关虽然不能称“国中之国”,但可以“另立天下”,上有上策,下有下策,自己另搞一套,而且把这些“下策”搞得约定成俗。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和庞统同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土司马徽曾夸赞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他俩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别呢?刘备一度龙凤兼得,为何还是没安天下呢?  相似文献   

12.
冷成金 《法制博览》2008,(15):38-41
谁说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亦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何以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当然,从根本意义上讲,“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蚓,不能时时处处都强凋根本原冈的作用,否则,就会变得迂腐不堪。在一定情况下,远水不解近渴,根本原因只能发挥远期的、隐性的作用,而一些具体的策略,则成了成败的根源?在秦末乱世,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冷成金 《法制博览》2009,(11):28-29
谁说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亦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何以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当然,从根本意义上讲,“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不能时时处处都强调根本原因的作用,否则,就会变得迂腐不堪。在一定情况下,远水不解近渴,根本原因只能发挥远期的、隐性的作用,而一些具体的策略,则成了成败的根源。在秦末乱世,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党的马英九先生已于今年5月20日宣布就职,其所发表的“就职演说”,总体上是好的,各方对于他充满期待。自1949年以来,两蒋主政台湾近40年,李扁主政20年。从“两蒋”到李扁,这是一个转折点,两岸由“争天下”到“分天下”,即由“正统”之争转向“主权”之争,由“一个中国”之争,转向“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会否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两岸将由“两个主权实体”之争,再转向“一个主权实体”之争,并进而转向一个新的统一的中国呢?这是大家非常关注和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薛涌 《法制博览》2009,(14):39-39
1907年,“横跨了吴淞江(苏州河)两岸,扼守住它流入黄浦江的出口之冲”的外白渡桥建成。两年后,上海以西数千公里外,一座外观形貌与外白渡桥酷肖、堪称其放大版的钢铁巨龙在西北落成,那就是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兰州黄河大铁桥。  相似文献   

16.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自辩,颁行天下。然而,事与愿违,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动而曲折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7.
男女有别     
在旧社会,上海是有租界的。这租界,是洋人的天下.洋人是有“身份”的,而且最高,挨下来便是黑齿阿二,红头阿三,黄皮肤的国人——买办之类“高等华人”除外——没身份,被戏称为“黄皮阿四”,受尽凌辱,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5):49-51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相似文献   

19.
清秋子 《法制博览》2010,(17):16-18
一朝被蛇咬 百年怕井绳 宋太祖赵匡胤开困以后,看看四周都是割据政权,“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他睡不着了,要一个一个地收拾。掂量了半天自己的斤两,没敢去动北边的“北汉”,因为北汉后面有大辽撑腰。他和宰相赵普商定了平定天下的战略,那就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相似文献   

20.
王重旭 《法制博览》2009,(21):22-23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悬挂于岳阳楼上的一副气势十足的对联.其实,岳阳楼之所以名噪天下,不在其楼,而在范仲淹之文章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