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民法是大学法律系、政法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也是自学法学者的一门必修课。在当前我国尚没民法典或者说尚没法典式的民法的情况下,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可能是初学法学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现在,就怎样自学民法,谈点个人看法,供自学民法的同志们参考。一、认识民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民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它调整着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一定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民法是我国基本法之一。所谓基本法是它的内容反映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领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工具。民法是构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它是调整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以及公民相互之间的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6,(8)
自学民法或初学民法的同志,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和如何掌握学习方法的问题。本文想从三个方面和自学者谈谈有关民法学习的问题。一、民法、民法通则和民法学的概念民法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这个概念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广义的民法,它是  相似文献   

4.
中华律师函授中心民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律部门,民法学在法学领域中居于显著地位,这是由于民法调整的对象和人民生活异常密切的缘故。现在《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学员对怎样才能学好民法提出了问题,我作为一名民法教师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正确认识民法的内容。民法调整的对象是什么,哪些问题属于民法的范围?这样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它是学习钻研民法的前提条件。不久以前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以明确:(一)我国民法中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不仅有公民,也包括法人;(二)参与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许多初学民法课程的青年,很想知道如何掌握学好民法的要领,根据我多年从事民法学教学的体会,谈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一、充分认识学好民法与律师工作的关系民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依照《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规范涉及到每一个公民和所有社会组织,公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法人的生产经营、日常的经济活动,都与民法有关。随着在全民中普及法律常识,公民、法人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懂得并敢于通过诉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民法学是法学体系中一门基本法律学科,是研究民法及其应用问题的专门科学。 民法是由调整民事财产关系、民事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有机组成的一个法律规范体系。它不仅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客观经济规律,“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且体现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抉择行为规范上升为法律的意志。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著作权法与民法的联系与区别(一)著作权法与民法的联系.我国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我国著作权法调整的是作者、传播者、作品使用者及著作权管理者在创作、传播、使用、管理和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其中主要是平等主体之间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不难看出,著作权法律规范是属于民事法律规范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常说,民法是基本部门法,著作权法是亚部门法,它们都是规范民事权利的法律.通过比较  相似文献   

8.
《法学》1986,(6)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笔者就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的概念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就是指具有财产内容或者经济利益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公民和法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9.
关于继承法律制度及其规范,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被继承人由于死亡而开始的财产依一定的亲属关系而转移的权利义务问题。正确地建立继承法律制度,规范这些因一定身份而引起的财产关系,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建立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台湾当局正在起草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暂行条例》(草案)已接近完成,其中有关两岸人民关系中因继承而引起的财产关系也作了某些规范,应当说,台湾的当政者在台湾广大人民强烈要求与大陆人民交往的情势下,不得不就两岸人民因交往而引起的某些法律问题作出规定,这样做是明智的,尤其是面对两岸人民间因一定身份而产生的财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经济改革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一条崭新的道路。与这场经济改革相适应,我国的法律制度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并对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特别是作为直接调整财产关系的民法,在这场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更充分地显示出来。民法是调整财产关系和一定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它所调整和反映的社会关系的核心,就是一定社会的商品关系。从民法的发展史看,民法是适应商品经济而产生的,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内容要点有二:(一)认为所有制关系是一种完整的统一的经济关系,由民法统一加以调整,才能适应这种统一性和完整性,不同意民法只能调整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和民法只能调整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等观点;(二)认为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关系应由民法统一调整,不同意民法只能调整非计划商品交换关系,而计划商品交换关系应由别的法律部门调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民法?对于民法理论体系中的这个首要和基本的问题,社会主义民法学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最初,苏联民法学者根据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法不是私法的论点,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私法”说,建立了“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的民法著作和立法文件使用了“民事关系”的概念。一般认为它是指民法调整的对象,即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什么是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传统的说法是: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由此推导出民法的定义是: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我认为这个定义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沈丹 《法制与社会》2014,(9):269+271-269,271
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部门法调整,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首先,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民法调整两大社会关系:一是财产关系;二是人身关系。民法为什么调整财产关系这并不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但是我们知道,从本质上来说,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然而,民法为什么调整人身关系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通过对民法的概念、性质以及人身关系的概念、特点等的理解来探讨民法调整人身关系的必要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国际私法的对象和国际私法应包括哪几种规范,这两个问题,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国际私法的对象是指国际私法这个法律部门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即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简称涉外民法关系,也就是在民法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权利与义务)这三个要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外国的因素,例如: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是外国公民或外国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或财产位于外国境内;据以产生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等等。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发生的财产关系是很多的,它们由许多法律部门调整,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参加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双方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这是民法调整财产关系的最主要的特点。这个特点,不仅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剥阶级的民法,而且把民法与调整着一部分财产关系的其它法律部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8.
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它不是立法者随心所欲的任意规定,而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因此,我国民法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民法划清了界限。同时,我国民法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法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使我国民法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我国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按照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中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所发生的商品  相似文献   

20.
姬婧 《公民与法治》2007,(8):28-28,29,30
物权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专家们众说纷纭。引用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南振兴的解释来说就是:“物权法是调整有形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关系的法律规则。它和债权法构成调整财产关系的民法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