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及一个人“爱吹不爱批”,人们往往说:“他只听好话,听不得坏话。”我每每听到这种说法,对那些所谓只听“好话”者,总有些怀疑:他们真的听“好话”吗?“您有水平、有能力,领导有方。要不是您呀,我们连工资也难到手。”这是什么话?“您决策时倾听群众的意见不够,工作失误与您作风官僚有关。”这是什么话?  相似文献   

2.
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不言而喻,应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事事为孩子的楷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一贯正确,失误是难免的。我常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要帮助老师,如果发现老师有说得不对、处理不妥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来。”这不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话,而是出于真心实意要做好工作的肺腑之言。然而,当自己工作中真的出现了失误,并且要彻底地纠正这种失误,又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常见的则是教师被感情所左右,失去了理智。  相似文献   

3.
一、要抓好班级德育工作,班主任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为了给学生以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崇高道德的人。”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学生,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才能抓好班级德育工作。二、要抓好班级德育工作,道德品质教育要经常化班级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又要加强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训练。要经常对学生进剂中学生守则人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要持之以恒,坚…  相似文献   

4.
21年前,他响应党支援西部的号召从胶东来到农七师一二九团支教。靠博学与汗水,1993年,他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0年,他又被自治区教委授予“自治区特级教师”殊荣。作为全师惟一享受政府津贴的教育工作者,他说:“我为自己能有机会为团场的教育事业尽力而自豪。”他就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五五中学副校长、高中部化学教师王春志。认真,是王春志工作的一贯作风。无论是对自己的教学,还是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他总是尽可能做到最好。他始终对工作抱着一个信条:让自己终生无憾,让学生忆昔无悔。长期的教学使他积劳成疾,高血压引发眼底出血…  相似文献   

5.
浅谈教师的人格塑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很显然,在总书记对教师的要求中,其核心是师德。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6.
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坚定不移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改革,视学生如亲子,视事业为天职。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德修养。1.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特有之义,为人师表既是古今中外教师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也是教师严于律己、自勉自励的准则。因此,教师要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求教师热爱真理,不昏不昧,不假不欺,作风正派,民主公正,谦虚谨慎,是非分明,持身温恭,进退有节,不贪杯,不图利,不暴躁善怒,不滑稽取笑。对学生和他人的缺点、错误能宽容、谅解,不屈服于自然的情绪,而是用理智来控制内心的冲动,对待优等生不偏袒,对后进生不嫌弃,对自己的过失不回避,勇于自我批评,言行不一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大敌。  相似文献   

7.
主人与仆人     
2009年人代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了一个代表团的审议会。一位农民代表在发表意见时对他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总理认真地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在此次人代会前,温总理曾专门邀请各方面的代表到中南海座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他对那些工农群众的代表说,你们是这里的主人。从这些简短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时时刻刻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的总理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3月15日,朱镕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有记者问:“您的任期已经过半,您希望中国人民在您离任之后最记得您的到底是哪个方面?”他响亮地回答:“我只希望在我离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我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相似文献   

9.
教师人格的感召力,身教的感召力,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巨大的。它早已被教师本身所意识和体验,更为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所强调。古人杨雄在《法言·学行篇》中提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汉代《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传》中提出:“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加里宁认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为人师表应该是教师的重要素质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上课,我因身体不适,带着几分倦意走上讲台,一同学搬来自己的凳子,轻轻地说了声:“老师,请您坐下来讲!”我说:“谢谢,我不坐!”我不坐,因为我深深地懂得,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就是站着的事业。有人说,教师像蜡烛,毁灭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  相似文献   

11.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让学生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对公、对私,进而懂得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的落脚点就应该教学生学会做人。 以师品影响学生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的人品对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影响极其深远。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师品的重要表现。教师在工作中认真执著、关爱学生,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我任班主任时,有位学生由于英语成绩差,加之家里无力供他读书,打算辍学回家,挣了钱后再来读书。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那渴求知识但又无可奈何的神情,便对他说:“你目前回家凭什么挣钱?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靠的是知识致富,你一个  相似文献   

12.
小寒 《新长征》2000,(2):30-31
人民教师历来被视为“灵魂的工程师”,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人师表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出生于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朱学顺从小就非常向往的一种职业。23岁他被推荐上了吉林医科大学(现为白求恩医科大学),24岁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切为他的人生开了一个好头。然而,随着事业的发展,随着自己社会地位的提高,升任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后的朱学顺对自己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似乎不再那样珍视。他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身分,忘记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他的人生轨迹急转直下,终于因涉…  相似文献   

13.
德育工作探寻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者的要求俗有“言传身教”之说,这就是说,教育者(包括教师、领导、师傅、家长等)在被教育者面前,无论言语和行动,都要起示范作用,口头上要传授,行动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落脚点在于“身教”。比如,做老师的在集体劳动中以身作则,带头苦干,可是,因为他平时和学生“不够哥们”,因而费力不讨好。学生  相似文献   

14.
达竹柏林矿业有限公司经理、共产党员邬宗文同志有一个特殊“嗜好”——爱下井。他常说:“煤矿工作在井下,不下井怎样了解现场生产情况。”他下井的方式很有特色。一是工作再忙,应酬再多也不误下井。作为公司行政“一把手”,他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可再忙也要抽空挤时间下井,从未间断过。二是白天尽量少下井,选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与竞争激烈并存的时代,学习已成为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学习就离不开思考,而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勤于思考,恰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思索、考虑之意。据资料记载,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试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一天晚上走过实验室,当时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个学生依然伏在工作台上,于是进去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卢瑟福问:“那么你白天都在干什么?”答:“我也在工作。”卢又问:“你早上也在工作?”学生答:“是的。”于是,卢瑟福提出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6.
常省吾身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10):23-2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自省,主张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作出评价,从而改正过失,鞭策自己。古人有许多关于自省方面的论述,今日读来仍醒人心目。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看见贤人,便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要自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教师传授…  相似文献   

17.
党刊纵览     
主政一方者要为人师表 领导要“为人师表”,因为当老师要给同学讲正面道理,要当表率。作为一任地方书记,唯有全力以赴带好头,率先垂范,干部跟着你干才有奔头,才能感受到你的光和热。如果一个主要领导窝窝囊囊,没有激情,没有朝气这个队伍就完了。“为人师表”还要求老师真诚面对学生,不说假话、没有保留;能敏锐地接受一些新东西;必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加与基层接触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我心有主     
有一个故事,说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相似文献   

19.
她说:“一个小学教师,如果跟班走的话,一生至多教上千名学生。对教师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一笔财富,教师没有理由不去热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最优秀的人,哪怕他是个残疾人!”徐隽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她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她说,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她曾教过一名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经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徐隽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研究讨论话剧剧本《屈原》时,周恩来同志对历史剧创作的原则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讲完后,笑着问身边一位同志:“你的意见呢?”那位同志急忙答道:“没有意见,同意您说的。”周恩来同志听后很不高兴,严肃地对那位同志说:“怎么可以没有意见呢?遇到问题,你不思考吗?我不喜欢你们一来就同意我的意见,那还要讨论做什么呢?共产党员应该善于思考,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