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丽莹 《传承》2010,(18):146-147
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个提出权力分立理论的启蒙思想家,通过阅读《政府论》下篇,并结合洛克的政治思想,尝试探析洛克权力理论的内涵,主要从洛克的立法权至上、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立、执行权与对外权联结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孟德斯鸠是西方权力分立学说的典型代表人物。以他的权力分立学说为背景,来映照孙中山的权力分立学说,可以看到后者的特质在于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国家自由;它的五权之间不存在制衡关系;它引进了人民权作为对政府治权的制约,这是孟德斯鸠学说中所缺乏的。虽然二者都对人民的能力抱着深深的不信任态度,但两种学说的历史命运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伍俊斌 《前沿》2011,(1):40-43
分权制衡理论发轫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哲学,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形成系统的理论形态。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以人性论和自然权利论为基石建构的分权制衡理论,至今仍深刻影响人们对政治权力的认同和对政治体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魏宏 《长白学刊》2003,(2):26-32
“国家立法权”与“立法权”不是同一概念,而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国家立法权是由国家一级立法机关,对于国家领土之内、只涉及到国民共同体利益的事项制定法律件、确立法律规范的权力,它不能、也无法排除一个国家之内其他类型立法权形式的存在。同时,立法权虽在终极意义上是主权特征,但在操作意义上则是治权的表现形式,在民主制度下,本质上应当视为人民的自治权。国家立法权作为国民的自治权,其设置应着眼于“自治”二字,划定国家立法的事项范围,并使制宪权与立法权相分离。  相似文献   

5.
洛克的立法权理论源于其分权理论,而且是分权理论的精髓所在。“立法至上”主义包括立法权性质、立法与行政的关系,处理原则等。洛克的立法权本身是有缺憾的,他没有指出分权中对立法的相对制衡标准,法国的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洛克的理论,弥补了这一缺憾,并提出了立法权也应受到行政与司法权力的制约,美国宪法便在此基础上产生。于是,17、18世纪的英美宪法出现了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6.
申林 《长江论坛》2020,(1):39-45
分权制衡理论是西方近代时期出现并发展完善的一种政治理论。西方分权制衡理论的演进大体上呈现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从主张立法机关对其他权力机关的单向制约发展为强调立法机关与其他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第二,从忽视不同权力机关之间的力量平衡发展到注重各种权力机关之间力量的相互平衡;第三,从单纯考虑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发展到权力制衡与权力协调并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行政权不断膨胀和扩张的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会使这一趋势得到减弱或遏制。立法权和司法权在网络时代对行政权的监督将被削弱,而公民社会对行政权的监督也将受到侵蚀。在网络时代如何遏制行政权的扩张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分立是上市公司重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其实现经营专业化、效率化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公司分立法制发展相对滞后,现行法律规定也极为简单,在法律实务中,不仅无法解决分立的方式、分立的对价等公司分立本身的问题,更无法回答上市公司进行分立后,上市资格是否可以继受等特殊问题。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分立制度缺失的状况,完善上市公司分立制度,我国有必要明确上市公司分立的概念,引入吸收分立来丰富上市公司分立的方式;同时,建立公司上市的特别审查制度,对分立公司与继受公司是否可以同时上市、上市协议是否可以转让等公司分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明确规范;调整上市公司分立中债权人保护的规则,将继受公司对分立前公司债务所承担的连带责任在期限以及责任范围上进行一定的限制,可进一步激发上市公司通过公司分立的方式调整自身结构。  相似文献   

9.
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上存在问题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对此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有深刻阐述,且人们已经形成共识。为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  相似文献   

10.
梁璐 《人民政坛》2012,(12):18-1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权力正确运行。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建立健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机制,对于保障权力正确行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权力在制约下运行在我国,权力的横向配置上,有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种权力。这三种权力有着不同的权力主体,通过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和参考国外加强权力监督的实践经验,对进一步加强我国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控制权力滥用,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权力监督制度,并积累了许多成功做法和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法规规范权力、以公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学内部管理权力严重失衡,影响了大学的健康发展。大学内部管理权力最根本的形式有两种,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互补和协调的,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可以较好地促进大学内部管理的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13.
福柯的权力理论与权力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奎  刘芳 《前沿》2013,(3):63-66
作为现当代最具原创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福柯以其极具颠覆性的权力理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他对相关学科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刻。本文分析了福柯权力概念中体现出的弥散性、结构性、生产性和技术性特征,探讨了福柯理论独特的权力观、知识观、时空观和历史观,比较了其与韦伯、涂尔干、马克思等人的经典研究,反思了福柯哲学所面对的理论困境及其具有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柳红霞 《社会主义研究》2007,105(1):125-127
本文基于冷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与国家硬权力相对应的软权力的缘起及其基本内涵,并对国家软、硬权力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理论梳理,进而阐释了构成国际关系中国家基本权力的软权力和硬权力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对完善我国现行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完善我国现行权力制约机制,必须从加强公民权利即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以及建立权力机关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制约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16.
陈晓虹 《人权》2008,(4):29-31
一、自然权利的历史渊源 在14世纪开始兴起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时代中,思维的起点开始转向关怀感性生命。这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人”作为政治与法律概念在近代的复兴,从而宣告了权利政治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福柯权力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运梁 《求索》2010,(4):102-104
福柯不再将权力视作是某个组织、集体或者个人的所有物,权力没有中心点,没有主体,没有机构,它不是单向性的,它永远存在于关系之中,它是这些关系的依靠、较量、连接、分裂、争斗,权力来自四面八方,它无处不在,正是权力的结合或者纷争才构成了巨大、复杂而纷繁的形式本身。社会机制,包括监狱、刑罚,正是权力的战略形式。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执政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我们认为,消极腐败的危险是最根本、最关键、最要害、最致命的危险。消极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姜瑞林 《前沿》2010,(14):96-98
国家权力的分立制衡理论与其具体的实现模式并不是惟一的。国家权力架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从其所依存的政治背景下进行考察。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法律监督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被赋予检察机关,体现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我国权力监督薄弱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检察机关对公权力的法律监督,尤其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马密  师索 《前沿》2012,(21):63-65
权力理论是自中世纪以来政治学理论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传统政治权力理论以君权关系为基石受到了后现代政治学大师福柯的批判.文献分析的方法论证了福柯为了拯救个体的主体性,从新的视角探寻现代权力的微观形态,总结了现代性权力隐匿性、知识化特点,分析了现代性之下“无所不在的”权力对人的个体意识的侵害,以及福柯所构建的拯救方案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