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白喜事政府划“红线”、村规民约群众定“规矩”……作为2021年民政部确认的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之一,河南省宁陵县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先改先试先行,创新实践“把好一个风向、依托两大平台、制定三层约束、建好四大阵地”工作总机制,勇于破旧立新,狠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天价彩礼等不正之风,着力打造全国婚俗改革新标杆,让文明新风充盈乡村。  相似文献   

2.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重视"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湖南省临澧县民政局以婚姻登记为平台,以"重服务、促和谐"为核心理念,着力打造"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品牌,取得了一定实效。创建3A级机关,构建婚姻文化阵地婚姻登记工作是有效实施婚姻法的重要保障。如何才  相似文献   

3.
李雪 《中国民政》2023,(1):33-34
<正>上海市奉贤区以贤美为魂、创新为要、惠民为本、共治为纲,凝心聚力,积极谱写海派婚俗新篇章。贤美为魂,内涵孕育贤城婚俗新气象。一是深耕“修身美育”工程。把婚俗新风尚建设纳入“美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圆梦行动”、沪浙“慈善孝贤”五地平行论坛、“贤风家韵”等活动以及“最美家庭”等评选,发挥234个齐贤修身示范阵地作用,吸引289万人次参与。  相似文献   

4.
张娟 《中国民政》2022,(16):26-29
<正>碧空澄澈、绿草茵茵、荷花飘香,漫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沿途皆是美景。8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暨阳湖生态园的张家港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成双成对的新人们牵着手、捧着花正在排队办理结婚登记,幸福溢于言表。这里风景如画,设施齐全,集婚姻登记、颁证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文化体验等功能一体,并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声、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的婚恋古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土家族文化中的原始婚俗,如兄妹结婚、普那路亚婚姻、同姓为婚、骨种婚等。这些婚俗有的存在于土家婚姻现实中,有的是一个世纪以前的历史文化中的陈迹。  相似文献   

6.
陈菁  沈芸 《当代广西》2013,(4):23-24
南宁大力创建先锋示范城,打造首府靓丽新名片。南宁市创建先锋示范城,打造广西一流、全国知名的"红色名片"。通过创建先锋示范岗、先锋示范点、先锋示范单位,打造先锋示范队伍、先锋示范品牌、先锋示范文化,构建具有首府特色的先锋示范体系,将南宁建设成为基层党建创先之城、为民服务奉献之城、党群和谐模范之城、党建文化创新之城。创建先锋示范城的生动实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8,(2):34-34
近年来.常熟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以人为本,立足又好又快。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更加重视产业优化升级、城乡优化布局、环境优化发展.努力推进常熟由“城市品牌”向“品牌城市”、“旅游城市”向“休闲城市”、“小康城市”向“幸福城市”转变.全力打造“经济繁荣之城、山水文化之城、生活品质之城、文明和谐之城”。本期封面为与蓝天相拥、与碧水相抱、与绿色相伴的常熟市尚湖旅游度假区一角。  相似文献   

8.
正花山之城是基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而对宁明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和精准提炼,是崇左市宁明县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基调、总遵循。宁明县要找准功能定位、把握深刻内涵、依托有效抓手,全力打造文化彰显的花山之城。找准花山之城的功能定位从历史维度看,就是要打造国际性文化经济发展综合体。骆越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打造花山之城,要以花山岩画为核心,以骆越文化为  相似文献   

9.
陈相利 《中国民政》2022,(17):27-29
<正>“群众书记”马忠文:打造全国婚俗改革“河间样板”他锐意改革,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打造全国婚俗改革“河间样板”;他勇挑重担,带头推动脱贫攻坚,三年时间踏遍河间所有乡镇、街道;他躬身践行,长期奋战民生一线,被熟悉的群众称为“农民局长”“群众书记”。“身为父母官就要把百姓的事放在最前面。”2019年1月至今,马忠文担任河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他在工作中处处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忧群众所忧,想群众所想,做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0.
李雪 《中国民政》2023,(1):30-31
<正>近年来,浙江省以婚俗改革为总牵引,扎实推进婚姻管理高质量发展,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了民政力量。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将婚俗改革作为“浙有善育”重点任务,纳入文明城市及地方年度工作考核。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牵头,每两个月召集领导小组例会,常态化研究部署、高位推动。  相似文献   

11.
陈诗慧 《青年探索》2020,(3):91-100
本文基于面子文化的视角,通过在豫南F村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与地域性面子文化变化有关。婚俗中体现的面子文化包含规范性面子、人情面子以及炫耀性面子三种内涵。传统上,村民受规范性面子和人情面子影响较大,导致婚俗繁琐复杂,礼节性支付较多。随着经济发展,规范性面子约束机制下降,人情面子工具性增强,炫耀性面子影响增大。这使得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村民受经济驱动,出现婚姻支付"越轨"行为,提高了婚姻支付的内在标准。普通村民受面子文化驱动,被迫提高婚姻支付标准,使得农村婚姻支付普遍性走高。  相似文献   

12.
何欣 《中国民政》2023,(9):35-37
<正>为总结提炼婚俗改革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婚姻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2023年3月27日至30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全国婚姻管理工作示范培训班。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开班式上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要立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要立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持续深化婚俗改革;要立足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3,(4):25-26
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在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标兵”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道德助力司法,不断深化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和良善美德培养,以文化为引领构建法院精神文明建设高地,提炼出“以德为帅、以民为本、以公为魂、以廉为基”的文化内核,确立了“弘扬亲民爱民房法文化,打造公正公信司法品牌”的发展目标,逐步勾勒出房山法院文化建设的发展蓝图。为提升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系化、规模化、特色化水平,从六个方面着手,打造法院文化园,推广文明餐桌,成立法官爱民宣讲团,组建厉莉爱心团队,设立开放式大讲堂,开设网络文化阵地,通过一园、一桌、一团、一队、一堂、一网“六个一”工程,全方位构建具有房山法院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平台,激励干警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切实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胡启 《政策》2010,(4):39-40
近几年来,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积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思路,以突出“服务民生、构建和谐”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办群众精神文化超市——“百姓讲坛”,致力打造为广大群众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的宣传思想阵地。“百姓讲坛”已覆盖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村湾、社区和驻地部队,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基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学习型街道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俊秀 《理论月刊》2010,(3):172-174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而"婚俗"则是乡风的具体表现之一。本文截取中部农村地区"婚俗"中的"婚姻支付"这一具体片段,选择从微观家庭的具体的行为取向出发来研究中国人的理性选择行为,以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帮助。同时,也是对理性选择理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6.
《史记》记载了众多婚姻形态,如族外婚、媵妾婚、聘娶婚、政治联姻等,这些婚俗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一是再现了当时民众原生态的婚姻生活,为研究古代婚俗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二是它蕴含着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为我们探讨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提供了依据;三是它投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像,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17.
黄亦武 《群众》2011,(3):50-51
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近年来,高淳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坚持把建设“文化灵秀”之城和打造“中国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通过持续组织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8.
周菁葆 《新东方》2012,(5):43-46,2
海南黎族婚俗文化中有许多与台湾高山族相同,其根源是他们把两千多年前越人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婚姻习俗一直在民间中保存着。尽管黎族与高山族已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但母系氏族社会残余的婚俗文化根深蒂固,百越文化的遗存非常鲜明。  相似文献   

19.
两·岸佳偶茶为媒,跨海姻缘一茶牵。闽台婚俗讲究“三茶”、“六礼”,茶与婚姻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十分密切。近几年来,在台商李瑞河创办的天福集团中,以茶为媒牵成了跨越海峡的7对姻缘。  相似文献   

20.
面对互联网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打造基于阵地、文化、管理三位一体的网络思政工作格局: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有吸引力的网络教育阵地;以开放的心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辅助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