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5,(22)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一针见血。他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深刻剖析了资本的概念,对资本范畴的理解进行了精辟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本的概念给予了深刻的批判。他提出了"资本按其本质来说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的命题,厘定资本的本质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个物。  相似文献   

2.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资本主要是作为"可感觉物"而存在的,这实际上是对资本的"物质化"和"实体化"理解,它只抓住了资本的"躯体",而忽略了资本之为资本的"灵魂"——物质表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深入到历史的维度当中,既抓住了资本的"躯体"(物质内容),又抓住了资本的"灵魂"(形式规定),最终把握了资本作为"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物"的充满张力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进而破解了"资本拜物教"之谜,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由"自体"到"自反"的发展趋势,从而开辟了一条"超越资本"走向自由解放的现实性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资本主要是作为"可感觉物"而存在的,这实际上是对资本的"物质化"和"实体化"理解,它只抓住了资本的"躯体",而忽略了资本之为资本的"灵魂"——物质表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深入到历史的维度当中,既抓住了资本的"躯体"(物质内容),又抓住了资本的"灵魂"(形式规定),最终把握了资本作为"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物"的充满张力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进而破解了"资本拜物教"之谜,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由"自体"到"自反"的发展趋势,从而开辟了一条"超越资本"走向自由解放的现实性道路。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计划地控制基本建设的规模,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课题。基本建设规模的宏观失控,在我国屡次发生,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货币回流规律的制约作用。本文对此作一初探,以求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1,(10)
恩格斯研究和阐释《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即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补充论述第四章——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补充"竞争已经为垄断所代替"的论断,增补《价值规律和利润率》并阐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科学性,论述资本主义运动的历史命运等。从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三卷的理论贡献可以看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永远值得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早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充分展现了他的研究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是从商品开始的,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简单的经济范畴,又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一般的概括和社会矛盾规律的揭示。马克思将辩证法贯穿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运用从抽象到具体、归纳演绎、否定之否定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当代性,离不开对《资本论》的当代解读。当今社会的新发展使空间维度和空间问题凸显出来,这就需要以空间视角来解读《资本论》,发掘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的空间维度。《资本论》中工业资本空间化的手段表现为资本占有空间和资本生产空间,这也是资本主义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般空间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将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的时候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空间建构要与历史建构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8.
罗莎·卢森堡在《资本积累论》中联系帝国主义经济现象,对马克思未发表的《资本论》第二卷手稿进行了文献学的阅读,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以货币需求为主题、以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相互依存关系为基本结构的资本积累图式。1924年,布哈林出版了《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一书,对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图式进行了系统地批评。布哈林的批评虽然没有驳倒罗莎·卢森堡,却提出了《资本论》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是用同一性的思维方式去阅读,把《资本论》各卷的问题视为同一的,还是用差异性的方法阅读,揭示《资本论》各卷次问题的不同?是用《资本论》第一卷的公式来解答《资本论》各卷的问题,还是从《资本论》第二卷或第三卷的视角切入《资本论》各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人类历史和思想史的变革中生发出来的,因而只有在思想史的语境中、在文本与现实的张力中,才能做出科学而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所揭示的价值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等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适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运动的逻辑及其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合理调节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资本论》的出版引起了当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界的关注,尤其是其政治蕴含,该问题在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就是,皮凯蒂关于资本的理论是否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经研究分析发现,皮凯蒂的理论更多地持有一种社会民主主义的观点,坚持的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思想路线。尽管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其相关理论主张却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他提出的征收全球资本税的观点,可以说是一个充满困难但却意义重大的理论假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资本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唯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 ,经济最终取决于资本积累率。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 ,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第三阶段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阶段 ,经济增长对于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第四阶段是知识资本理论创新阶段 ,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将对 2 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林英泽  陈建中 《求知》2013,(1):54-56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现代流通更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转变流通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深化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是在公民参与网络中、在普遍互惠规范下形成的信任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是社会资本的灵魂.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不完全代替性、公共物品性、不可转让与个人物质依赖性和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等.社会资本能够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达到理想状态.社会资本的功效存在着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对社会资本投资的总体思路是加强网络的闭合性,促进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达到一种普遍的互惠,完善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保持社会资本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探讨已经进入到以下两个文献之间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44年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两个文献都是“手稿”,但是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两个”手稿“涉及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三个重要人物的理论:黑格尔、费尔巴哈和亚当·斯密。中外学者都非常关注。《44年手稿》在西方曾引起“马克思热”;《提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曾引起热议。但在方法上都是单一文本的研究,不可能把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的内在关系解读出来。马克思的思想是如何与这三个历史人物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又是如何从他们的理论中脱离出来的。对于这些马克思主义原理很少深入地研究,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正确的方法,或者说是不注重方法问题。今天我们对以上两个文献的研究采取不同的方法——理论驿站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通过文献之间的联系,把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论历史的逻辑的揭示出来。理论驿站的方法是从恩格斯的《资本论》第二版“序言”中学来的。恩格斯的这个“序言”很有启迪性。研究它对于我们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力图从资本的发展中找到一条独特轨迹:主要从资本的概念范畴、资本的来源、资本的形态、资本的功能等角度来追溯马克思根据剩余价值界定的资本概念如何被皮埃尔·布尔迪厄引入其文化资本理论以致最终对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资本概念的提出产生影响,着重通过对三人资本理论的比较探索资本走向"非物质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相丞 《学理论》2013,(11):10-11
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始于马克思,在苏联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继续深入研究。概述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为下一步继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必须对传统经济学定义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创新,重组商品价值公式,独立评价异质型劳动,明确其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可替代性;必须对企业委托代理理论进行创新,重新定位人力资本产权进入企业后的委托代理模式,重新认识企业的代理人问题和代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和相对论一样,都是人类科学理论思想精华。我们不但要把它当做政治经济学理论来研究,更要把它当做"元经济学"理论来解读。因为《资本论》不仅揭示了经济规律,而且蕴涵着认识规律的规律即元规律。本文作为《资本论》元解读的初步尝试,探讨了其认识经济等规律的"二重性法则"、"动态化法则"、"中间性(或趋中性)法则"、"全息性法则"以及"态势统一法则"。  相似文献   

19.
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为指导,必须把货币和资本不是看作物而是看作一定的生产关系,把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看作是生产关系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为了说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需要揭示资本流通过程和简单商品流通过程的区别,说明资本流通过程的矛盾及其解决。在此基础上,说明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和产物,是许多经济变革的总结,要以之前的各种生产形态的灭亡和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两种基本方式,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农业集约经营还应当表现在开发农业多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向农业广度和深度进军.由于存在着农业投资收益递减,合理的集约经营的边界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农业集约经营的类型包括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家素质是影响农业集约经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