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山东省日照市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阳光护花照亮未来”智慧工作平台,完善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主动发现、分类关爱四大功能,创新打造“1133”儿童关爱服务模式,即:建设1个信息化平台,开发1个手机客户端服务程序,建设3个帮扶关爱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政府+社会”三重服务效果,实现对困境儿童的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关爱帮扶。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困难,申请“社会救助”需要几步?在吉林省吉林市,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吉林市民政局在吉林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内率先创建“智慧救助”模式,全力提升社会救助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搭建起数字化“一网通办”社会救助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基层经办服务能力,通过智慧赋能,助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樊文 《中国民政》2023,(1):52-53
<正>“真要感谢你们,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及时的救助,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2022年7月22日,家住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后鲁各庄村的刘女士收到3700元救助金时激动地说。2018年,顺义区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通过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拓宽社会救助范围,健全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有温度、更有速度、更有精度的救助服务,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22,(19):52-53
<正>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以全国“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为契机,统筹推进一体化集成、智能化研判、网格化联动、社会化动员、制度化运行的“五化”智慧救助体系建设,加快、加强信息化和大数据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相似文献   

5.
张娟  李峰 《中国民政》2023,(6):40-43
<正>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三主动”公开机制,推动“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打破急难救助户籍地、居住地限制,实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推进社会救助模式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转变……近年来,山东省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今年3月初,山东省民政厅确认济南市市中区等28个县(市、区)为“全省首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提升救助速度、做实救助服务、汇聚救助合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正江西省景德镇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决策部署,以"线上""线下"双线互动、主动发现机制为依托,不断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信息资源库,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加快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相似文献   

7.
<正>6月15日,江苏省智慧寻亲联网通办上线仪式在常州市举行。江苏省智慧寻亲联网通办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寻亲平台”)是对原有寻亲平台的一次升级。这一平台的上线,翻开了江苏省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工作崭新的一页。新升级的智慧寻亲平台由移动手机端、电脑管理端、数据分析端三部分组成,包含“我要寻亲”、“街面救助”、“寻亲档案”、“信息比对”、“档案管理”、“护送管理”等模块。常州市救助管理站以该平台为依托,将以问询为主的传统寻亲手段与信息采集比对等科技手段相结合,依托大数据平台和多种高科技甄别手段,为寻亲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与此同时,常州市救助管理站链接江苏省内各地的寻亲资源,引领全省救助寻亲工作一体化发展,不断刷新寻亲成功率,探索出一条智慧寻亲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樊文 《中国民政》2023,(13):52-53
<正>“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家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对生活有了希望。”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的刘阿姨领到救助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刘阿姨家有两个高龄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丈夫突发脑中风,导致家庭陷入困境。相城区借助“困难群体智慧帮扶信息平台”,及时发现了她家庭的困难,不仅办理了低保、实时医疗救助,还为她链接慈善、医疗等资源,实施免费电动轮椅适配、专业医疗康复训练等精准化帮扶项目。如今,丈夫的身体慢慢好转,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刘阿姨家的帮扶项目是相城区开展服务类温暖救助的工作缩影,也是相城区打造“相帮扶·城温暖”社会救助服务品牌的生动体现。作为民政部组织开展的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地区,近年来,相城区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聚焦主动帮扶、温暖帮扶、精准帮扶、体系帮扶,实现了社会救助向集约聚合、定制式服务、温暖救助、按需施策的转变,在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提升了社会救助的温度,满足了困难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救助关乎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新时代推动社会救助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找准社会救助改革的着力点尤为关键。在苏州调研中我们发现,苏州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当地实情,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主动发现机制,畅通多种求助渠道,优化救助程序,加快管理转型,打造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特别是近年来,苏州在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8-119
新华社8月初报道,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与以往的流浪乞讨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对正常的流浪乞讨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长宁区通过在全区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针对各类困难群众提供分群分级的救助帮扶,构建起"政策找人"救助关爱体系,努力打造"精准+高效+温暖+智慧"的新型社会救助大格局,切实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推行"政策找人"机制的目的推行"政策找人"机制,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实现社会救助从被动施救到主动预防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国际上和中国外交大事多,要事频,让入目不暇接。国际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继续发展,欧盟通过了1300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希腊债务危机暂告缓解;美国等西方国家,意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由于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安理会的决议未获通过;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引发亚洲地区严重的安全担忧……中国外交方面,2月,  相似文献   

13.
于巧锡 《中国民政》2023,(22):33-34
<正>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要求,深化拓展民政部“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成果,聚焦救助政策衔接、业务系统协同、动态监测帮扶、基层能力提升等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衔接有序、政社互补、兜底有力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先后有多项改革创新实践成效被推广运用。其中,“‘彤心常助’聚合力,1798(一起救吧)暖人心”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被评为2022年度江苏民政数字化转型“最佳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省民政系统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目标,切实将党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给每位困难群众。一是创新摸排方式,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围绕强化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深入推进智慧救助体系建设。开展"找寻身边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活动,向市、区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发出倡议书,号召他们将工作生活中发现的困难群众信息线索及时发送到县级民政部门。二是提高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12,(5):52-52
安徽省淮北市民政局吴义华认为,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存在“三个错位”:一是地方社会管理和国家立法出现了错位。《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宗明义,救助对象就是救助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在本城市无亲友可投靠,又不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待遇的人员.救助的原则是主动救助、无偿救助、自愿救助。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湖北省在钟祥、鄂州、长阳等地开始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即时结算制度;2010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中心城区定点医院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便民工程”;2011年,湖北省将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便民服务工程”向所有乡镇定点医院推进延伸,  相似文献   

17.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13,(10):60-61
贵州省毕节市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完善管理机制,使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道路。一是加快设施建设,救助能力提升。各县(区)城区建成“微笑小屋”23个、城区主要街道及乡镇设立救助指示(引导)牌318块、温馨提示牌165块、救助点647个。二是加大救助力度,确保救助及时。救助管理机构坚持24zJ',时值班,加大主动救助力度。三是完善救助机制、促使救助规划化。  相似文献   

18.
<正>运用“互联网+”技术,统一规划建设救助信息系统,依托山东省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开发“博山e救助”微信小程序,打造“博通办”社会救助品牌,实现社会救助指尖申办、一网通办……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民政局加快推进服务转型升级,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织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为救助对象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救助服务。  相似文献   

19.
谢松保 《政策》2010,(4):41-43
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省委、省政府提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主动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把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创新救助机制、规范救助行为,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截止2009年底,全省全年生活救助对象达到345万人,全年下拨中央和省级城乡低保、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社会救助资金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相似文献   

20.
正为扎实做好最底线民生保障和最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江苏省南京市主动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融入全市大救助格局,积极探索"6+3+N"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模式。强化指导中心加速器作用,立体式升级管理服务模式。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彰显"南京智慧"。开展全市救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六有"标准建设街道救助服务点。开发南京市救助管理智慧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