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政》2007,(7):61-62
河北省巨鹿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办法,在全县农村(社区)中设置农村(社区)社会救助员。农村(社区)社会救助员受县、乡(镇)社会救助机构领导,由县社会救助中心统一培训和管理。其职责:落实县、乡(镇)安排的各项救助任务,为救助对象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定期向乡(镇)社会救助所汇报工作,每周入户一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鳏寡孤独、年老多病、智障等生活自理困难的救助对象代领救助资金,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厦门市救助管理站积极行动,多举措做好今冬明春,特别是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由市民政局制定救助计划,完善救助方案,形成救助网络,落实救助措施,切实把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做好今冬明春救助管理工作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开展“寒冬送暖”街头救助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10,(3):54-55
春节期间,天河区流动救服务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辖内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服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优势视角下流浪儿童机构救助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救助中心都能够满足流浪儿童基本服务的要求,但对于因各种原因滞留在救助中心的儿童,他们更需要包括心理辅导、社会适应和成长训练以及义务教育等更广泛的服务。为此,很有必要从优势出发,分析这一理论用于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现实意义,进而探讨机构对儿童进行有效救助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娟  李峰 《中国民政》2023,(6):40-43
<正>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三主动”公开机制,推动“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打破急难救助户籍地、居住地限制,实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推进社会救助模式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转变……近年来,山东省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今年3月初,山东省民政厅确认济南市市中区等28个县(市、区)为“全省首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提升救助速度、做实救助服务、汇聚救助合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短讯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贵州省民政厅日前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特困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大特困群众生活安排工作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他们温饱过节,安全过冬。 (中民) 吉林省民政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切实把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对社会救助的论述相对不多,但却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在思想上,刘少奇主张把社会救助工作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明确了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上,刘少奇主张实施积极的救助措施,反对单纯赈济的观点;主张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实现救助措施多样化;主张多方筹措救助资金,建立合理的救助资金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云南省双江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四项措施开展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救助。一是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先救助后甄别。二是对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原因遇到困难的人员,实行分类救助。三是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进城务工人员及时帮助联系家属,提供乘车资金,使其安全返乡。四是加大街头主动救助力度,加强对车站周围、桥梁涵洞等流浪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重点巡查,保证流浪救助工作不留死角。  相似文献   

9.
湛粤 《广东民政》2010,(1):45-46
2009年,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施行普惠社会救助,覆盖全社区。救助成因类型包括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突发事故、日常救助等;救助对象包括老年人救助、优抚和参战对象救助、残疾人救助、困难归侨救助、低保家庭救助、贫困学生救助、流浪人群救助等;救助政策种类包括深圳市劳务工关爱基金、深圳市劳务工子女关爱基金、宝安区慈善会重大疾病户籍居民救助、宝安区慈善会重大疾病劳务工救助、  相似文献   

10.
樊文 《中国民政》2023,(1):52-53
<正>“真要感谢你们,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最及时的救助,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2022年7月22日,家住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后鲁各庄村的刘女士收到3700元救助金时激动地说。2018年,顺义区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通过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拓宽社会救助范围,健全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有温度、更有速度、更有精度的救助服务,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完善以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约定,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机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12.
吴波 《中国民政》2023,(13):23-24
<正>2019年以来,山东省菏泽市救助管理站以实施山东省民政厅救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全面梳理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站内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修订救助管理服务标准52项,制订标准98项,形成救助管理服务标准体系,促进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成立由站长、分管站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具体负责各项服务标准、工作流程的整理、相关标准文件的拟制、标准的贯彻落实等工作;二是形成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救助事业关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公平,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社会救助治理水平,不仅需要完善救助制度体系,更需要转变救助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在整合九大社会救助制度基础上,对转变救助管理服务方式、提高救助治理能力作出规定:社会救助中的具体服务事项可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义马市采取四项措施,不断加大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完善救助体制,主要通过充实决策机构、健全服务网络、打造救助平台,确保救助体系切实发挥作用;二是理顺救助机制,主要通过理顺资金筹措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救助长效机制,确保救助体系健康运转;三是规范救助程序,主要通过规范申报程序、审批程序、发放程序等,确保救助效果公正公平;四是强化救助监督,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农村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着贫困家庭学生、女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他们急需政府的救助。建议政府要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健全政策法规,保障弱势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重视弱势学生的心理救助,外部救助与自我救助相结合,帮助他们走出弱势困境。  相似文献   

16.
<正>运用“互联网+”技术,统一规划建设救助信息系统,依托山东省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开发“博山e救助”微信小程序,打造“博通办”社会救助品牌,实现社会救助指尖申办、一网通办……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民政局加快推进服务转型升级,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织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为救助对象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救助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娟 《中国民政》2023,(8):46-47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坚持把深化巩固兜底保障成果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推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助力脱贫地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振兴……日前,民政部召开2023年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安排2023年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魏峰 《中国民政》2023,(14):49-50
<正>借助“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主动发现、快速响应、规范高效的智慧救助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和智能预判系统,变困难群众申请救助为平台主动发现;汇集各类救助业务数据,实现线上“一键核对”……  相似文献   

19.
张娟 《中国民政》2023,(4):44-45
<正>2023年省级两会期间,各地“民生清单”相继公布。北京将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000张、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00个;吉林将为10万名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基本康复服务;江苏将改造提升120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翻开各地“民生清单”,诸多民生关切得到回应,涵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特殊群体关爱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谢松保 《政策》2010,(4):41-43
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省委、省政府提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主动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把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创新救助机制、规范救助行为,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截止2009年底,全省全年生活救助对象达到345万人,全年下拨中央和省级城乡低保、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社会救助资金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