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健全完善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推进救灾救助和灾害防范救援一体化衔接,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减灾委相关成员单位,修订了《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023年2月8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现解读如下:一、《预案》修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点多面广,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和挑战,安徽省努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通过完善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基层灾害防范体系、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基层应急处突保障体系、安全宣教体系、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加强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俞远汉 《中国减灾》2012,(15):31-32
近几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制定出台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以及部门配套制度的完善,中国目前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框架和制度体系趋于成熟。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为核心,以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为标志,逐步建立与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相一致的自然灾害救助体制。  相似文献   

4.
吴弢 《中国减灾》2023,(23):46-48
<正>湖北省受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多发,防灾减灾救灾任务艰巨。为充分发挥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作用,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湖北省高度重视救灾应急预案建设工作,建立完善了覆盖全省、纵向到底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并根据形势需要,对该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先后进行了三轮修订,使之结构合理,更好衔接相关预案,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为全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中国减灾》2022,(15):62-63
<正>天津:持续加强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近日,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以新修订的《天津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印发实施为契机,深入开展市级预案宣贯学习,积极推进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一是要求各区将预案的宣贯学习作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预案的学习理解,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相关工作的保障方案。二是开展市级预案政策解读和区级预案修订工作培训。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制定出台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以及部门配套制度的完善,中国目前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框架和制度体系趋于成熟。新的救灾应急体制机制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为核心,以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为标志,逐步建立与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相一致的自然灾害救助体制。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不断细化,内容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了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部分应急预案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应急问题的迅速处理。目前,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演练成为一个较好的检验方式,特别是经常性演练,不仅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还能不断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有效的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响应工作,近期,江西省安福县民政局结合本局实际,制定出台了《安福县民政局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预案》。预案从五个方面建立应急响应:一是一次灾害发生后,根据人员伤亡、群众需转移安置数量、财产损失程度,相应启动一级或二级应急响应;二是成立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办公室;三是应急响应办公室下设应急综合组、救灾捐赠组、宣传报道组、物资保障组四个工作组;四是  相似文献   

9.
《湖北政报》2010,(15):39-40
<正>鄂民政规[2010]3号第一条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灾情,规范灾区现场灾情核查,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根据《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湖北省民政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23,(23):5-6
<正>11月16日,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应急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论坛期间举行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理事会首次会议,正式宣布合作机制成立,31个应急管理部门和国际组织加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当选首任理事会主席,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徐加爱当选秘书长,国家减灾委员会原秘书长郑国光当选咨询委员会主席。22位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和合作伙伴代表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23,(23):18-21
<正>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是共建国家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领域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合作机制,是全球灾害治理合作的新平台。应急管理部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推动该机制的建立,助力共建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方面能力的提升。本文在阐释合作机制成立背景、发展愿景及目标的基础上,介绍其主要组织架构、建设进展,并提出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我国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为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始终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重新修订《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保证了2009年自然灾害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2):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3):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灾后救灾资金和物资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15.
艾宁 《中国减灾》2022,(17):54-55
<正>沙坡头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干旱、洪涝、冰雹、沙尘暴、病虫害、低温冰冻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遥感作为灾害应急监测和评估工作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可对如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灾情评估。本文以遥感技术在宁夏沙坡头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为例,阐述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现状,并对未来遥感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灾害应急理论为基础、作支撑;另一方面,由于灾害应急工作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〇一四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在不断健全救助制度、迅速启动救灾响应、及时下拨救助款物、提高科学决策支撑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灾工不断应、显著效  相似文献   

18.
陈偲 《中国减灾》2022,(15):48-51
<正>当突发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部门如何统筹引领应急慈善资源,应急慈善行业内部如何协同提升、与社会需求如何实现紧密融合等,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最大限度调动社会、企业和公众积极性以共同应对的挑战。本文认为,随着应急慈善资源总量的逐步扩大,需要建设更为完善的应急慈善资源配置机制,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童星  陶鹏 《中国减灾》2011,(15):38-40
自以"一案三制"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后,对于自然灾害的管理也被纳入了我国应急管理的体系。以应急管理的方式来治理自然灾害,其长处是加强了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信息的报送和沟通渠道更加顺畅,灾后的救援和处置也更为有力。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助能力,规范全市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市政府制定了《张掖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从总则、启动条件、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附则等8个方面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