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崇山 《政府法制》2009,(13):34-35
潮州籍男子陈书伟因不服法院判决,在上诉状书写一个“操”字,被法院认定侮辱司法人员,遭拘留15天,他也因此成了舆论关注的“红人”。在此之前,陈书伟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好讼”人士。经历“操”字案后,谈起自己的五年诉讼之路,陈书伟说他累了,想“金盆洗手”了。  相似文献   

2.
肖军 《法治纵横》2013,(17):39-40
4年前,6家单位和个人因在其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名称里,使用了“海娜”两个字,被新疆金海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海娜公司”)诉至法院。近日,金海娜公司因“海娜”再起纷争,将淘宝网天猫一店主起诉至法院,案由仍是“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3.
7月2日以来,受今年3号、4号台风影响,广西境内连降暴雨,西江流域洪水肆虐,邕江水位随之不断上涨,到7月8日达到11.42米,高出警戒水位5.42米,是自1937年以来邕江的最高水位。南宁郊区和邕宁县一些地方顿成汪洋,邕江防洪大堤岌岌可危,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滔滔洪水,南宁市军民表现了空前的凝聚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奋起保卫大堤,防灾自救,顽强抵御了洪峰一次次的袭击。7月9日以后,邕江水位开始缓慢回落,到7月13日终于解除了险情,南宁人民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南宁市司法行政系统也义无反顾地…  相似文献   

4.
纵观八桂,工、贸界各路“英豪”大展身手,尽显风采。在绿城邕城,南宁金龙实业有限公司便是利用改革开放契机,锐意改革,勇于开拓,成为充满朝气腾飞起来的一条“金龙”。九年来,从创建水泥厂至发展为集团公司,“金龙”人历尽无数风雨和坎坷之路。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搏击,终于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是知识产权的执法,而诉前禁令制度对于世博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又具有重要的作用。诉前禁令并不是我国法上的一个概念,而仅为学理上的概念。其中“禁令”二字,是从英美法中移植而来,意指法院作出的要求当事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命令。因此,诉前禁令可定义为权利人在向法院起诉之前,因情形紧迫而依法律规定请求法院做出的要求被控侵权人为或不为  相似文献   

6.
邱建国 《中国审判》2011,(11):40-4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4年来,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法院秉承“文化立院、文化兴院、文化强院”的法院文化建设核心思想和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创新法院文化理念、完善法院文化设施、强化司法制度建设,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载体,着力培育“崇尚法治、追求平等、保障人权、匡扶正义”的法院精神,不断拓展法院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全力打造“人本化、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四化”型文化法院,大踏步向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宏伟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7.
丁亮华 《法学研究》2023,(5):96-113
基于“司法权是中央事权”这一论断,2013年以来的司法改革力图通过司法权的中央化来祛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在中央确定的两项主要改革举措中,推进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管,因受地方各级人大产生同级法院、检察院的宪制约束,以及各地方财政资源不平衡现实的影响,只能实行“有限统管”;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因存在宪制空间上的争议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试点阶段而踟蹰不前,改革路径也在司法机构创制和管辖制度调整之间来回切换。实际上,地方法院、检察院不仅具有“国家性”,而且“地方性”也是其内在基因,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并非根源于法院、检察院的地方性,而在于法院、检察院行使司法权时被属地体制性地行政化。只有按照法治的要求和司法的规律,合理确定司法权在地方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才具有可依赖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商人谢益元做梦都没有想到,当他向法院申请国家赔偿时,却因不讲“诚信”而被拒绝赔偿,因他答应法院“自愿放弃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才获得无罪判决。  相似文献   

9.
“我们将认真贯彻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自身的实际,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法院文化的软实力,进而促进以审执工作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的“两便原则”:民事审判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两便原则”是我国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对人民司法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民事审判权是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的解决民事法律纠纷的国家权力,同时也是宪法赋予法院的保障当事人民事权利的国家权力,因此,对于民事审判权的构造和运作都必须从“两便原则”的立场出发,并以“两便原则”为指导,否则,就会因当事人难以甚至无法接近审判主体而不能获得权利上的救济;或者因法院负荷过重,而不能充分和正确地行使民事审判权,从而无法实现国家设定审判权和设置法院的应有目的。我国民事诉讼中传统的“两便原则”是建立在浓厚的行政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人更是凭借着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大西北的系列优惠政策共建美好家园。南宁市的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就是为进一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减少诉讼、增强团结、确保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乡镇依法治理进程、顺应历史潮流而诞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中心的建立,是南宁市委、市政府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给昂首阔步向前进的邕城锦上添花之举。改革发展的农村呼唤法律的保障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矛盾出现了新的特点,矛盾主体和焦点都发生了…  相似文献   

12.
“法院因缺乏基本的公平正义理念,推脱拖延、公正迟到不过是‘小巫’,因追求形式而损害公平、诚信的案件比比皆是,司法改革则令法庭设置对百姓不知所云”。这是笔者近日在《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第103页中看到的一段话。该文作者还在第91页中特别声明是“本着中立的态度和立场,超脱于任何局部利益或一时之需”,来写这篇包括对法院作出上列评价的内容在内的文章的。笔者孤陋寡闻,总感到本人所在法院和本人所了解的法院,这几年来通过接连不断的教育整顿,通过培养和招收高学历的人才,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改革,通过基层基…  相似文献   

13.
《检察风云》2010,(5):49-49
一起因避讳“不吉利”数字引发的离奇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随着法院的终审判决而尘埃落定了。避讳“不吉利”数字,在民间已形成一种习俗,那么,这样的习俗为什么得不到法院的认可呢?  相似文献   

14.
《刑警与科技》2004,(8):54-54
2004年5月18日,深圳丽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D.one新产品巡展抵达首站——邕城南宁。参加此次丽泽新产品发布会的南宁地区的同行业人士及相关经销商、客户等将近150人,广西省公安厅技防办主任张凡夫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在会上致辞。  相似文献   

15.
高鸿钧 《中国律师》2004,(10):79-79
在汉语表述中,“法”与“律”二字互为通用。这种用法虽然由来已久,但如果我们追溯历史就会发现,“法”字出现的时间要早些,因而许多与法律有关的事务多冠以“法”字,而很少冠以“律”字,如指称法律文本的有“法典”、“法令”;指称法律机构的有“法院”、“法庭”;指称司法人员的有“法官”、“法曹”;指称法律体制的有“法治”、“法统”;等等。然而,人们可能不无惊奇地发现,受当事人委托处理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士却不被称作“法师”而被称作“律师”。有人可能以为,这种称谓是为了避免误解,因为“法师”是佛教的专用词语。但细查可知,“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理性和自觉的文化,法院文化越来越成为法院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法院文化紧密融入威海中院的实践,发挥了杠杆效应,实现了“管理+文化”战略与法院发展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法院文化是法院在长期行使职能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理想信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承载这些精神产物的物质载体的总和,是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法院的投影。与大众文化和其他机构、行业文化相比,法院文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司法权力、法院机构、法官职业的属性特征在文化层面的反映,系统归纳总结这些特点,对于深化司法改革、建设先进法院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理性法院与“理性”之间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法院是“说理的地方”,法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行使审判职能。中国夏、商两代最早的法官就叫…  相似文献   

18.
陈雷 《中国审判》2011,(2):F0003-F0003
“司法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司法公正不仅体现在司法审判中的公开、公正、透明,还体现在司法运行是否高效,百姓能否从司法审判过程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高效,“看得见的公正”正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司法效能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2010年是鄞州法院确定的“深化管理年”和“效能建设提升年”,在着力完善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三大管理体系,切实改进法院的审判作风和效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为一步提升法院文化建设实质化水平,蒲江法院紧密结合地域特色和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融入本土文化精髓,把法院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司法改革、彰显公平正义的“硬支撑”。近三年已有72项工作和120人次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先后被命名为全市、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以盖碗茶调解室为依托构建诉讼服务文化体系被省高院表彰为“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20.
曹萌  群言 《公民与法治》2011,(19):12-13
8月18日,笔者从河南省内乡县法院了解到,经省、市、县三级法院和三级劳动部门庭外共同努力协调,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的首例劳动部门强令提前退休纠纷案,在长达11年的一审、二审、再审之后终于圆满结案。涉案“官”民均以案件已得到妥善处理为由,各自申请撤回自己的起诉、上诉和再审申请,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2011)豫法行提字第00003号行政裁定书予以“准许”的同时,一并撤销内乡法院(2002)内法行裁字第024号行政裁定和(2004)内法行监字第18号行政判决,撤销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南行终字第03号行政判决和(2009)南行再字第27号行政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