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一直是江苏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全省所有设区市均编制了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服务设施布局等因素,精准规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江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步较早,早在1996年赣榆县青口镇大盘村利用村级闲置土地建了第一个村老年集中居住点,打造了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村中享天伦"的养老模式。2003年南京市鼓楼区开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运作的方  相似文献   

2.
李雪 《中国民政》2023,(13):54-55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作为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以及2021年首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以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破解居家养老难题。柳州市民政局局长王红说:“目前,柳州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城乡联动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改革新路。”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23,(7):24-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前夕视频连线中的温暖话语和殷切嘱托,让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也让所有福建人感受到了暖意浓浓的关爱。我省养老服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综合绩效评估持续获评全国“优秀”,其中2022年获得全国第一。一是党政重视,高位推动更加有力。在全国率先召开省委全会研究部署养老补短板工作,把养老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二是结构优化,服务供给更加充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从无到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覆盖率达10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养老服务设施,村居覆盖率达72.1%。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14,(6):58-58
最近,上海市政府出台意见,提出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1)统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落实《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编制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全市养老设施布局的总体目标、规划总量、空间布局等基本要求,合理布局养老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充分发挥交通、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对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作用。(2)完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制度,政府投资举办的公办养老机构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无子女、失能、高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其中收住失能老年人数量占总入住老年人数量的70%以上。确保政府举办养老机构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整合和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用的社会资源,兴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允许社会力量和个人因地制宜兴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4)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统筹社会服务资源,设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机构,健全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5)支撑家庭照料服务开展。实施家庭照料者培训项目,依托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等专业社会组织,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或家政人员提供培训,提高其专业照护能力。(6)促进养老服务信息化的发展。加快实施养老服务“信息惠民行动计划”,构建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5.
李雪 《中国民政》2023,(3):58-59
<正>说起适合养老的城市,“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南宁肯定位列其中,这里的养老服务发展表现不俗:2014年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8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2022年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舒晓明说,近年来,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从机构、到社区、再到居家,南宁得益于改革推动,每一步都踩在了发展的节奏上,2022年6月,南宁市养老服务工作还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8月,《南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为南宁养老服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日本养老福利制度及服务设施运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多世纪来,日本在积极有效地应对老龄化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老福利制度和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模式,日本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及管理具有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等特点。日本的养老福利制度和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及管理对武汉市"十二五"养老事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弱化政府包揽,实行多元协作式养老模式;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着重推行社区居家养老;进一步发挥机构养老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倡导自主自立理念,彰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正>为从制度上完善居民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出台《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十条措施》《进一步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简称"双十条")。本刊特刊发有关解读,以期对各地推动该项工作有所借鉴。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培育壮大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有效增加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供给,福建省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出台了"含金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的家庭观念比较牢固,老年人一般都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据统计,青岛市市南区有90%以上的老人把居家养老列为首选养老方式。目前,我国老年福利设施也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社区服务蓬勃发展,已深入到千家万户,能否利用社区服务网络以及相关资源,解决养老问题?作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之一,市南区积极探索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社区福利居家养老 标准化服务模式的概念与结构 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是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老有所养”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那么,影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如何进一步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带着相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院长翟绍果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市涪陵区以承担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集中力量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中的阻梗问题。经过多年努力,中高端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全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基本服务、运营模式均迈向更高水平,养老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胡湛 《人民论坛》2024,(3):64-68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变动增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家庭模式变迁和家庭功能重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应推动“一老一小一家”政策整合,重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性别差异,在加强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善用“数字红利”,着力扩大养老服务产业新需求,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22,(13):56-57
<正>贵州省遵义市作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抢抓机遇、合理规划,按照“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县城为依托、乡镇为网格,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的思路,探索出“园林七条”的做法和经验,打造了养老服务的遵义品牌。  相似文献   

13.
曹忠平 《中国民政》2023,(15):30-31
<正>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湖南省民政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认识居家社区养老的重要性,深入贯彻民政部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居家社区作为养老主阵地、主战线,坚持“四个突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4.
北京“九养”包括: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15.
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19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到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2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主要任务。一是统筹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养老支持政策。三是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五是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六是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七是推广"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八是发展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政策措施。一是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完善财政投入政策,要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政府办福利中心、敬老院的财政投入,加快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三是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要落实国家现行支持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弓导和整合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五是完善融资政策,将养老服务业作为信贷支持类行业,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信贷投入。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养老服务咨询专家向与会人员介绍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概念、行业业态等情况;各乡(镇)、街道民政办(所)负责人就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规划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发言。据悉,常德市获批入选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区政府将采取  相似文献   

17.
<正>暖心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温馨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舒适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备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系让老人既能在家享受养老院式的照护,又能在机构享受家一样的感觉。这让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红旗街街道83岁的独居老人何维国感到很舒心。近年来,鹤壁市把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督办事项,积极探索体系化支撑、网络化推进、品牌化运营、智慧化联动的“四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全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下旬开始,深圳市老龄办、市老年协会和盐田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在沙头角社区开展“以老助老,互助互爱”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此次试点的重点是探索社区老年人协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居家养老中的协调、桥梁、助手和监督等作用。社区老年人协会依据自愿的原则,选拔出一批低龄、健康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刘林 《重庆行政》2019,20(3):46-47
进入21新世纪,我国也同步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而重庆市自1999年便提前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多、空巢普遍的特点。截至2017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3389.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06.2万人,占总人口的20.83%,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六位,西部第一位,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23,(16):33-34
<正>近年来,四平市聚焦群众关切,强化政府统筹,以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为突破口,着力破解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瓶颈问题,全方位构建新时代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多方位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动落实。建立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形成推动全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一盘棋”格局。健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