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世界发展史、世界现代化史、世界社会主义史、国际关系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中国式现代化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世界发展史上的意义而言,它超越了以自由市场机制为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道路;就世界现代化史上的意义而言,它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和标准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新道路;就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而言,它突破了单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思维,超越了苏联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就国际关系史上的意义而言,它突破了“国强必霸”的西方崛起逻辑,超越了传统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国际秩序运行逻辑,开创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与国际关系现代化新道路;就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而言,它超越了单一现代性文明思维,为多元现代性文明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内在特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经过新时代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新型现代化之路,科学解答了通过何种路径超越资本逻辑现代性危机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困境的“世界之问”,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贡献了全新理论形态;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通过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生动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终结了封闭僵化的一元现代化发展旧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以并行不悖的“多线论”发展模式,破解了“单线论”裹挟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中资本宰制的同一性发展逻辑,而且重构了和而不同的现代化新样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多元叙事场景,不仅破除了“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的逻辑悖论,而且开辟了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从“一元”与“多元”维度探析现代化的叙事面向,在“应然”与“实然”的张力间透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多元逻辑,在“一”与“多”的辨析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性,以此作多元现代化合理性之答。  相似文献   

4.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通过人的劳动而实现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实现整个人类解放的过程。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也是人类不断反思人在其劳动过程中是异化了,还是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和人类的解放的过程。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四个规定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致力于实现人与其劳动产品的同在、在劳动中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同一以及人与外界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而非人的劳动和人本身异化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兼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真理性和道义性,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智慧和方案。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利于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更加明确未来怎样才能继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党在把握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历史维度上顺应时代发展,逐步实现了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在实践维度上立足现实要求,以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践旨归;在世界维度上,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为解决人类现代化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而且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变革不仅是社会迭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革命使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党的中心任务。厘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应然、实践实然和价值使然,有利于应对动荡世界局势,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方向,踔厉奋进乘风破浪。溯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为探索实践路径奠定理论基础;路径探寻是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向度。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持续推动着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并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历史探索过程中呈现的客观逻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如何对待资本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辩证扬弃资本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基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历史定向。中国共产党以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文明可以为我所用、社会主义能驾驭资本全面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擢升,科学回答了东方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创造性提炼了超越资本轴心的新文明形态,深度拓展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现代化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指引及前途命运的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正义基因及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精神都是其重要支撑;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更是有力的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都有力地回击了“国强必霸论”等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9.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它所蕴含的认知逻辑、分析方法和价值取向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遵循。基于“人民性”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行学理阐释,其内涵意蕴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生动诠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经验的现实启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回归人本逻辑的价值旨趣,破解了“西方中心论”的话语霸权,创造了社会主义新文明,从而摆脱了资本逻辑宰制,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上,我们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以高度的精神文明增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觉和自信,以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形成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资本批判逻辑为理论基石,以西方理性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发展为理论镜鉴,以现代化反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演绎为理论升华;在历史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的伟大飞跃;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渐进式展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主体框架”的实践演进,特写式映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运行模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勤奋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勤奋节约的美德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公平正义精神;幸福生活是人们重要的价值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和平互利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和平互利的共同价值。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研究,理论上对于进一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合理性、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实践上对于凝聚民族精神、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息息相关,是“走自己的路”的必然结果,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破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密码,需要从理论指导、制度保障、文化滋养及价值指向方面把握,方能更加坚定道路自信,提升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形象,为丰富现代化道路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为拓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提供全新选择,为加快国际减贫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齐卫平 《前线》2023,(3):25-28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极大丰富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出了中华民族拥有强大能力的历史证明。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和形成的系统性理论,标志着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重大成果,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史和认识史上的先进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承载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夙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运行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要素,它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辟给予了规范指引和法治保障。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是根本法理红线,筑牢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根基和根本政治方向;共同富裕是规范和保障人民共建共享财富分配秩序及资本健康发展的基本法治原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决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其文化特色与理论创新,有利于人类社会道德文明和法治文明的新发展;构建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平衡关系、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和公众参与、实现自然正义和人民正义有机结合是其在生态法治建设方面的法治方法、制度以及价值特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应全球治理难题的国际法理依据,它破解了“西方民主法治文明是历史终结”的逻辑魔咒,呈现出兼具感召力、生命力和实践力的天下大同文明样态。  相似文献   

16.
文魁 《前线》2023,(3):21-24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特质体现为模式特质、标准特质和道路特质三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特质表现为:人民至上的宗旨、远景蓝图的引领、事前的战略规划和对市场的自觉把控;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准特质表现为:推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特质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自主发展、自觉发展以及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丰富多彩,集中表现为多元一体、包容开放、规制有序。中国式现代化特色与特质的有机融合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坚持线性发展时间观,人为设立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发展阶段,并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纵观人类历史,成功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三种:以英美等先发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中心主义”模式;以德国和日本等后发国家为代表的“国家中心主义”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政党中心主义”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就在于树立了正确的现代观,并探索了与自己历史社会情境相匹配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选择,既具有丰厚的学理意义,也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终身奋斗目标,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进行考察,会发现其中内含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囊括了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旨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跳出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窠臼,弥合了社会撕裂的鸿沟,打破了限制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枷锁,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辟了落后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现实发展难题,深刻揭示了人的现代化的协调性、全面性和进步性,创造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牢牢抓住历史变革时机,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取得了重大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首先,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把握历史大势,准确定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其次,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把握历史大势,成功开创一条既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超越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最后,在"一球两制""西强我弱"的两制格局中把握历史大势,在处理与资本主义既长期共存又相互较量的复杂关系中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资本主义残酷的原始积累引起了马克思的思考,他由此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构想。从动因来讲,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从可能性来讲,是实践唯物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前提下,通过生产力的跃升正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主要方式是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以及和平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难以克服的弊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成功经验,在新自由主义滥觞的今天,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