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台风、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生产事故等意外事件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1978年以来,中国重特大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特大灾害足有40次以上,平均每年1—2次甚至更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仅国家层面启动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就有5次之多,这些灾害所具备的致灾因子超强、发生概率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严重、灾害影响范围大、灾害影响时间长等特征十分明显。对比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和云南  相似文献   

3.
何飞  葛立元 《中国减灾》2013,(11):40-41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台风、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生产事故等意外事件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震的发生往往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水灾、海啸、冻灾、疾病等,形成地震灾害链。地震导致房屋大面积倒塌,人员伤  相似文献   

5.
严晓明 《群众》2008,(6):6-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四川汶川县为震中的地区发生8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截至28日12时,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68109人遇难,364552人受伤,19851人失踪,转移安置1500多万人。灾害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号召,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援助汶川大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多有地震、火山和台风等灾害发生。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培养和增强了日本人的防灾意识。一方面注重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安全保障措施非常得力。无论对地震还是火灾,日本人都常备不懈,坚持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正3月25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会上,民政部代表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汇报了2013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2014年工作安排建议。本刊特进行节选刊登,以飨读者。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台风、干旱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海洋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相继遭受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洪  相似文献   

8.
彭凯  马韵 《中国减灾》2024,(8):38-39
<正>四川泸定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后,四川省确保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及时高效核定灾害损失,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在实践中,四川不断总结经验,规范工作流程,持续提升灾害损失评估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相似文献   

9.
经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核定,2013年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如下: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雪灾、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森林火灾、海洋灾害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与近年同期均值相比,  相似文献   

10.
卞吉 《中国减灾》2008,(9):36-36
自“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救助和民间捐助.而保险理赔作用甚微且主要集中在人身意外险.如何在中国实施住宅地震保险?已逐渐引发保险业、媒体、购房者等各方的讨论,目前.全球涉及地震住宅险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日本、新西兰、土耳其、墨西哥等地,许多国家在地震保险方面有不少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1.
魏捍东 《中国减灾》2013,(10):40-42
我国是一个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损失重的国家,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地震、冰雪、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年年不断,尤其是近几年来,四川汶川“5·12”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4·14”7.1级地震、云南盈江“3·10”5.8级地震和甘肃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致使数万人死亡、数千万人受灾,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2,(5):64-64
经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会商分析,2012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总体情况如下: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低温冷冻、雪灾、地震和滑坡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沙尘暴、山体崩塌、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4,(2):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震级达到81.0级,最高烈度达到11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人员伤亡惨重,受灾范围广泛,灾害破坏严重,次生灾害多发,救援工作困难,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对灾区人民遭受的灾难和痛苦感同身受,心急如焚,心情十分沉重。  相似文献   

15.
李忠东 《中国减灾》2010,(12):43-44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多有地震、火山和台风等灾害发生。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培养和增强了日本人的防灾意识。一方面注重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安全保障措施非常得力。无论对地震还是火灾,日本人都常备不懈,坚持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致灾因子复杂、大灾连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万余处,占全国15%左右,70%的区域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2008年以来,四川相继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11·22"甘孜康定地震、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九寨沟7.0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灾害造成全省约2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除现代活火山活动外,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低温冷冻、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平 《中国减灾》2008,(8):53-53
俗话说:水火无情。地震后产生的次生灾害包括了火灾、水灾、滑坡、泥石流、危险品爆炸、有毒气体泄漏扩散等.它们都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其中尤以地震引发的水灾和火灾为最认识地震水灾的类型.制定周密的防范措施.是我们地震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四川经历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康定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侵袭。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四川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机制,逐渐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救灾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人们对此次滑坡发生的原因,未来这一区域是否还存在隐患,以及汶川地震灾区如何科学开展山地次生灾害防治工作都极为关注。针对民众提出的疑问,各方专家对四川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进行了科学解读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6月24日上午,人民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推送了四川阿坝州茂县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的消息。这则新闻打破了往常周六的平静,严重的灾情牵动着国人的心。很多人都注意到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