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是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起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十分严重,犯罪率急遽上升,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在此时开始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从而推动了犯罪学的研究。就整体而言,我国在犯罪现象分类研究中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犯罪类别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2.
隐案(Dunkelfeld)在犯罪学研究领域里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里(通常是一年)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却由于诸多原因没有被司法机关获知或者被排除于官(警)方犯罪统计之外的刑事犯罪案件的总称,又称为犯罪暗数(Dunkelziffer)、  相似文献   

3.
遵艺军兄吩咐,到犯罪学茶楼聊聊30年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心得。因近10年来,已将研究重点从抽象思辨转入具象实证,难以提出体系完整的认识与观点,仅就自己的研究感悟在此略表,与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已有研究在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罪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研究对象、方法及类型上都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未来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和干预都存在一些丞待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全世界已将其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给社会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比较研究了几个主要国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做法,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犯罪之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有效地防治青少年网络犯罪,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防范体系。在社会对策方面,既要加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又要加强网络自身的管理和安全;在刑事对策方面,既要加强刑事立法方面的建设,又要加强刑事司法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帮派是指由25岁以下青少年参与的,三人以上固定成员、有组织和活动规则的从事犯罪与非行的青少年犯罪团伙。青少年帮派犯罪不同于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其犯罪人具有特殊性,而且所谓的“帮派”也是与成人的犯罪组织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青少年帮派也有可能为成人犯罪组织所利用甚至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因此,有必要针对青少年帮派的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探讨,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矫正的措施。最终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有序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青少年的犯罪案例总结出几种犯罪特点,包括低龄化和团伙作案等,随后介绍了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原因,包括心理与认知方面的缺陷和教育的缺失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有关部门针对青少年成长问题,让司法社会介入进行犯罪青少年的矫治,有效处理青少年问题,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本文就对司法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未成年人犯罪称谓不同。由于各国或地区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立法技术、传统习惯等情况的不同,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称谓并不一致。英美法称“少年罪错”或“少年违法”;日本普遍称“少年非行”或“少年不良行为”;埃及称“少年不轨行为”;澳门地区刑法称“未成年人犯罪”;根据《少年犯条例》,香港地区刑法中称为“儿童犯罪”;根据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规定,则称为“少年犯罪”。未成年人年龄划分不一致。未成年人年龄界限划分的规定各国也不相同。有些国家规定的上限年龄较高,例如《美国青少年…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对陌生人的犯罪,表现为与具体人际矛盾关系的无关性,犯罪的发生并不沿着人际关系的矛盾展开。实际上犯罪青少年已经脱离了特定的社会情境制约,原有社会情境下的角色关系及相关社会要素统统被简化了,犯罪青少年已然成为了一个脱离了特定社会情境制约的“超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使此类青少年犯罪自身具有了鲜明的犯罪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主体之专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由专门化的主体来开展侦查工作。我国应当贯彻国际司法准则,落实相关法律规定,促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机构的专门化和侦查人员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程序,其程序设计和运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法学理论构成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主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的缺失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生活的指挥棒,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及其家长的生活。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管理漏洞、方法失误、资源短缺、素质教育形式化和工读教育尴尬等缺失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使青少年在迷途上越走越远,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一、暴力传媒: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重要诱因暴力传媒本身同青少年犯罪一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大众传媒的传播者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迅速地传播暴力信息,使得传媒暴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电视、电影、书刊以及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暴力信息,甚至连音乐、广告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程序所秉承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在审前程序中尽可能通过减少羁押措施的适用、暂缓起诉、不起诉、适用缓刑或非监禁刑等方式对未成年人作出宽缓处理。但这种宽缓处理不能以牺牲社会安全为代价,这就要求辅之以科学的调查评估机制和严密的监督考察机制。审前服务制度正是以完善上述机制为宗旨,从建立审前服务机构、明确审前服务机构职能、构建审前服务机构的诉讼参与程序、完善审前服务人员责任体系等方面,提高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释放的安全性和刑罚适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使得许多中国人的人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造就了众多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轨迹,正是我国沧桑巨变之中的一段段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历程。我投身于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经历,尽管只是其中沧海中之一粟,更没有什么超前行动奔走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也不能说自己有什么独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