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视野》2007,(9):63-63
《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23日刊登记者江国说,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在本世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社会。近5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成的报道纪头二十平的小康会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8,(11)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认为,过去五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迈出了关键的步伐,"2002年~2007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已经充分表明,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在董文标看来,主要体现为:5年来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不断增加,主要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5.26万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了115.55%;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实现利润达到了2987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了720.60%;资本充足  相似文献   

3.
小春 《瞭望》2005,(29)
据报道,近5年来,贵州全省旅游业保持了年均30%的增幅,仅去年就实现旅游总收入167亿多元。有的人说,贵州是个福地,既有靠山吃山的资本,也有靠水吃水的条件。然而,更多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这167亿多元旅游收入,其实是贵州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深化了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施平 《瞭望》2002,(4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第一第二步之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是以紧紧抓住今后 2 0年的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必要条件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 2 0多年 ,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9 4 %的增长速度 ,按照国际先例 ,要保持 2 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难度是很大的 ,而且基数越大 ,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也越大。我国要在 2 0 2 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必须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保持年均 7 18%的增长速度 ,这是一个新的长达2 0年的高速增长期。在这种情况下 ,能不能保持 2 0年高速增长 ,就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当今的国内…  相似文献   

7.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2002年至2004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在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今年7月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意义十分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抓住本世纪头 2 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2002年,江苏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达到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6%,达到10636亿元,实现经济总量超万亿的历史性突破。人均国内生产总行汇率折算超过1740美元。去年取得的新成绩,不仅巩固了“十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也开启了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监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玲 《理论导刊》2004,(2):14-15
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及监测评价方法,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一、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全面性与突出重点相协调的原则。“全面”是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区别于“总体小康”的鲜明特征。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及指标的选择要反映全面性这一要求。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现实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相似文献   

11.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世界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紧迫任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将在今后20年经历规模最大的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大转移,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转移。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将成为我国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这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注和重视这一最庞大劳动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忽视了农…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2,(41)
1996年到200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超过47%,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6倍。200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产量达到58.8亿块。根据规划2002年到200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的年均增长至为30%,超过世界的年均增长率;集成电路产量要达到200亿块,销售额达到600亿800亿元,约占届时世界市场份额的2%~3%,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30%。  相似文献   

13.
高扬 《求知》2007,(10):32-3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是我们党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41)
十六大即将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概念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又重申:“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而关健的历史阶段。 因此,认真研究和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是很有意义的。 小康,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概念? 为什么在上世纪末我国已宣布实现了小康目标后,又提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与小康目标有哪些异同?小康社会的指标如何与现代化指标和国际标准街接? 本世纪头五十年,是我国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并在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与第三步战略目标及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本刊约请中央党校校务委员、科研部主任李忠杰教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增加农民收入被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重点,也是亮点,从当前农业的实际情况看却是难点中的难点。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份公布的《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显示,截至当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2万元。其中有48.5%的被调查家庭财产在15万—30万元之间。它意味着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中等收入阶层,这些家庭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和小康生活的两个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户均财产22.83万元还标识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先要“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27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有1/3以上用于西部开发,达1600多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约3000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60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到2002年底已完成2000多亿元。三年多来,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城乡面貌出现新气象。2000~2002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将近6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增长22.4%。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比1999年的7.2%明显加快,其中2002年增长9.9%。西部地区与全国各地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由1999年的1.5个百分点,缩小为2002年的0.6个百分点。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今后20年必须集中力量抓好的重大问题。西部大开发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年来的西部大开发,既有可圈可点的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当前更需要群策群力,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健康发展,再添一把柴,把火烧得更旺。  相似文献   

18.
正1."五位一体"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的主题,是13亿人民本世纪头20年要竭尽全力为之实现的伟大工程,这一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工程具有世界意义。(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国总面积71%和约占全国人口29%的西部地区,奔小康  相似文献   

20.
胡卫 《民主》2013,(6):26-27
近5年来,全国教育经费年均绝对增长额都在2000亿元以上。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2.2万亿元左右,第一次实现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教育财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