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的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来源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差距扩大化、群体弱势化、冲突激烈化等一系列变化。对于新形势下的社会利益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正确估价,把握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区别对待,创新工作机制,协调利益关系,推进第一要务,是正确处理当前各种利益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社会和谐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由三农问题引发的诸多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而成的农民群体抗争表现形式,是社会转型期农民群体利益表达和权利诉求非常化的自力救济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转型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安排和法治保障等途径,保障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是有效预防农村群体性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群体性、过激性和破坏性,必然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消极影响。一旦处置失当,必将演变为社会治理危机。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将其纳入公共危机管理系统,认真防范,依法处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新时期突发性群体冲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征.如参与主体多元化、规模扩大化、行为激烈化;经济利益主导化、矛盾复杂化;反映问题现实性强,越级上访增多.如何正确认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迅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特别是涉及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凸现,突发性群体事件群发,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为党和政府亟待依法破解的一项重大课题。正确认识和加强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防治机制的研究,对于确保社会平稳运行、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公安机关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说服的条件是事件态势处于相对控制之下,说服的原则主要有平等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信性原则和感染性原则.说服方法有标签效应法、"自己人"效应法、亲情效应法和威信效应法等.  相似文献   

6.
转型中国群体事件可分为两类:利益主导型群体事件和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由利益因素主导,后者则由价值因素主导。重视群体事件中价值因素的研究,分析其在群体事件的产生、发展及终结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防范和处置此类群体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暴力事件。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防范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及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矛盾——利益矛盾,要把握利益矛盾突出这一基本特征。并正确分析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和化解工作,积极做好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警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矛盾凸显期”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面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提高领导干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劝说就是其一。影响劝说的因素主要有劝说者、被劝说者和劝说环境。要获得理想的劝说效果,必须运用得体的劝说技巧,如培养个人魅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标签法、以害怵之法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频发,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预防这类事件成为我国执政党在当前一个紧迫的课题。要有效预防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必须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而预警机制的建立又是以科学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本文从生存保障系统、经济支撑系统、社会分配系统、社会控制系统、社会心理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等6个模块方面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群体性事件认识有逐渐深化和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基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群体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发展有两极分化态势。公安传播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坚持公安机关政治社会责任与处置群体性事件角色定位的统一;法、理、情的统一;闻警而动与全程舆论引导的统一;通报事态、澄清实事、说明政策与及时处置和问责、有错必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问题,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进程中,制度安排缺失所付出的代价。群体性事件参与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参与的原因也复杂多样。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就是正视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模式、趋势及其防范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暴力事件。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网络群体事件新趋势呈现爆发该类事件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增多、规模日渐扩大化、主体日益多元化、组织日趋严密、形式日程“合法化”、及国际背景更加复杂化。防范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及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动因千差万别。从利益矛盾视角管窥,多数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群体利益矛盾、官民利益矛盾激化而引发的一种社会冲突现象。体制内合法性的利益表达机制阻滞、多元化的利益协调机制重构滞后、利益谋取的价值导向机制不够公正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动因。相应地,完善体制内合法性的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利益协调机制的整合能力、实现利益谋取的公平最大化是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6.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产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少数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真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就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与阶级社会的利益矛盾相比 ,既有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也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在横向上表现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在纵向上表现为个人、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 ,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结构。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必须坚持以经济方法为主 ,同时还要注意综合运用其他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利益格局的裂变引发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社会转型时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民内部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必须通过建立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改革领导干部任用制度,强化社会控制力;完善干部思想教育制度,促使各级干部关心群众疾苦;畅通人民群众的维权渠道,正确、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减少矛盾的发生等渠道,完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机制,才能够有效防止矛盾的发生和增多,才能够有效解决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情况下,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如何预防、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群体性事件,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非对抗性、非政治性和人民内部性。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原则上应按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要采用民主的方法、法制的方法、说服教育等方法来妥善解决,尤其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