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龙族在漫长的古老、封闭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从其民间建筑可窥见一斑.独龙族的民间建筑常见的有供居住用的木楞房、竹篾房和供储存粮食用的木楞粮仓和竹篾粮仓等几种,它们在建筑形式上和用材上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2.
独龙族在漫长的古老、封闭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从其民间建筑可窥见一斑。独龙族的民间建筑常见的有供居住用的木楞房、竹篾房和供储存粮食用的木楞粮仓和竹篾粮仓等几种,它们在建筑形式上和用材上大体一致。木楞房,又称木楞楼,其建材主要是木料(原木或木板)、竹子、茅草三种,由楼底、楼身和房顶三部分组成。楼底由原木支撑离开地面一、两米不等,并用木板铺成,中间是一米见方的火塘位置。楼身即四壁用材亦为木板或原木,由木板或原木两头砍开的口子相互钳制而垛成,楼壁的正面或背面留出窗户;进出的门开于两个侧面,门外将就楼底…  相似文献   

3.
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一半以上的民族不同程度地保留、使用着面具,有的用于宗教礼仪,有的用于歌舞娱乐,有的陈设鉴赏,有的则当做神灵的化身。以下介绍其中较有特色的几种面具:哈尼族面具简单明快,是哈尼族过六月年(苦扎扎)时用于逗乐的。质地为棕皮,其造型古朴,将整个棕皮套于头部、再挖两个孔做眼睛,然后用草或棕丝把它扎紧,面具上缀饰野花、螺蛳或农作物果实,表演时套在面部并做各种滑稽动作,引发人群的笑声,主要用于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流行一种“耍大刀”的民俗活动,一般在六月火把节期间举行…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到过一些单位或部门的办公室。本意地发现其办公桌上,墙壁上的报刊,有的还是原封原样,顺手翻开。甚至还可闻到印刷出版的油墨香。不难看出,在他们那里,有的报刊被关了几个月,多则大半年的“班房’啊;党的报刊迅速、准确,而又大量、普遍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各种信息,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等等,传递给广大读者,是我们学习的好教材。借助报刊来增强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是一种很实在也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门新的大课题,需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我们在基…  相似文献   

5.
婚姻登记部门依法从事婚姻登记工作。凡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必须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婚姻状况证明。但是,有的单位和部门没有按照规定出具婚姻状况证明,特别是跨辖区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状况证明更是五花八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填写婚姻状况证明的抬头上,应介绍到办理结婚登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但有的直接介绍到县人民政府,还有的介绍到村、居民委员会或村(居)民小组;二是有的发证单位不加盖单位印章,而用填证人的私章代替,还有的无任何印章;三是填错了的地方,如抬头、性别、姓名、出生年月日,改过的地方不加盖印章…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4,(22):76-77
一、收到被放置爆炸物品信息时的处理。1、得知被放置爆炸物品,或者接到扬言爆炸的恐吓电活时,要保持镇静,认真记录,同时以最快速度报告高层管理者,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2、由管理处经理负责立即成立防爆炸指挥部。增派保安员,加强出入口管理,对于陌生或形迹可疑人员严加防范,认真核对证件及携带物品。  相似文献   

7.
轻松的奥秘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10,(17):48-48
有一回,我在媒体上读到,某地准备出售几个海岛,心里边不禁一动。就想:我要是买下一个海岛,那有多好。在岛上盖几间茅草屋,屋前屋后种瓜种豆。再搭一个葡萄架,养一只大狼狗。没事儿的时候,钓钓鱼,游游泳,躺在沙滩上晒晒太阳。寂寞了,约几个朋友上岛,在岛边点起篝火,一边吃着烤鱼烤肉,一边海阔天空,胡说八道……嗨,那样的日子,可多么惬意!  相似文献   

8.
汗潜指纹可用低温荧光法显现,各种油脂指纹可用紫外荧光法显现。无论是汗潜指纹还是汗液和油脂混合指纹,用415nm或450nm波段激发指纹荧光效果最好,新鲜指纹发黄绿荧光,陈旧指纹发橙黄光。不同客体上的各种矿物油、动植物油等油脂指纹,有的用长波紫外激发显现效果好,有的用短波紫外激发显现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第三计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即借别人之力,实现自己企图的一种谋略。此谋略在谍报战中的运用屡见不鲜,并可分为很多种情况。有的是在危急中为自保借刀杀人;有的是策反不成借刀杀之;有的是借故刀处置叛逃者;有的是为了本国的利益,设计谋借刀除去敌国贤能之士…… 凡实施“借刀杀人”之谋略者,其方法手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制造谣言。制造谣言是“借刀杀人”常用的手段之一。如刘邦通过设宴造谣离间项羽与谋臣范增的关系。项羽派间谍到刘邦那里,刘邦设宴招待,几句寒暄之后…  相似文献   

10.
女人与花朵     
大约没有女人不爱花的。在爱花上,乡下女人比城里女人要运气多了。她们可以在自己的园田上种植花卉,譬如在窗前种上一排金灿灿的向日葵,在墙角种上几棵开喇叭形花朵的爬山虎,在菜圃的边缘种上风风火火的矢车菊等等。这样的花朵,总是与风雨同呼吸。它们能最真切地接受阳光的照拂,能够感受到蝴蝶与蜜蜂的触角抚弄它们时的那种甜蜜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最近,富源县委书记梁志敏在阅览一部门启用四个印章的公文时发现,四个印模竟盖了足足四页纸。随即作了指示:四个印模一页纸就可盖完,何必一页盖一个?国家厉行节约,县委也多次强调。节俭更应从小处抓起。读完批语,不由为这种倡节从俭的优良作风叫好,同时也对那个部门再提个醒:勤俭节约“小处”不可随便。机关部门办公,经费源之于民,分角来之不易,厘厘皆是百姓血汗。有的部门及个人认为,多用三页纸浪费不足二角钱,何况自己一没偷二没拿,用不着小题大作。但推而广之,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个国家这样,浪费的就不只是几分几角…  相似文献   

12.
独龙族的手工艺品有藤、篾编制类、纺织类、木制类三种。常见的篾编类手工艺品是用于盛装东西的器物。其品种很多,从男子经常使用的旱烟袋到妇女喜爱佩带的挎箩;从盛装粗粮的大背箩到储存食物的小饭盒;从劳动用具背箩、簸箕等到珍藏用物的果品盒、针线包以及妇女专用的手镯、耳环等应有尽有。编织的材料是树藤、筋竹、毒竹等,其质地坚韧柔软,不易折断,可以削出极薄的篾片。独龙族的编制技术很精湛,编出的器物精致美观,轻巧结实;有的做工到了盛水而不漏的程度。独龙族藤、篾编制工艺用品的产生与他们古老的生活习俗相关。历史上,采集是人们获…  相似文献   

13.
卢鹏 《今日民族》2013,(9):45-45
田棚在哈尼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哈尼人的另外一个家。哈尼人的田地离家都比较远,而且山路崎岖,如果每次千活都从村寨内的家出发,那么路上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田地很难管理。因此,一股情况下每家都会在自家田地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盖一个田棚。相对村里的房屋而言,田棚修建得较为简单。田棚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牛圈、睡觉空间、做饭和活动的地方以及存放谷草的地方。牛圈用竖立的四根柱子搭建,每两根柱子之间又用两根横木绑紧组成;牛圈上方是睡觉的空间,先铺上较大的几根竹子,然后再密密地铺上小竹子,细竹子上又铺上用稻草编成的草席,草席上铺上苇席;做饭和活动的地方在睡觉空间的旁边,比睡觉空间略低,有一个火塘,一个悬挂着用来放置碗筷的竹台;牛圈、睡觉空间、做饭和活动的地方构成一幢独立的房间。  相似文献   

14.
一枝橄榄叶,布朗族要说的是我恨你,景颇族的意思是跟踪;一枚缝衣针,景颇族表示思考的意思,这种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单个或成组地传递信息的办法,就是一般所说的树叶信,基诺、景颇、布朗、佤、傈僳等许多民族都使用过。中国古代就有记载的刻木结绳,独龙族、佤族、傈僳族等,在近代还在广泛使用。在迪庆、丽江、怒江、大理、临沧、红河、玉溪、文山等地、州,发现有大批古人涂画的崖画,有的象形,有的类符,多彩多样,留下了许多可以窥测古人内心世界的信息。云南有很多民族文字刻写的碑铭,迄今已发现的有彝文碑、傣文碑、梵文碑、…  相似文献   

15.
麻楠楠整理 《中国减灾》2010,(7):F0003-F0003
北京周边有约500座垃圾场。这些垃圾场有的规模几千平米,有的甚至超过十万平米,大多分布在北京五环路到六环路之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垃圾的存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垃圾多了,无处安放,于是人们焚烧它、掩埋它,在垃圾堆上铺上草坪,盖上新房,继续下一轮的垃圾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居住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妇女均有染齿习俗。她们认为染齿很美,只有染齿,牙齿才好,才不会被虫蛀,才不会过早脱落。染齿,可分为染料染齿和嚼食槟榔染齿两种。染料染齿前夕,需要预先吃一些酸性水果,或者用酸汁涂抹一遍牙齿,让牙齿有"酸酥"之感时,再点燃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片或者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集其上,刮其染齿。边熏烟,边刮染,连染数日,直至  相似文献   

17.
生活于怒江大峡谷独龙江畔独龙族的娱乐活动受其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影响,因而别有风格,独具特色。 独龙江两岸尽是高山峭壁,地势十分艰险,独龙江由北向南顺流而泻,过江的工具是用竹篾编织的竹溜索。独龙人善于过溜索,有时把过溜索当成娱乐活动,进行过溜索比赛。溜索一般固定在独龙江两岸的参天古木上,要求树木必须枝繁叶茂,两棵树的位置对称地分布于江两岸,而且地势必须一样高,溜索的放置一般呈两头高中间低,过溜索者要先准备好一付用质硬而且韧性较好的木头制成的工具,这种工具外形像马鞍,名叫溜板。溜板身上钻有五六个洞眼…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谈到一种昆虫“细腰蜂”,据先辈们说细腰蜂就是书上说的果赢,纯雌无雄,必须捉螟蛉去做继子。它将小青虫封在窠里,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说道“你我像我”,经过七七四十九天,那青虫也就变成细腰蜂了。所以《诗经》里说:“螟蛉有子,果赢负之。”螟蛉就是桑树上的小青虫。后来法国的昆虫学家发勃耳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小青虫原来被幼蜂当做食料了。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它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螯,小青虫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  相似文献   

19.
金敏  邓全施 《半月谈》2004,(21):57-59
近年来,随着热带高效农业在海南升温发展,一些开发商把毁林开垦作为扩大耕地的手段,每年全省毁林案件均在百件以上。去冬今春,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的热带雨林被毁面积已近千亩。乐东县黄流镇孔汶村农民最近几次来找记者反映情况,说有人用刀砍火烧大面积毁掉尖峰岭山脉的热带雨林,开山种芒果,槟榔,荔枝。他们几乎用哀求的口气说:请你们到现场去看看嘛!海南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如果再这样砍下去,海南还建设什么生态省呀?!  相似文献   

20.
西餐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使用的餐具和吃法上也有别于中餐,随着对外交往和国人迈出国门的机会增多,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西方饮食文化,懂得并掌握西餐的一般常识。刀、叉、勺的使用:英国式:右手持刀,左手持叉,边切边吃。美国式:先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全部切好,再将餐刀斜放在餐盘前,将左手的餐叉换到右手就餐。应该注意的事项:1.切割食物时:声音不要太大;从左至右;两肘下沉前后移动,务必不要“左右开弓”。2.切割好的食物大小应用餐叉铲起后入口刚刚合适。不可用餐刀扎起来吃,也不可以用餐叉叉起来一口一口咬着吃。3.两手同时用刀叉时,叉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