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0,(17):44-45
酷热的夏天,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也承受着"炙烤"。由于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引发了一些学者的怀疑和忧虑,担心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认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应当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2.
陈玉清 《求索》2008,(10):38-39
北京奥运会后,后奥运经济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从后奥运经济理论来看,历届奥运会都出现了奥运“低谷效应”。本文就后奥运经济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影响中国后奥运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后奥运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毛学松 《前沿》2007,(7):38-40
中国经济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探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投资、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求客观、冷静地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取得的成绩令世人震惊。但是,在国人为之欢呼雀跃之时,有必要对中国的现实国情特征进行整体把握,中国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而是经济大国。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国经济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使中国由"大国经济"向"经济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大陆成为世界输入贸易大国与亚洲经济中国大陆经济自1978年底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虽有起起伏伏,但取得了9%以上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内需的扩大,经济改革开放的进展带来了外国企业的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贸易自由化的关税降低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带来了中国大陆走向世界输入贸易大国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的增长十分显著。2000年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为2251亿美元,到了2003年增大到4128亿美元,约增大了一倍。结果,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在世界进口贸易总额中…  相似文献   

6.
鲁杰 《理论月刊》2003,(6):115-116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西方伦理道德关于经济伦理的理论,试图把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观和西方经济伦理观的精华,纳入到社会主义伦理体系中,从而阐明转型时期应树立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从全球来看.中国经济的总量究竞有多大?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比重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N8.8%。而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主要的增长引擎,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都将会增长9%。消息一出,人们又在开始议论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许多人说,今年世界经济能否实现真正复苏,主要是看中国,中国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缪建平 《小康》2008,(11):10-10
当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纷纷奔走求援,世界各国经济增速大幅跌落,"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空前的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世界不约而同地表示经济的拯救行动需要中国的参与。然而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GDP增长率9.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度的经济增幅破10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0.
数字     
8.2%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称,预计中国2012年的GDP增长率为8.2%。中国经济增速将会逐渐放慢。经济过热风险的渐趋缓和,让经济软着陆的前景向好。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失衡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中国在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后出现迅速的宏观经济格局变化以及调控政策的方向性改变.中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内外失衡,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构建中国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体系,并为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怎样看,这是眼下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我在《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书指出,中国经济还处于大爆发之中。当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金融海啸发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我的总体看法是,实际上中国目前处于下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国家经济主权逐渐被削弱。从经济全球化中谋取了巨大利益的发达国家乘机侵犯原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以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本文探讨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与之相抗衡,以保护中国的经济利益,维护中国的经济主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论性杂志的《自由中国》,关于经济的社论、论文并不多.不过,《自由中国》通过这些社论及论文,展示了其与国民党台湾当局迥异的经济思想.《自由中国》先是从“经济平等”的思想出发,抓住经济管制、公营事业等核心问题,对台湾当局进行批评;随后,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引介以及受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启迪,《自由中国》摆脱了“经济平等”的模糊认识,逐渐形成了自由经济的思想,并试图通过对经济自由思想的阐释,来巩固其政治民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顾建光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经济政策聚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聚焦于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热点和要点,提出当前中国经济是"市场+政策"的运行模式,是一本兼具良好的政策参考意义和可读性的著作。作者认为,要想把握经济走势不仅需要熟悉并把握市场动向,更需要了解和把握国家经济政策的方向和走势。为何经济政  相似文献   

16.
30多年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增强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成功地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入世使得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1911年辛亥革命自孙中山先生以来关于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理念、理论与学说、学派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依其目的、性质与特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非社非资”的经济理论。其中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干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实现现代化经济理论的总和,既是中国人民奋力富民强国的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8.
傅白水 《今日浙江》2009,(22):26-27
在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强有力的政府调控下,中国经济反转态势基本确立。面对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周期,曾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浙江有可能、也有能力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9.
经济民主问题一直是影响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重要因素.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国内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年度审议以及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中美WTO谈判,乃至当前美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否认,认为中国"经济民主化水平"不达标.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经济民主问题的实质及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走向,就美国对华经贸政策与中国经济民主进程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中国新时期经济民主建设进程中如何应对美国的挑战提出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陈慧女 《求索》2014,(9):35-39
通过考察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转换面临的困境,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基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考量,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和发展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提高农业部门生产效率,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有效途径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