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保军 《理论视野》2008,(11):24-27
新闻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新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部分。在政治与新闻之间,政治对新闻传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种社会政治力量,都会充分利用新闻手段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利益;而新闻传播往往成为政治活动的一部分或政治活动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新闻传媒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以传者为中心的新闻传播也真正进入了传者与受众互动的新时代.传者和受众作为传播活动中两个独立的主体,围绕着新闻传播活动构筑了与国家相对的社会信息平台和公共舆论空间,对国家政治和政府行政形成一种政治权力控制机制和意见表达机制.以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基本关系为基础,在宪政视野下探讨新闻传媒对政府行政监督关系的基本法理,分析新闻传媒监督政府行政的核心内容和难点,有利于从通过新闻立法将新闻传媒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关系法制化、法治化的角度廓清理路.  相似文献   

3.
政府新闻发布是对大众诉求的及时回应,但因传播过程中"噪声"的影响,会发生新闻被误读事实,影响社会和谐。基于信息流理论框架,对新闻误读传播过程的信宿、信道、信源进行深入挖掘,并对三个面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化治理建议,为降低误读概率,提升信息传播效用作出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 ,新闻策划的本质就是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某个元素和现实中其它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元素联接组合起来 ,形成一种更有效的传播结构的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 ,文章并由此研究了新闻策划的对象构成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具有的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宣传效用等特殊社会功能,决定了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战争目标和新闻要求之间,存在着自由与控制、真实与欺诈、公开与守秘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战争时期对新闻的控制。战时的新闻控制通过软控制与硬控制两种主要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在传播效果上的改变有目共睹,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信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纪检监察新闻话语的呈现样态相较之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以对话性的引入进一步推动了反腐信息传播目标的实现与到达,另一方面以情感调适方式增益执政党反腐形象收获了积极的正面效果。从评价理论系统中的介入及态度两个子系统理论入手,分析新时期纪检监察新闻话语变革的具体表现及效果,发现纪检监察新闻话语在反腐信息传播实践中一方面实现了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以及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意义的塑造,另一方面作为结构性权力的载体对于构建执政党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欢 《学理论》2012,(27):106-107
活动营销是近年来国内外十分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并为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创造机会,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形成一种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营销手段.在活动营销的概念界定及其传播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活动营销的传播效果进行细致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传播文化困境提出相应的整合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在两次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政治传播呈现了不同的模式。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别对两次村治体系建构过程中政治传播的传播环境、传播者、传播通道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从而概括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城市群体性事件事态升级中呈现"卷入"规律,即从当事群众、相关人群、围观人群到舆论关注群众逐步卷入事件,成为事件主体。这对公安机关现场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控制迅速膨胀人群的能力以及舆论引导能力都提出了挑战。从现场处置措施而言,警方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卷入的不同心理来防止卷入发生,或者针对已经卷入的人群采取"剥离"措施,使其退回到中立的姿态上。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闻跟帖是网民就某些新闻事件在网络空间发表的主客观话语评价体系的总称。网络新闻跟帖具有舆论舆情的导向性、主客观评价的融合性、传播介质的碎片性、泛媒体传播的快捷性等特点。作为一种边缘化媒介产品网络新闻跟帖集成了云算法的技术优势和大数据的存储优势,因而必将对高校青年的功利价值观、消费价值观、慈善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产生影响。规避大数据时代网络新闻跟帖的消极作用、提升大数据时代网络新闻跟帖的正面价值,必须加大对高校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引导和教育;深度挖掘"舆论领袖式"新闻传播机制;必须发挥网络新闻跟帖的"收音机"效应,引导高校青年养成合理功利主义价值观;大力营造科学消费的跟帖氛围,控制消费攀比性新闻跟帖和"异化消费性"新闻跟帖的转发数量和频率。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中,公共政策在制定、实施等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程度不同地影响了其实施效果.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价值的不和谐,即效率与公平两种价值之间的冲突;公共政策过程的不和谐,即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两个环节的断裂;公共政策理性的不和谐,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种理性之间的对立;公共政策信息的不和谐,即公共政策信息的政府垄断、单向传播及流通不畅.  相似文献   

12.
曾晓芳 《学理论》2010,(25):166-16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社会传播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其影响力日益提高,对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形成了明显的冲击。纵观新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灾难事件中新闻与谣言概念及传播特性的探讨,分析了在灾难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新闻质量特性,并论述了当事件具有极强的模糊性时、谣言对处在信息匮乏状态的人们而言具有新闻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它对话题的关注,更表现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添加的"即兴新闻"。因而,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正是这种新闻的价值使谣言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发挥着"替代性新闻"作用,并与大众媒介的新闻一道共同建构起受众对事件的整体性认知。文章从谣言双重信息传播的角度,揭示了这种认知所包含的不客观和虚假成分的形成路径,探讨了在社会意义上通过谣言去发现真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沿用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农民工负面报道的第三人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确实产生了第三人认知偏差,他们倾向于认为,农民工的负面报道对他人的影响比对自己大,社会距离越大,认知的偏差也越大,个人卷入的程度越深,第三人效果也越大。  相似文献   

15.
范颖  张凌光 《学理论》2013,(15):203-204
新闻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公正的信息进而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促进社会的良性的发展。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的一种紧急状态,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充当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的角色,及时发布信息,消除公众疑虑,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增强公众信心,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对妥善处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意义的表述.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做新闻语言.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进步,新闻语言为适应社会交际需求,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面这种能够进行语言体系的扩张和语言功能的调整的能力,源自于新闻语言所具有的开放性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17.
于松明 《学理论》2010,(11):253-254
新闻教育研讨会作为高校新闻院系新闻教育教学总结经验,交流做法,探讨问题,共享信息的载体,对推动各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联系与合作,新闻传播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新闻业界经营管理、传播方式、手段等方面的研讨,有利于媒体的发展。但综观新闻教育界开展的研讨会议,还存在着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选题不新、比较封闭等弊端,因此,改进学界新闻研讨会方式,提高其质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2)
基于完善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形态更加丰富多元化。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信息媒介中的受众群体角色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既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与制造者,并且逐步融入了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各环节。在近年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微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信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公共信息传播的路径与渠道,而且大众还可以及时获取相关新闻信息,并在较短时间内增强公共卫生事件曝光度,可见微信传播特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公共卫生事件、微信用户、微信传播特性及其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目前微信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有效发挥微信传播特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多基层政工干部,还兼任党报的通讯员,时常给报刊、广播电台写新闻稿,也可能会遇到“命中率”不高的烦恼。要写好新闻报道,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要素。因为正确判断一个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或其新闻价值是大是小,同新闻基本要素密切相关;不同的新闻写作体裁,对新闻基本要素的交代、表述也有不同的要求。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写作表述符合相应的新闻体裁的要求,这些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什么样的事物才可以称之为“新闻”呢?简单地说,发生了变动的、有意义的事实,才是新闻,才值得加以报道和传播。一般来说,新闻  相似文献   

20.
语言艺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认同的程度。语言艺术不仅是使用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整体的、具体的、发展的、联系的辩证语言思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需要善于运用语言的不同抽象层次,合理运用不同的语言意义,针对不同传播对象发展通俗化与学理化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