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 ,自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传染病的执法监督工作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使传染病的防治和监督管理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营方式和种类日益增多 ,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流动人口在对当地经济建设和市场繁荣起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给传染病防治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近日 ,我们在处理一起输入性伤寒疫情的…  相似文献   

2.
抗击非典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关键是要坚持依法防治。5月12日,卫生部发布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这标志着非典防治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称《传染病防治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下称《条例》)是非典防治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为非典防治工作奠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对传染病防治实施监督、监测管理,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8年来,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订规划并组织实施,努力开发社会资源,使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一、传染病监督执法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一)、《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得到了人大、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传染病防治法》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明确了政府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中的领导责任。八年来,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了目标管理。山西、广西、上海、北京、黑龙江、江苏、云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把传染病防治目标纳入了区域发展的近期、远期规划。有的省、市各级政府还层层签订传染病防治责任书。在政策上、财力上给予倾斜。江苏省政府把改善大卫生  相似文献   

4.
王心一  何建新 《证据科学》2001,8(3):138-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自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传染病的执法监督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使传染病的防治和监督管理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方式和种类日益增多,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流动人口在对当地经济建设和市场繁荣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传染病防治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近日,我们在处理一起输入性伤寒疫情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在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中有很多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传染病执法监督工作重在对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督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情系全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做为执法主体的公共卫生法律。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经过七年的实践,传染病预防、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我国传染病防治管理一直体现了政府行为的特征建国四十七年来,党和政府一直把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1955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1978年国务院又将"办法"修订为《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传染病防治法》。我国传染病防治管理,无论是在行政管理阶段,还是走上法制管理阶段,都明显地体现了传染  相似文献   

6.
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11月28日以国务院第254号令发布的《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99年3月1日起施行。我代表卫生部就《条例》的宣传、贯彻讲几点意见。一、《条例》是《传染病防治法》的配套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依法管理检疫传染病,防止因交通工具造成检疫传染病传播、扩散将起到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传染病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依然存在,防治任务十分艰  相似文献   

7.
现行《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发出传染病预警,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行政预警的迟延性。《传染病防治法》《医师法》《生物安全法》都规定了疾控机构传染病信息监测权,而信息监测是发布预警的必要前提。赋予疾控机构独立的科研预警权,提高预警的及时有效性,是我国卫生法律体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管理办法》制定的。办法明确规定了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为了及时查明传染病病因,提高传染病诊疗水平,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防止疫情扩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病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的解剖查验工作。第三条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工作应当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具有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资质的机构(以下简称查验机构)内进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指定具有独立病理解剖能力的医疗机构或者具有病理教研室或者法医教…  相似文献   

10.
《司法业务文选》2013,(13):35-42
1.2012年11月23日卫生部令第89号公布2.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已经五年了。《传染病防治法》作为一部卫生法制管理的行政法规,从法律上赋予了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运用此法,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单位、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力。五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了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使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根据对天津、北京、上海、宁夏、青海、陕西、福建、安徽、河南、甘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四川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铁道部的统计,五年来,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例达1,491件,有力地保证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其中,违反传染病疫情报告有关规定的是464件,占总数的31.12%;违反预防医院感染有关规定的是139件,占总数的9.32%;违反生物制品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卫生法制》2013,(2):51-51
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对1991年实施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新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办法》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七届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1年12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已全面纳入了法制管理轨道。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各地在法的贯彻实施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14.
从体系解释、目的解释以及文理解释的角度来看,新冠肺炎作为采取《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乙类传染病,属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甲类传染病范围。故意传播新冠病毒,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新冠病毒意见》对故意传播新冠病毒情形的罗列是可反驳的推定。在拒绝新冠病毒防控措施而过失引起新冠病毒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场合,属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处断。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重罪,应优先适用。但是,不能完全忽略相关行为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卫生法制》1994,2(1):48-48
问:铁道部发布的《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细则》第三条规定:"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铁道部卫生主管机构对全国铁路传染病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铁路局(分局)、工程局卫生主管机构,对管辖范围内(包括所有部属单位)的传染病防治实行监督管理,行使《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本细则规定的监督管理职权;第五十九条第三项规定:铁道部、铁路分局、工程局卫生主管机构在辖区内"依照规定,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本细则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如果相对人对据此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是以铁道部卫生主管机关为被告,还是以铁道部所属各铁路局、铁路分局、工程局的卫生主管机关为被告?  相似文献   

16.
《证据科学》2005,12(4):I0001-I0001
第一条为了及时查明传染病病因.提高传染病诊疗水平,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防止疫情扩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法律》2004,(3):i003-i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2 8日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 ,自 2 0 0 4年 12月 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场针对非典型肺炎的人疫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03年4月中旬,国家卫生部把“非典”列入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至此,已颁布14年之久(1989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浮出水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该法共7章41条,内容分为总则、预防、疫情的报告和公布、控制、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七个方面,从法律上对各种传染病的分类和防治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规定了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一般公民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权利,是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部重要法律。据悉,在“非典”之前,被纳入传染病防治法管理范畴的传染病共有34种,其中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乙类22种,包括艾滋病、炭疽、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等,丙类10种,包括肺结核、流感等。与《传染病防治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刑法》、《药品管理法》、《献血法》、《母婴保健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价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相似文献   

20.
吴星  薛晨 《江淮法治》2011,(13):24-25
时值春季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凤台县人大常委会在近年来连续监督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先行调研确定检查内容,又在今年3月有的放矢地检查了全县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情况,有力地推进了当地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